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小剂量化疗联合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AML老年患者,均为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时间段内所收治,按抽签法做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小剂量化疗,20例)与干预组(小剂量化疗+抗白延年汤中药治疗,2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骨髓抑制评价指标、免疫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总缓解率更高,干预组治疗后的骨髓抑制评价指标水平与免疫指标水平均更优,干预组的总不良反应率更低(P<0.05)。结论:小剂量化疗+中药应用于AML老年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促进疾病缓解,改善免疫能力与骨髓抑制情况,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 对我科门诊自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肛周瘙痒症患者挑选8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苦蛇中药洗剂坐浴,每日早晚一次,对照组用高锰酸钾坐浴每日早晚一次,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痊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蛇中药洗剂治疗效果较高锰酸钾坐浴治疗肛周瘙痒症更有效且安全,患者耐受性好,复发率较低。
摘要: 目的:分析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联合中医穴位贴敷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3.8-2023.12月,半年内收治的8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仅使用常规康复护理)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穴位贴敷)。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联合中医穴位贴敷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的效果显著。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针灸与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尿潴留(PBR)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鉴于前列腺增生在成年后期的男性人群中是一种普遍的健康问题,而且在接受电切手术后出现尿潴留是一种频繁发生的副作用,本研究旨在为这些患者提出一套更加柔和同时具备疗效的治疗计划。方法:本实验采用了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测试方法持续期间自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累计招募了96位接受前列腺增生电切手术后遭受尿潴留问题的病人。依据疗法的差异把病人随机划分成双分队:观察组施行针灸和穴位贴敷相结合的情志护理疗法,而对照组则采纳标准的照护手段。两批受试者的初始资料呈现一致性涵盖了诸如年纪、疾病持续时间、术后尿潴留量的严重水平等因素。主要的评估标准涵盖了尿潴留量的波动、排尿能力的复原状况以及日常生活品质的增进。结果:观察组在尿潴留量减少、排尿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提高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尿潴留的量显著降低,排尿难题有了显著的缓解,并且在治疗结束后的生活质量评估中也超过了对照组。再者观察组受试者的心理感受和休息状况同样得到了提升,这表明综合心理支持在增进病人全面幸福感方面具有可能性。结论:采用针灸和穴位贴敷相结合的情绪支持疗法对于处理前列腺增生电切手术后遗留的尿潴留问题证明了其为一种行之有效且风险较低的疗法。这个疗法方针能够显著增进病人的排尿功能降低尿潴留量的数量,并且提升病人的生活水平。鉴于其显著的疗效和高度的安全性建议在医疗实践中普遍采用。
摘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防治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肿瘤内科收治并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情况的评价和比较采用CINV分级评价标准;干预前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和比较采用呕吐生活功能指数量表(FLIF)。 结果:干预前两组FILE评分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更为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通过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调节情绪,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呕吐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负性情绪。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理论在中青年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不同体质类型对康复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中青年骨折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给予中医体质辨识及相应的中医调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康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疼痛评分及功能恢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体质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中青年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为骨折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康复模式。
摘要: 目的:评价对肺癌围术期患者进行中医情志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肺癌围术期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对比组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情志的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摘要: 针灸涉及通过插入细金属针刺激位于人体特定部位的穴位,然后进行操作。针灸已被证明是缓解疼痛的有效疗法。现有证据表明,针灸可减轻术后疼痛、急性背痛、分娩疼痛、原发性痛经、紧张型头痛和偏头痛等情况下的急性疼痛。此外,针灸还可以缓解慢性疼痛,例如腰痛、膝骨关节炎、头痛、肩痛和颈痛。对于失眠、药物成瘾和中风等其他疾病,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 来证实针灸的疗效,尽管在充分的盲法和对照组设计方面存在特别困难。最近的生物医学技术揭示了针灸的机制。
摘要: 本文从中医电子病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基层医院中医医疗质量的控制现状,论述了大数据背景下中医电子病历质量控制对医疗安全及临床诊疗的准确性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个人的观点。目的是为了引起大家对基层医院中医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视,积极开展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提高中医在基层医院的规范性,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摘要: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妇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妇科患者共42例,根据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妇科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结果 观察组妇科患者SAS、SD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妇科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气滞血瘀疾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活血化瘀法在妇科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针灸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医院针灸科接受治疗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护患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 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巧在针灸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 分析、讨论针对胃溃疡采取消化内镜联合中医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56位胃溃疡出血患者,分为两个组,行不同的治疗方案,所有的胃溃疡患者均行常规中药治疗,研究组提供消化内镜联合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止血时间。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总有效率95.7%,比对照组的69.6%高(P<0.05);研究组所有病人经过统计止血总计用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短很多(P<0.05)。结论 胃溃疡发生后,采用消化内镜联合中医药治疗,效果明显,见效迅速。
摘要: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微小RNA-133(miR-133)、微小RNA-499(miR-49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6月-2022年12月接收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30例。对比组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miR-133、miR-499表达水平与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脑钠肽)水平、不良反应总发生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miR-133、miR-499表达水平和心脏功能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iR-133、miR-499表达水平和心脏功能指标水平均改善,研究组miR-133、miR-499表达水平与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脑钠肽低于对比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指数与对比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有良好效果,通过降低miR-133、miR-499表达水平,促进心功能恢复,且联合用药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摘要: 目的:研究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CH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02月-2024年02月到本院治疗的CHD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单组35例,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不良情绪评分低,P<0.05;护理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低,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CHD患者接受中医情志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提升生活质量,可推广。
摘要: 目的 探究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此次纳入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之间,总人数为96例,通过护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分别给予中医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经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改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模式具有确切的疗效,其不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对患者血压情况起到改善作用,值得应用和推广。
摘要: 风湿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类型之一,中医治疗该疾病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方法。中医治疗风湿性疾病的策略包括草药熏洗、针灸、拔罐、艾灸等多种疗法,这些疗法旨在疏通经络、祛湿散寒、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从而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系统性探讨风湿性疾病的中医治疗策略,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临床效果,并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3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症状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对女性内分泌失调症具有明显的疗效,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防止副作用,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摘要: 目的:评价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比组间本科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实践成绩和教学反馈情况。结果:观察组本科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实践成绩和教学反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摘要: 儿童变应性鼻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在中医治疗的不断发展中,推拿、针灸、穴位敷贴等外治法以及中药内治的联合疗法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儿童鼻炎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深入探讨儿童鼻炎中医治疗的最新进展,着重关注中医外治法和联合疗法的研究与应用,为儿童鼻炎的中医治疗提供更为详实的信息。
摘要: 痴呆症的西医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神经心理学评估、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而中医学认为,痴呆症属于“呆病”、“愚病”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与肝肾亏损、心脑失养、痰瘀阻络等有关。中医诊断痴呆症除依据临床表现外,还注重舌象、脉象等中医特色诊断方法。在治疗方面,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体质差异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