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城乡二元对立到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近年来,中央政府已出台多项政策,包括实施农村贫困地区专项招生政策、特岗教师计划与免费师范生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工作的意见,寄望以此提升农村存量人口的人力资源质量并吸引高素质人才服务于农村社会,从根本上破解困扰农村发展的人才瓶颈。与此同时,应发展农业高等教育、创办农村社区学院以及健全农业科技支持和推广体系,以有效释放高等教育活力,助力高等教育担负起推进城乡二元结构消解的时代角色,进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摘要: 教育契约中剩余权力始终广泛存在,并逐渐成为诱发大学治理中道德风险的重要因素。厘清教育契约中的"确定权利",明确剩余权力的归属及"决定程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与防范大学治理中的道德风险,形成大学治理的良性格局。
摘要: 以长三角地区大学-企业的协同创新为研究对象,构建界面资源整合、界面冲突管理、界面联结机制、企业吸收能力与协同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界面资源整合、界面冲突管理、企业吸收能力均对协同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效应。提升校企协同创新绩效,应建立基于互补性、互动性和互享性的资源整合模式,以清晰的知识产权归属为前提、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为基础和完善的分配制度为保障的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基于制度保障和过程互动的沟通与信任机制和基于探索性学习和挖掘性学习相互协同的组织学习机制。
摘要: 教师契约是大学与教师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协议关系,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基础,包括规则契约、心理契约和社会契约三个基本维度。订立和更新教师契约的关键在于充分吸引教师参与讨论,使管理层和教师群体充分沟通以达成共识。教师契约修订程序有三个基本环节,即吸引教师参与修订,激励教师履行契约,重建教师契约领导关系。"双一流"建设使我国高校面临重大战略转型,大学治理必须从传统弱契约关系走向新的强契约关系,建立教师主体意识的契约更新程序,把大学转型发展建立在积极进取的教师文化心理之上。
摘要: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是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应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发展逻辑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逻辑,具备优质专业引领、优质社会服务与优质驱动效应等属性特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要健全决策机制,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发挥财政支持和调节职能;健全诊改机制,加强专业诊断改进,优化专业引领作用;健全动力机制,激发双师素质内生发展,加快双师结构形成;健全评价机制,注重多维主体参与,构建合理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