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
中国农业
《中国农业》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农牧业各个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区域综合开发和软科学方面的文章。本刊面向全球,反映农业科学研究新成果、前沿动态,以推动农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发展。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农业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9-9147 (Online)
ISSN: 3008-0223 (Print)

《中国农业》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简析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下载:65 浏览:416
  • 何季东 《中国农业》 2018年2期
  • 摘要:
    玉米的产量较高、营养价值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对玉米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玉米产量与玉米的栽培管理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玉米的品质与其病虫害防治措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对玉米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相关的研究。科学的玉米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使用绿色科学的手段进行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以保障玉米的产量。基于此,主要研究了玉米的栽培技术,与玉米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
  • 性诱剂防控水稻二化螟技术在稻虾养殖中的运用探索 下载:85 浏览:478
  • 胡学琦 《中国农业》 2018年2期
  • 摘要: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钻心虫、蛀心虫、蛀秆虫,以钻蛀茎秆为特点,是合川区水稻上为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水稻在分蘖期受害造成枯鞘、枯心苗,在穗期受害造成虫伤株和白穗,一般年份减产5%15%,严重时减产在30%以上。以老熟幼虫躲在稻桩中越冬,近年来由于暖冬和稻虾养殖模式中不能使用杀虫剂的特点,对二化螟的幼虫越冬有利,开春后虫源基数大,成活率高,越冬幼虫虫龄极不整齐,为害期拉长,特别是在稻虾养殖模式中,未使用杀虫剂的情况下,导致水稻减产8%20%,严重时导致成灾减产。所以在稻虾养殖模式中探索运用生物防控、物理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太子参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下载:69 浏览:472
  • 张惠玲 《中国农业》 2018年2期
  • 摘要:
    太子参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太子参的质量水平在不断下降,利润率也在不断降低,严重影响了太子参产业的发展。基于此,结合多方面分析影响太子参生长状况的因素,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规范的栽培技术。
  • 不同海拔营造普通油茶与龙眼茶的效果分析 下载:65 浏览:439
  • 陈家生 《中国农业》 2018年2期
  • 摘要:
    在坂面镇海拔250 m左右的下川村后山峡山场和海拔630 m左右的肖坂村官田山场种植良种普通油茶和龙眼茶二年生嫁接苗,于造林4年始果期和造林7年进入丰产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造林的保存率相差不大,高生长与冠幅生长结果一致,均为低海拔普通油茶>高海拔普通油茶>低海拔龙眼茶>高海拔龙眼茶,但差异不显著。而油产量均以低海拔种植龙眼茶的效果最好,高海拔种植普通油茶的效果次之,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低海拔种植龙眼茶的产油量是高海拔种植的1.88倍,高海拔种植普通油茶是低海拔种植的1.22倍,因此,龙眼茶需要种植在低海拔地区,而普通油茶在中高海拔地区种植效果较好。
  •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下载:79 浏览:472
  • 万从芳 《中国农业》 2018年2期
  • 摘要:
    重点介绍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以及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并结合四川省的自然条件,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为目标,详细介绍了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栽培时间、菌种选择、选地及整地步骤、播种环节、补料以及搭拱棚,此外还包括催菇、出菇管理以及采收等方面,希望能够为将来羊肚菌的栽培管理提供一些指导。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农业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6
访问量 189652
下载量 78925
总被引次数 827
影响因子 1.10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