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与创新
教育实践与创新
《教育实践与创新》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教育实践及创新领域内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教育实践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257

《教育实践与创新》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为什么古人多在“傍晚”送别——初中古体诗案例探究 下载:61 浏览:371
  • 于九录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11期
  • 摘要: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以其短小精悍、言简义丰为后人所景仰。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探究素材。对于课上学生的问题教师仅凭学生小组讨论就下结论有失草率。关于学生认为古人多在"傍晚"送别的问题,很多诗人就是为了表现内心的活动为情造境,这也正是诗歌的魅力。诗中体现的"傍晚"应该是采用"虚"的手法,借境抒情。由此,也提醒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诠释文本的内容,更要广泛占有材料,对材料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深入探究,才能在当今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的课堂上应付自如。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教育实践与创新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33
访问量 120567
下载量 29861
总被引次数 305
影响因子 0.627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