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康复医学
现代康复医学
《现代康复医学》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康复医学领域内最新研究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康复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9-9201 (Online)
ISSN: 3008-0010 (Print)

《现代康复医学》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腰肌劳损30例 下载:57 浏览:398
  • 彭中华 胡朝耀 吴垚 周长斗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2期
  • 摘要:
    目的:观察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今收治的门诊和住院慢性腰肌劳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腰肌劳损有效,其效果优于对照组。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观察 下载:49 浏览:363
  • 刘乔夫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试验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Fugl-Meyer评分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上肢、下肢Fugl-Meye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特征 下载:52 浏览:406
  • 梁杰1 陈述荣1 卢惠苹1 张高飞2 卢萍丹2 陈昕1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与健康者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差异。方法:选取30例LDH患者和30例健康者,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行腰椎屈伸运动和椎旁肌等长收缩运动,运动结束后量化评估屈伸运动时椎旁肌平均肌电值(AEMG)、屈曲伸直比(FER),以及椎旁肌等长收缩时平均功率频率斜率(MPFs),并统计分析比较。结果:①LDH患者患侧竖脊肌和多裂肌AEMG与健康者对应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LDH患者患侧FER与健康者对应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DH患者患侧竖脊肌和多裂肌MPFs与健康者对应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椎旁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的AEMG、FER和MPFs可以作为LDH患者病情的预测指标。
  • 整体系统康复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下载:54 浏览:362
  • 林振原1 吴文裕1 吴明霞2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整体系统康复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均来自本院康复医学科病房及门诊膝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A组)36例、整体系统康复组(B组)34例。A组选择常规康复法治疗,B组选择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整体系统康复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治疗前、后用平衡仪进行平衡测试,并在患者训练结束后评定患者骨关节指数(WOMAC)评分。结果:在改善X轴平均值的绝对值、Y轴平均值的绝对值、压力中心位置变动值方面,B组比A组疗效好(P<0.05)。在改善WOMAC量表积分方面,B组优于A组(P<0.05)。结论:整体系统康复法以现代系统论为基础,从下肢整体角度出发,能有较改善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提示康复时不能只关注病变局部,更应重视提高整体力学的协调性。
  • 肌内效贴扎技术对早期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研究 下载:48 浏览:365
  • 刘裕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扎技术用于早期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肌内效贴扎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疼痛评分、Barthel、FM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3天、1周、1个月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扎技术用于在早期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能力,促进早日康复,值得应用。
  • 中药熏蒸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腰肌筋膜炎疗效观察 下载:51 浏览:376
  • 张光亚 康利华 于敏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腰肌筋膜炎患者7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和ODI评分比较,并在3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D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腰肌筋膜炎能更好地改善疼痛症状和腰背肌功能。
  • 悬吊下PNF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373
  • 黄福锦1,2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悬吊下PNF训练与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侧上肢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进行悬吊下PNF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上肢Brunnstrom分期、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侧上肢Brunnstrom分期及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下PNF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优于常规康复训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肢体被动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对脑梗塞患者康复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366
  • 梁志坚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肢体被动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康复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脑梗塞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采取脑梗塞的常规护理及早期肢体被动康复训练,对照组则单纯的采取脑梗塞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教育前后肢体被动康复掌握评分、ADL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教育后,试验组ADL评分、肢体被动康复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肢体被动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对脑梗塞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对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
  • 个性化牵引锻炼颈托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下载:46 浏览:381
  • 关宏刚1 文磊1,2 邓再冲1,2 文艺1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0期
  • 摘要:
    目的:观察个性化牵引锻炼颈托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个性化牵引锻炼颈托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枕颌带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14天为1个疗程)NDI评分、VAS评分及总体疗效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DI、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个性化牵引锻炼颈托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冲击波结合红外偏振光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 下载:62 浏览:408
  • 郑坤 卢洁 徐超 杨涛 姬晶晶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0期
  • 摘要:
    目的:观察冲击波结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对于网球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冲击波结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冲击波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上肢功能评分(DASH)评价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与DASH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冲击波结合红外偏振光对网球肘的治疗效果显著,与单纯冲击波治疗相比优势明显。
  • 个性化全程护理在小儿麻疹伴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下载:52 浏览:347
  • 许洢泺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0期
  • 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全程护理在麻疹伴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7月收治的麻疹伴重症肺炎患儿7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个性化全程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退热、退疹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结论:在麻疹伴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期间加强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疾病控制效果,获得更理想疗效。
  • 集束化护理预防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63 浏览:410
  • 孙超君 严惠玲 何晓燕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0期
  • 摘要: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预防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集束组(n=60),分别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集束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6.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集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施加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及其他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 全程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生期的临床疗效影响 下载:68 浏览:420
  • 黄伙珍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0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应用于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生期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76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于围生期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全程护理,比较两组孕妇护理后临床效果、妊娠结局及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孕妇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生期实施护理,可有效降低孕妇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改善其心功能,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价 下载:57 浏览:382
  • 蒋无暇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9期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运动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上肢、下肢、手指、平衡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结论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 妇产科腹腔镜术后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护理体会 下载:46 浏览:363
  • 刘燕芬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9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腔镜术后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行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促使其恢复速度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46 浏览:378
  • 何花 张瑜 陈静 夏丹萍 沈帅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9期
  •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月我院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个性化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快速康复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记录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焦虑情况(HAMA)和睡眠质量(PSQI)。结果:干预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HAMA评分、PSQ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指标,减轻焦虑水平,改善睡眠质量。
  •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下载:59 浏览:378
  • 郭蕊1 朱红芬1 周雪慧2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9期
  • 摘要: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并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分析其对患者机体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并进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并实施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肌电反馈治疗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57 浏览:374
  • 周娃妮1 邴建华2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8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肌电反馈治疗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5月-2018年4月脑卒中患者62例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电反馈治疗技术,两组均进行4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3周及4周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论:将肌电反馈治疗技术用于脑卒中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针刺联合中药药熨对肩周炎患者镇痛效应研究及护理体会 下载:51 浏览:372
  • 柯碧芝 欧素琼 朱燕花 刘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8期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药熨对肩周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组在对照组针刺基础上联用中药药熨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现有疼痛程度(PPI)评分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PP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P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药熨能够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肩痛及活动不利,其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单纯常规针刺。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现代康复医学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5
访问量 120639
下载量 40263
总被引次数 608
影响因子 0.926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