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异常出血使用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诊断作用。 方法:根据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79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来分析研究,为患者提供了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该种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结果:全部患者接受了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共有34例器质性病变,占总数的41.77%;有16例曾有过流产史,有9例子宫内膜息肉,5例子宫肌瘤,3例宫体癌。共有有31例激素水平失调,占总数的39.24%;有11例是子宫内膜增殖失调,2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15例在正常经期有各期内膜,占总数的18.99%;5例中月经期内膜,6例增生期内膜,4例分泌期内膜。 结论:子宫异常出血可以选择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可以鉴别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出血情况,和其他诊断方式联合使用还能对卵巢和全身性疾病进行诊断,提升准确度,让诊断的准确率更高,结果更加可靠,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进行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比两组对象的肝功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AST((56.39±22.51)U/L)、ALT((57.62±23.87)U/L)、TC((6.81±1.05)mmol/L)、TG((3.08±0.96)mmol/L)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相较于健康者有显著的异常表现,在临床诊断脂肪肝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新生儿18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为18例患者采取超声诊断检查,采用超声探头横断面观察患者的胃腔、贲门结构、食管前后径等。然后在患者腹中线偏右的位置观察幽门管横断面,旋转探头观察幽门管长轴切面,分析患者的胃排空情况、幽门收缩和舒张情况以及幽门粘膜水肿的情况等。结果:18例新生儿均确诊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幽门管的直径在16mm以上,油门及厚度在4mm以上,幽门管直径在14mm以上。结论:为新生儿先天性增厚性幽门狭窄实施超声诊断检查,是临床首选的诊断方式,能够有效观察患儿幽门狭窄的实际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患儿后续治疗提供条件。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针对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以便于为治疗提供先决条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1月前来本院进行子宫瘢痕妊娠的产妇为对象,经过回顾式分析,46例产妇采用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施病情诊断,最后则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认检测的准确性。结果:从诊断质量上看,检测的准确率为95.7%(44/46),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低于治疗前的结果,能够为其顺利分娩提供支持。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做到精准分析,为治疗提供支持,促使治疗方案全面、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液检验各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18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1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及20例体检健康者,分别将其列为巨幼细胞组、缺铁组和普通组,观察三组血液检验各参数。 结果 巨幼细胞组MCV(60.31±5.49)、MCH(23.78±2.63)RDW(12.53±2.49)低于普通组,P<0.05。缺铁组MCV(71.56±5.38)、MCH(18.74±2.69)低于普通组,RDW(22.61±3.42)高于普通组,P<0.05。 结论 血液检验各参数可有效区分贫血患者,且准确率较高,在贫血鉴别诊断中价值显著。
摘要: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48例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48例患者的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并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48例患者的准确率、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果 多层螺旋CT结果显示,本次研究的48例患者中,有6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有21例为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患者,有15例为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有6例为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病理诊断结果为,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有8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有19名为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患者,有15名为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有6例为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本次研究多层螺旋CT诊断48例患者的准确率为95.83%、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100.00%。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高,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强,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肺栓塞诊断中心电图检查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心电图检查指标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20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检查结果中心电图正常的患者64例,占比为,心电图异常的患者13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情况的统计中占比较高的主要为心动过速19.12%、右束支传导阻滞13.24%、心房纤颤11.03%、房性早搏9.56%、TV1-TV31波倒置9.56%。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诊断中心电图检查的应用能够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心肌功能异常情况,反映出患者疾病状况,但是临床治疗中仍然可能出现漏诊或者误诊情况,仅可作为急性肺栓塞疾病患者的初级诊断。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在肺部良性病变诊断与鉴别方面的应用与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开展64层螺旋CT检查,以每位患者经皮穿刺活检或病理检测结果为参考,CT检查结果的评价。结果:CT检查的准确率为95%,与病理活检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在肺部良性病变诊断与鉴别方面的准确率较高,应用价值突出。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儿肠套叠患儿采用腹部超声+浅表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60例小儿肠套叠患儿,研究对象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治疗前根据“检查方式的差异性”随机分成观察组(腹部超声+浅表超声)与对照组(腹部超声)各30例,两组诊断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确诊率较对照组高,误诊率、漏诊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意义);肚脐上方肿块有4(13.33%)例,左侧腹部肿块2(6.66%)例,右侧腹部肿块24(80.00%)例。结论:腹部超声+浅表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患儿能确诊疾病,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