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教育领域内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教育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265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高等教育学的想象力 下载:79 浏览:450
  • 李海龙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1期
  • 摘要:
    想象力对于学科而言意味着一种独特的"心智品质",这种心智品质塑造了学科的性格与知识生产方式,并产生了相应的社会影响力。不同的学科呈现不同的社会影响力,使得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价值差异。高等教育学在大学中的位置极为尴尬,它自诞生起就一直面临着不被承认的危机。实际上,高等教育学的危机并非缺乏想象力,而是对高等教育学想象力的内涵没有明确的建构指向。高等教育学的想象力应该由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起的学科空间、拥有上下级学科的知识链条、在社会科学共同尺度内具有超越性的知识构成。高等教育学只有重新构建属于自身的想象力才意味着知识的超越与升级。
  • 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的生源吸引力——基于对湖南省的调查研究 下载:78 浏览:525
  • 李静美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1期
  • 摘要:
    生源质量是判断农村教师补充渠道优劣的重要标准。对湖南省的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有较强生源吸引力,生源质量"次优化"且初招项目生源质量优于高招项目;生源"农村化"且以农村家庭学习优秀、县城家庭成绩中上等的子女为主;生源主要来自中下和中中社会阶层家庭,后者更倾向让女孩或成绩中上等的子女报考。就业有保障、公费教育、回避高考风险等是促使学生报考定向培养项目的主要因素,教师职业稳定是重要因素。定向培养政策有较强生源吸引力的原因,在于其满足了各利益主体的需求:公费教育切合贫困家庭的生存理性,就业保障符合中下阶层家庭回避风险的逻辑,职业特性契合各阶层家庭对子女的职业期望。
  • 人力资本抑或身份符号:研究生就业匹配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下载:89 浏览:536
  • 张东海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1期
  • 摘要:
    研究生就业匹配涉及教育程度、专业和能力是否匹配三个方面。基于对36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高校研究生在就业时出现教育程度不匹配、专业不匹配、能力不匹配现象的比例分别约为35%、40%和35%。性别是影响就业匹配的重要因素,女性研究生在就业匹配上处于劣势;专业、就读院校、学位类别也是影响就业匹配的主要因素,其中研究生阶段就读院校因素的影响大于本科毕业院校;社会实践经历和学业成绩对就业匹配也有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就读院校和专业的信号功能强于学业产出因素。
  • 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制度环境的优化 下载:59 浏览:488
  • 胡正明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1期
  • 摘要:
    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对外部环境尤其是对企业存在依附性资源依赖关系。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制度环境在政府的创业政策、高职院校的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利益导向机制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需要制定有利于创业教育资源共生的政策法规,完善高职院校优质资源开发的制度机制,建立引导企业参与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优化制度环境,推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从依附性资源依赖转向共生性资源依赖。
  • 论大学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创设 下载:44 浏览:496
  • 闫建璋 孙姗姗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1期
  • 摘要:
    非正式学习空间是指学校除正式教学空间之外用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组织学习行为的空间环境。作为正式学习空间的有力补充,非正式学习空间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场域,促进协作交流,并有效利用闲置空间。为此,大学应当重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开发创设,在遵循成本原则、便利原则和舒适原则的基础上,依据其位置分布、服务人群及使用功能合理构建非正式学习空间。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3
访问量 163021
下载量 59821
总被引次数 692
影响因子 1.30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