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古今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及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文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27
qikan11@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中国文学》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案例设计 下载:174 浏览:2257
摘要:
本案例设计旨在通过“经典重温、奇文共赏”的方式,指导学生探究“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的原因、原则和方法,从而提高文学鉴赏的认知能力。
对标师范类认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下载:176 浏览:2257
摘要:
汉语言文学是大学的一门专业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使其树立对祖国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感。《汉语言文学知识》一书,由全国中级导游等级考试教材编写组编著,2020 年9月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为6章,分别为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知识、字词句的运用、汉语表达、对联、古代山水名胜诗词文选。该书从汉字的形体演变、现代汉语词汇、句子的组织与句式的选择等方面,讲解了字词句的运用。在语言表达一章中,阐述了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等内容,并对各种类型文章的写作方式方法进行了讲解。从实践教学面临的具体困境入手,探索平台建设、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考核机制等五个方面为主的实践教学改革,建立基于实践、面向中学切合课改、立足地方、适应时代、借助媒体、追求特色的语文实践教学模式。
语块在大学英语中国文化翻译教学的应用 下载:185 浏览:2350
摘要:
教育部针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目标提出明确要求“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学生需要既了解中国文化,又具备翻译素养。而目前翻译教学的缺陷使得学生欠缺翻译技能,需要教师探讨改进教学方法。语块积累能保障流利而地道英语的输出,为大学英语中国文化翻译教学提供了新视角。
生态文学:缘起、界定、创作原则及其前景 下载:173 浏览:2281
摘要:
作为具有自觉生态意识的生态文学文类大致发轫于 18 世纪的西方启蒙运动时期,是西方新兴工业技术 革命催生的新型文学产儿,并伴随人与非人类世界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持续恶化而日渐兴盛。它通过描写 非人类自然世界及物种之间的关系,探究人之肉身和精神对自然生态的依存并反映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复杂 纠葛,深挖生态危机的历史文化根源,开展对阴冷的启蒙现代性和张狂的工业技术文明的全面批判、深刻反思、 执着纠偏,探寻走出生态危机的文化路径。
基于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文学类阅读策略 下载:190 浏览:2405
摘要:
统编版三到六年级语文教材构建了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这是教材编者为小学生阅读提供的一条总体路径。教学中,精读课重在落实语文要素,学会阅读方法;略读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练习阅读方法;课外阅读需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合理运用阅读方法。
返璞归真·简约出高效 ——九年级语文古文阅读讲习摸索 下载:182 浏览:2303
摘要:
古文阅读讲习作为语文讲习中的重难点,一向倍受关注。本文从攻读古文的意义,了解攻读者攻读状况,优化古文讲习方法诠释古文的攻读方法。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通过不断改进讲习策略来完善日常古文讲习手段,帮助攻读者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基础古文阅读知识,实现古文讲习的有效性。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下载:194 浏览:2389
摘要:
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汉语言文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创新和发展优秀的汉语言文学,特别是在进一步全球化和中国在世界民族中变得更加自信的时代。当然,汉语言文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始终需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历程和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现状。因此,本文将着眼于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具体过程,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基本路径。
中国文学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
2018-2025
发文量 :
682
访问量 :
173687
下载量 :
58521
总被引次数 :
562
影响因子 :
1.813
中国文学最新录用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