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
中国农业
《中国农业》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农牧业各个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区域综合开发和软科学方面的文章。本刊面向全球,反映农业科学研究新成果、前沿动态,以推动农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发展。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农业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9-9147 (Online)
ISSN: 3008-0223 (Print)

《中国农业》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红树林人工恢复造林技术分析 下载:70 浏览:461
  • 潘玉斌 《中国农业》 2018年7期
  • 摘要:
    红树林是一种生长在亚热带以及热带地区海岸边的木本植物,构成沿海地区防护林十分重要的部分。从当前红树林的生长现状来看,红树林带栖息着诸多鱼类、鸟类以及虾蟹类动物,具备了物种多样性生长环境,并且在经济利用以及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都有着突出的价值。人工恢复成了红树林造林生态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以及生物保护学的逐步发展,人们渐渐认识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红树林自然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所以,研究如何实现红树林人工恢复以及人工造林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浅析红树林不同造林方法的效果 下载:74 浏览:460
  • 万本清 《中国农业》 2018年7期
  • 摘要:
    红树林造林方法的种类有很多,在实际造林过程中,依据种苗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天然苗、容器苗、胚轴苗造林3种方法,每一种方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都有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红树林造林的过程中,应当依据具体情况,对不同的红树林造林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最终采用一种合理的方法,促进红树林造林取得更好的效果。
  • 优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下载:66 浏览:422
  • 何明荣 《中国农业》 2018年7期
  • 摘要: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土壤、农药、灌溉水等均有可能污染稻米,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进而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稻米的优质高产与栽培技术有直接联系,优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早育秧技术,是一种有助于实现水稻高产的技术手段。基于此,以长寿区云集镇为例,分析了优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应用分析 下载:69 浏览:413
  • 梁天源 《中国农业》 2018年7期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各项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完善,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作为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具有标准化、自控化等特点,应用范围逐步扩大。通过应用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能够在我国多个水稻生产区域建立集约化、规模化的育秧生产经营模式,能够提供更多质量高的水稻秧苗,对于推动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农业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6
访问量 189652
下载量 78925
总被引次数 827
影响因子 1.10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