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益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范畴,实现公共利益是教育政策制定最重要的目标。教育政策的利益分析包括利益主体分析、利益需求分析、利益实现方式分析以及利益结果分析四个方面。从利益分析的角度来看,择校问题实际上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而导致的,其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根本原因。择校代表了一种个人的基本权利,体现的是个人利益。通过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供给方式、增加教育服务供给,是治理择校问题、平衡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有效途径。
摘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精英化教师教育是更具时代特色的教师教育观念和更高层次的教师教育模式,它已经成为当下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诉求。精英化招生是实现教师教育精英化的前提条件,是开启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大门的钥匙,在教师教育中起着基础而关键的作用。教师教育精英化招生主要回答的是"招谁""谁来招""怎么招"这三个问题,也就是要确定招生对象、明确招生主体、完善招生办法。这三个问题的有效解决,为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实现教师教育精英化提供了可能与条件。
摘要: 师范生教育实习评价是教师职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检测师范生的实习成效、促进师范生素质能力提升及其入职后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实习表现性评价对实习师范生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与评价等整个教学流程中的表现展开全方位评估,具有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标准具体、注重师范生自我反思、重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等特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尤其是教育实习的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摘要: 英国的学院类学校最早建立于2002年,至今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各届政府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央政府在中小学中的作用逐渐强化,地方当局的权力日渐式微,尤其是新一届保守党政府的激进转制,使中央政府控制基础教育的角色凸显,但学院类学校政策的宗旨却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仍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聚焦整体优质的教育,体现了其较强的连续性。以"优质"为核心支点的英国学院类学校政策,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政策取向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启发。
摘要: 自2004年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方案出台以来,社会各界对此次改革既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这些赞同和反对意见与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两股重要的哲学思潮,即高等教育的认识论和政治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持续争论的实质是双方想要通过三角关系的调整获取更多的权益。然而根据三角协调理论,仅有政府与大学双方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引入市场机制才是法人化改革的初衷。只有发挥各方职能,即政府的调控与监督、市场的适当竞争与调节、大学有限的自治和学术自由,通过三方协作方能达到高等教育的完美平衡。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这一重要经验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