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系开放获取期刊,反映国内外计算机应用研究的主流技术、热点技术及最新发展趋势。主要刊登本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和重大应用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计算机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50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的仿真研究 下载:77 浏览:482
  • 储海兵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10期
  • 摘要:
    为了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在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过程中,针对传统的固定步长扰动观察法在跟踪速度与跟踪精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变步长变占空比扰动观察法。基于此,分析扰动观察法、变步长变占空比扰动观察法的跟踪原理,并建立MATLAB仿真模型。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对MATLAB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说明变步长变占空比扰动观察法具有更加良好的动态性能,能够较好地改善跟踪速度与跟踪精度。
  • 舰载机截击引导仿真研究 下载:69 浏览:414
  • 袁姗姗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10期
  • 摘要:
    以预警机为指挥所,提高舰载机的截击准确率为背景,对舰载机进行作战空域规划,航路规划,完成舰载机的拦截任务引导进行分析和讨论。根据飞行任务和空中情况,实时计算引导、拦截方案,对作战飞机实施指挥,顺利完成截击任务。为此,采用矢量加法原理,实现引导拦截解算。最后指出截击引导中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 基于安全策略的网络异常检测系统 下载:71 浏览:435
  • 陈敬涵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10期
  • 摘要:
    现有网络异常检测技术存在检测效率低,无法满足高速网络下实时高效网络异常行为监测的需求,传统的基于负载的网络异常检测过大的负载量对检测效率产生影响。同时,基于单条数据流的异常检测方法无法适应于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针对大规模网络环境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流量聚合方式,增强了基于安全策略的网络异常检测的适应性。并针对大规模网络环境下网络异常检测的效率问题,采用基于Kafka的数据缓存与分发机制,并实现Spark框架下的异常检测系统。
  • 基于数学思维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下载:70 浏览:472
  • 谢爽 吴彩云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9期
  • 摘要:
    以西南林业大学数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入手,在教学中引入大量的数学实例,并通过一个个数学问题的讲解和分析,加深对数据结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编程实现一系列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最后利用SPSS对课程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数据结构》课程成绩与数学基础成正相关关系,且线性关系显著。
  • 典型去噪算法在圆形线材表面缺陷图像中的对比研究 下载:69 浏览:486
  • 杨培义 张天彤 杨辰飞 王若飞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9期
  • 摘要:
    针对东莞市某钢铁线材公司圆形线材表面缺陷,其图像存在噪声导致检测效果不佳、效率偏低的问题,提出在图像采集后与检测前之间选用多种滤波算法对带有噪声的图像进行降噪处理的方法。结合MATLAB软件,对添加不同噪声类型的图像分别运用不同的图像滤波算法进行去噪处理来解决线材现场实际问题。经实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噪声需要选用不同的滤波算法进行去噪处理,才能为后期的特征提取和线材分类识别提供清晰高质量的图像。结合实际环境等因素,选用对应的滤波算法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对检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针对跨姿态人脸识别的度量学习方法 下载:75 浏览:457
  • 王奥迪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9期
  • 摘要:
    近年来,由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取得显著的发展。然而,当前的人脸识别模型在解决跨姿态人脸识别问题上效果仍然不理想。其中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用来训练人脸模型的数据集中姿态变化较少或者不均衡。针对跨姿态人脸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度量学习的方法 CPP Loss。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训练集中有限的姿态变化,在基准模型上进一步提升其在跨姿态条件下的人脸识别准确率。
  • 基于对抗学习的跨模态检索方法研究进展 下载:66 浏览:438
  • 张璐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8期
  • 摘要: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互联网上的多媒体数据呈现爆炸性的增长。人们对于能够方便快捷地检索多模态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强,因此跨模态检索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基于对抗学习的跨模态检索方法在检索精度上的显著提高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对抗学习应用到跨模态检索上的方式进行分析归纳,为基于对抗学习的跨模态检索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数据库教学中关系规范化理论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68 浏览:442
  • 孟凡荣 闫秋艳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8期
  • 摘要:
    数据库技术在当今计算机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而关系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优化作用,可以保证数据库较好存储性能的体现,在教学中已经作为数据库技术的重点之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方便教学人员对关系规范化理论问题求解结果,针对规范化理论中最小覆盖、函数依赖保持和无损分解问题进行Py-thon程序实现,方便学生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 下载:60 浏览:456
  • 李学宝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8期
  • 摘要:
    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这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互动"式教育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采取"项目驱动、问题导向、小组合作、过程评价"的教学模式,以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沟通等能力。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 编程能力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下载:71 浏览:431
  • 杨宇霞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7期
  • 摘要:
    计算机编程能力作为软件开发应用的基石,其教学课程的需求量正迅速增加,学习者们期望通过课程培训,从而提高编程能力。在计算机教育领域中,教育者对学生的编程能力采取的评价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线下笔试和线上测验,区别在于学生的测验环境以及评价标准的选择。概括国内外对编程能力评估方法的理论方法,对现有的编程能力评估方法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分析国内外对编程能力以及编程过程的相关研究,从构建编程行为模型,编程能力模型以及评价模型三个方面提出对编程能力评估模型的建立提出新的改进思路。
  • 基于人脸关键点的表情实时动态迁移 下载:63 浏览:483
  • 刘春平 高翔 张建伟 陈虎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7期
  • 摘要:
    为了解决现有的二维人脸表情迁移,没有实时、流畅的动态体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脸关键点的表情实时动态迁移的方法,区别于现有的表情迁移的方法,使用dlib人脸识别与关键点检测,实时采集视频中人脸关键点信息,加入帧间平滑处理,使得目标人脸动态变化更流畅和真实。在贴图时使用Delaunay三角剖分,以提高贴图的表现效果。输入源摄像头获取的人脸,将表情实时迁移到目标人脸上,使目标人脸实时高效模仿源摄像头的输入人脸表情,实现人脸表情神态和面部动作的动态迁移。
  • 雷达探测威力图估算方法研究 下载:61 浏览:435
  • 饶艳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7期
  • 摘要: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战争已逐渐演化为"陆、海、空、天、电磁"五维一体的联合作战,复杂的电磁环境已经渗透到战场预警侦查、指挥控制、协同作战等方面。而雷达作为其中重要的作战单元,研究雷达的探测范围,分析雷达距离方程、雷达威力图估算模型,对电磁环境的仿真及工程实现具有指导意义。
  • 基于全景图像的阴影算法研究与实现 下载:60 浏览:479
  • 王振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6期
  • 摘要:
    基于图像光照技术(IBL)是目前增强现实常见的光照渲染方式,利用IBL的已知条件之一——全景图设计出一种模型阴影生成算法,使其可与IBL技术无缝衔接。首先,使用HDR全景图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光照分布;其次,识别三维模型顶点对周围环境光照的可见性区域,同时使用黎曼积分将可见区域光照影响数据化,生成阴影贴图;最后,利用屏幕空间环境光遮蔽技术(SSAO),模拟物体褶皱处的间接光照。实验表明,所提出的阴影生成算法能够得到逼真的阴影效果,同时可以完美嵌入到IBL技术中。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0
访问量 157512
下载量 62581
总被引次数 627
影响因子 1.26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