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kan6@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期刊菜单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北极航运安全治理:多层治理、治理困境与路径选择 下载:45 浏览:475
北极安全合作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下载:26 浏览:510
摘要:
随着北极地区的态势变迁和地缘政治重要性的提升,北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及其治理的必要性也日益凸显。北极安全问题具有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安全参与的行为体多元化、安全治理的机制复合化等特点。北极安全从本质上看具有全球属性,多元行为体在北极安全上的相互依赖和紧密牵引正在增强,“北极安全共同体”的表征愈发凸显,北极安全的维护从根本上需要国际社会多层面、多领域的合作。北极安全合作面临着传统安全理念阻碍深度安全合作、多重利益博弈增加北极安全治理机制构建的困难、北极治理体系的碎片化不利于北极安全协作的增强等现实困境。北极多元安全行为体需要在新的北极安全观指导下,塑造共同安全愿景,凝聚北极安全共识,深化多元和多边合作,推动“北极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构建。
直线基线规则的演进、适用及其限制:判例、立法与学说 下载:36 浏览:455
中国海上执法建设的新近态势与未来进路—基于2018年海上执法改革的考察 下载:54 浏览:469
全球海洋治理架构的碎片化:概念、表征及影响 下载:38 浏览:447
海洋渔户转产转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山东省5个地级市的渔户调查数据 下载:44 浏览:469
摘要:
渔户转产转业是渔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山东省5个地级市356份渔户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海洋渔户转产转业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测算相关因素影响渔户转产转业意愿和行为的边际效应,揭示了渔户转产转业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渔户转产转业的意愿和行为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渔户转产转业受户主特征、家庭特征、村庄特征、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变量等因素的显著影响。总体上看,户主参加技能培训、家庭社会网络、便捷的交通及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均有助于提高渔户转产转业意愿和行为的概率。渔户从事捕捞的年代越长,渔户转产转业的概率越低;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和转产转业补贴越高,渔户转产转业的意愿越强。渔村兴办企业是推动渔户转产转业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推动渔户转产转业,需要政府从政策、资金及舆论引导等方面对其予以支持。
海洋潜水旅游地研究历程、关键领域与展望 下载:52 浏览:449
摘要:
海洋旅游日益风靡全球,全球主要滨海国家都非常重视蓝色国土的旅游活动,海洋旅游亦成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柔性战略之一。海洋潜水旅游作为海洋旅游的新兴业态,集休闲、康养、运动、冒险于一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海洋潜水旅游目的地已成为全球海洋旅游的重要载体类型之一。1、潜水旅游是以“潜水”作为主要的旅游动机,区别于其他海洋旅游活动;2、海洋潜水旅游地呈现地域综合体发展,依托陆域港口城市与海洋生物旅游资源,凭借综合性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浮潜、水肺潜水、船潜等各种潜水旅游活动(场所),并满足游客海洋体验需求;3、海洋潜水旅游研究较少关注潜水旅游与自然、人文因素间的关系,目的地适宜性分析多停留在中小尺度,未重视潜水旅游地成长特点与一般规律;4、科学诠释潜水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成长,亟待解剖影响其成长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尤其应综合旅游区位机制、成长过程生命周期性、多业态群集与空间竞争/协同理论,深度解析海洋潜水旅游地发展的微观过程、宏观格局与典型规律。未来应重点研究海洋潜水旅游地成长的时—空演化,以及核心海洋生物资源与历史、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要素的适应性。
“中国海洋安全的现状与前景展望”笔谈 下载:66 浏览:520
中国海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下载:42 浏览:491
摘要:
海疆是一个国家范畴的地理概念。历史时期海疆的形成与发展既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更与古代先民认识和利用海洋的进程相伴。因此,中国海疆史演绎的主题包括不同时期的陆、海关系和海洋与人的关系;而海疆史研究最关切的是沿海、腹地与近海空间范围内人的生存环境变迁与社会的进步发展。在现代疆域管辖和海洋制度建立前,中国海疆并非指"海洋疆域"。历史时期的海疆空间经历了从海岸线构成"海界",演化扩大为范围界限相对模糊的沿海区域,而后成为王朝国家的沿海疆域的推展发展过程,形成了以海岸带与相邻陆域为主,包括部分岛屿和近岸海域在内、有海洋文明特征的疆域边缘区域。海疆的历史分为奠基、形成、调整定型和成熟与转型等四个阶段;其中宋元时期定型的"中段突出、两端略低"的海疆发展格局,在中国海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地理和地缘角度分析海疆与陆域边疆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时期海疆治理既按照疆域治理的一般规律发展,同时更遵循自身的特殊规律。而历代王朝进行海疆经略的政策举措,反映了海疆在王朝疆域体系中的地位变化。
由灵活性向确定性:公平原则在海洋划界领域的发展 下载:46 浏览:468
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适用问题研究 下载:40 浏览:416
广东沿海经济带滨海旅游生态位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下载:35 浏览:461
摘要:
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模型,科学测评2009—2018年广东沿海经济带滨海旅游生态位,并利用探索性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深入分析滨海旅游生态位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8年沿海经济带滨海旅游生态位历时性变迁幅度整体不显著,局部存在不同程度的"高低交叉"时序演进特征,而"中心高、两翼低"的滨海旅游非均衡性发展格局持续而稳定,东翼边缘性程度总体高于西翼;滨海旅游生态位存在全局空间正相关特征,总体呈现由强到弱的空间集聚态势,而局部存在高—高(H-H)、低—高(L-H)、低—低(L-L)三种空间集聚关联模式;高—高(H-H)空间集聚的扩散效应总体呈现历时减弱态势,低—高(L-H)空间集聚的遮蔽效应总体呈现历时增强态势,而低—低(L-L)空间集聚的"低值锁定"效应总体呈现稳固发展态势;高等级滨海旅游景区数量、滨海旅游市场效益、滨海社会经济支撑力、滨海生态冲击是滨海旅游生态位时空动态分异的四大驱动因素,其驱动力存在动态异质性特征。最后,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策略建议,以期对广东乃至全国沿海经济带滨海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于“印太”问题的一项比较研究 下载:30 浏览:422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助推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下载:33 浏览:429
“软联通”机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的逻辑与路径 下载:36 浏览:442
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与评价框架研究 下载:42 浏览:466
南极条约体系下生物采探的科学和法律问题分析 下载:48 浏览:457
国际海洋规则制定能力的角色定位与提升路径研究 下载:35 浏览:451
摘要:
国际海洋规则制定能力主要表现为影响国际海洋规则内容的能力,受创制能力、整体实力和领域优势等多种因素影响。海洋综合实力是国际海洋规则制定能力的物质保障,国际海洋规则制定能力可以为海洋综合实力在全球海洋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在构建包容性海洋秩序时代,提升国际海洋规则制定能力是海洋强国建设的着力点。全球海洋治理法治化也迫切要求海洋强国提升国际海洋规则制定能力。新时期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应将国际海洋规则制定能力纳入海洋强国指标体系,有效参与并引领国际海洋规则制定,增强涉海议题设置、议程把控以及方案设计能力,通过密切关注国际海洋实践,对重要的海洋法理论前沿问题进行跟踪性研究,尽快组建稳定且精通国际海洋法的专业人才队伍。
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交互影响 下载:44 浏览:474
IMO强制审核机制适法性研究—暗含权力扩张之法律解释 下载:41 浏览:434
中国海洋学报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
2018-2025
发文量 :
684
访问量 :
160589
下载量 :
70562
总被引次数 :
692
影响因子 :
1.202
中国海洋学报最新录用
学术共建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