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
中国土壤
《中国土壤》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土壤科学及与其相关学科的论著、试验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研究通讯、研究方法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502

《中国土壤》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浅析土地利用效率与土地整理工程 下载:153 浏览:1460
  • 何俊伟 《中国土壤》 2023年7期
  • 摘要:
    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源,合理进行土地的开发与整理有利于保持土地面积,提升土地质量。因此,相关部门应对土地整理工程予以高度重视,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发挥出其对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生产发展促进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土地整理的概念及特征分析入手,对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关于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及措施的探讨 下载:154 浏览:1470
  • 焦雅萍 《中国土壤》 2023年7期
  • 摘要:
    在实际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通过综合分析城乡之间的资源优势,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案,合理的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建设。尤其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土地资源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并且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给予土地资源足够的重视,注重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资源的应用价值。
  •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下载:155 浏览:1463
  • 张樱凡 《中国土壤》 2023年7期
  • 摘要:
    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改善生态土壤环境就必须要通过有效的土壤环境监测手段,为环保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准确度高、误差小、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分析范围广等优势,在土壤环境监测中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主要类型,以及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主要特征,对其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以期对相关行业人士起到参考价值。
  • 地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实践路径 下载:157 浏览:1461
  • 蒋伟 《中国土壤》 2023年7期
  • 摘要:
    现如今,各领域的不断的提高,我国土地整治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土地整治是增加我国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一个有效措施,在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整治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 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及土地工程生态重建设计分析 下载:156 浏览:1469
  • 付强 《中国土壤》 2023年7期
  • 摘要:
    本文针对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和土地工程生态重建设计展开分析。首先介绍了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的定义、原理和常见模式,包括自然恢复模式、人工干预模式和综合模式,并探讨了模式选择的考虑因素。接着,详细讨论了土地工程生态重建设计的原则和各个方面,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植被恢复与保护措施、土壤改良与保育措施、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动植物保护与增殖措施以及设计评估和监测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土地工程生态重建设计的应用和效果评估结果。综合分析表明,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和土地工程生态重建设计能够有效恢复和保护土地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利用。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土壤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62
访问量 160235
下载量 30587
总被引次数 408
影响因子 0.88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