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探索
中国教育探索
《中国教育探索》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教育学领域内最新研究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提倡学术争鸣,活跃教育学术,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教育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07-9926

《中国教育探索》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浅论现代大学书院内涵发展的策略选择 下载:71 浏览:390
  • 庄道永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11期
  • 摘要: 大学书院建设的模式包括全员制模式、非全员制模式、精英教育(实验班)模式和特定群体模式等四类。书院发展过程中存在整体的内部管理困难加大、学生归属感出现偏移、书院与学院协同不畅、导师绩效考核虚化、通识教育被弱化等问题。为加强书院的内涵建设,真正提升书院育人的效果,需要强化书院制改革的理念认同,以关键性制度供给为保障,并以大数据信息反馈为依托,优化书院制模式,加强书院的内涵建设,强化双院联动育人,促进书院的发展。

  • 建构主义视域下地方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困境与破解路径——以济南大学为例 下载:70 浏览:377
  • 朱丽敏1 辛瑞萍1 郝伟2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11期
  • 摘要: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困境在于:研究生的就业导向明显,需求多元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情境创设困难;导师的"责任"落实不力,引领和督促作用有限;学校重管理、轻落实、弱服务,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其破解路径在于:一是加强学校软硬件环境建设,提升学校品牌认可度和竞争力;二是挖掘区域优势和学科特色,适时调整研究生专业及培养方向;三是优化课程体系,平衡学术研究训练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五是提高对研究生的要求,完善奖助学金体系和学术交流办法。

  • 信息技术变革课堂教学视角下的金课建设研究 下载:66 浏览:383
  • 王开1 2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11期
  • 摘要: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是教育部向高校明确提出的课堂教学要求。"水课"局限于知识本位,课程内容陈旧且脱离实践,教学方式以知识传授为主。"两性一度"的"金课"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课程内容综合化,教学方式多元创新,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注重多维度的学习评价。重塑课堂教学形态是信息技术助力课堂变革的关键。信息技术铸造"金课",要深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和要素中,实现各要素的重新配置和协同改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虚实融合的教学环境,强化实践育人;开发优质慕课,促进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变革教学方式,深化课堂互动;突显学生地位,支持个性化学习;提升教师信息素养,重塑教师角色;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实现多元评价,以重塑教学形态,实现课堂的整体性变革。

  • 游戏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下载:63 浏览:385
  • 杨振芳1,2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11期
  • 摘要: 针对传统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游戏化学习与游戏化教学的优势,将游戏的竞争机制、反馈系统、团队合作、得分、惩罚、奖励、目标、规则、不确定性等要素融入传统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构建了游戏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汇报竞赛(Report match)、主题讨论(Discussion)、评价(Evaluate)等五个基本教学过程。与传统对分课堂相比,该模式能够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并重;引入竞争机制,保障学生持续的学习动力;强化团队建设,确保团队学习效果;评价标准与评价主体多元化,提升评价的客观性与发展性;设置实时反馈机制,激发内部学习动机。实施该教学模式应注意考察课程与对分课堂的适切性,确保学习反馈的及时性与多样性,注重团队建设,形成团队认同。

  •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小学网络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北京市××学校为例 下载:67 浏览:349
  • 周建强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11期
  • 摘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中小学网络课堂教学通过师生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促进了教学效能的优化,但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教师对学生真实学习状况的实时掌控很难实现,大班型网络课堂师生交流对话的频度、深度、效度与教学效能相对弱化,教师对学生互动话语参与自由度的管控经验不足。对此,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改进:一是弥补家长对师生教与学过程的评价主体话语缺位;二是借助声光影像与智能化技术提升教与学的效能;三是营造互动交流、分享展示教学群的学习场域;四是设定延展性、多层级、个性化的"多元智能融合作业";五是提升教师现代化技术应用水平,促进精品网络课程打造。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教育探索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7
访问量 160587
下载量 50238
总被引次数 609
影响因子 1.09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