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研究

中国教育研究

《中国教育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教育学领域内最新研究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教育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9-918X (Online) ISSN: 3008-0134 (Print)
qikan8@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中国教育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研究 下载:13 浏览:110
摘要: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韧性作为个体应对逆境的重要心理品质,其培养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聚焦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分析其现状:存在消极认知模式固化、情绪调节能力不足、社会支持系统薄弱、应对方式单一消极等问题。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提出培养路径:塑造积极认知,培育积极情绪,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培养积极应对能力,以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助力。

浅议幼儿园大班情景剧教学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 下载:18 浏览:77
摘要:

幼儿园大班是幼儿语言表达、社会合作和创新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情景剧是符合这一时期幼儿认识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其价值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因此,幼儿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以情景剧为桥梁,进而实现《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当中的教育目标,以科学的方式激发幼儿生活体验的转化,并以主体教育理论为基础,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准备、实施、反思”为主线,以幼儿发展心理为基础,优化现有的情景剧教学环境,为提高幼儿园情景剧教学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下载:9 浏览:227
摘要:

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文章首先分析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性。通过揭示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等现实矛盾,指出要进行系统性改革,为公平正义奠定制度基础。其次,探讨改革的实践着力点。提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核心,构建全链条公平正义保障体系。最后,阐释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效率为公平提供物质支撑,公平为效率注入持续动力,需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通过系统性、协同性的深化改革,才能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质性进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数字化教学赋能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路径研究——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下载:16 浏览:305
摘要:

思政课是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任的重要课程,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将数字化更好地融入思政课、助力思政课教学发展是重要的时代课题。以历史文化为数字化资源的切入点,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探讨数字化如何赋能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路径思考,助力思政课之发展。

“AI+”时代高职英语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下载:21 浏览:222
摘要: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面临技术应用、教师角色转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以及数据隐私等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个性化教学、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模式创新等机遇。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方法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此,需加强教师培训,优化学校支持环境,推动教师自主发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下载:15 浏览:139
摘要:

幼儿教育是教育初始阶段,对于幼儿的成长、发育以及发展等都非常重要。幼儿阶段所学习的知识、生活技能以及思维意识建立等,对于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方式,在游戏活动中引入中国优秀传统艺术,让幼儿接触更多元化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可以在幼儿心中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也能培养幼儿传统艺术素养和兴趣。通过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可以从小让幼儿建立文化自信,实现早期的文化浸润。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内容多彩纷呈,其应用可使幼儿园游戏活动变得丰富,优化幼儿游戏体验,并让游戏活动的育人功能更充分的发挥。基于此,本次研究先阐述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应用的教育意义,然后指出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应用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提出一些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应用的策略建议。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下载:9 浏览:202
摘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为重点,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教师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条理、有方法、有顺序地思考以及探究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质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以及手段,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以此助力学生的数学学习。鉴于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展开深入分析。

依托社团活动培育小学生书写能力的基本途径 下载:13 浏览:225
摘要:

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基础技能教学至关重要,书写能力就是其中之一。书写能力的培养不只技能锻炼,更是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关键环节。传统书写能力培养由于受到时间、空间以及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很难使学生的个体需要和兴趣得到满足。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小学生的书写技能,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书写教育纳入学生的课内外生活。通过灵活充满趣味的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书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方式 下载:34 浏览:248
摘要: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实现价值观引导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不仅关乎读写训练,也承载着学生情感熏陶与品格塑造的任务。在新时代教育目标的推动下,语文教学逐渐凸显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重知识轻价值的倾向,导致思政教育与语文课堂割裂。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基于语文教材内容和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提出从文本解读、课堂活动、语言实践和课外延伸四个方面推进融合,强调教师在观念转变、内容选择、方法创新和评价引导上的作用。

姚莹《后湘续集》及其“入藏诗” 下载:25 浏览:267
摘要:

《后湘续集》是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姚莹晚年创作的诗歌汇编集,其中收录了姚莹两度奉使入藏期间随行杂记的诗歌八十余首。其诗不仅以如椽之笔描绘了入藏道路的艰险、藏地风景的奇崛壮丽与风俗的奇特迥异,更以一腔热血抒爱国情怀,无论所反映的思想内容还是艺术价值,在姚莹的作品都独树一帜,堪称一绝。

[1/1]
中国教育研究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
2018-2025
发文量 :
713
访问量 :
236521
下载量 :
75213
总被引次数 :
730
影响因子 :
1.361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