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研究
肿瘤研究
《肿瘤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有关肿瘤免疫学、肿瘤病因学、肿瘤病理学等领域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肿瘤研究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62

《肿瘤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下载:278 浏览:3008
  • 马素永 《肿瘤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探讨处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共通过超声监测PICC置管术后的血液肿瘤患者209例,静脉血栓发生共31例,分析PICC置管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探讨PICC置管的护理方法及血栓形成后的处理方法。结论: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穿刺血管选择、血液高凝状态、血流速度减慢、置管次数有关,静脉血栓形成后,要及时予以抗凝溶栓处理,减少肩关节和肘关节活动,局部热敷或使用消肿祛瘀的药物,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导管使用的安全性。

  • 无管化单孔胸腔镜纵膈肿瘤切除术 下载:282 浏览:3015
  • 蔡宝宁 《肿瘤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探究单孔胸腔镜纵膈肿瘤切除术的无管化技术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选取92例进行纵膈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6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单孔胸腔镜纵膈肿瘤切除术。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无管化单孔胸腔镜纵膈肿瘤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治疗指标,术后疼痛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麻醉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NRS)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2.17%),明显比对照组8例(17.39%)更少(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纵膈肿瘤患者采取无管化单孔胸腔镜纵膈肿瘤切除术,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疼痛及疼痛持续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肿瘤科护士行为对患者的影响 下载:284 浏览:2942
  • 付胜男 《肿瘤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行为对患者心理产生的影响。策略对入院一月或更长时间的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认为护士在工作中的行为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相应影响的有97例,所占百分比为97%。结论: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各种护理策略,及语言技巧制约一切可能对患者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帮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和最佳心理状态。

  • 综合性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护理效果 下载:300 浏览:2816
  • 王嘉 车秀丽 《肿瘤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分析在介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中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选取介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60例,予以随机分组,分2组各30例。控制组应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应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个组别总满意率及生存质量。结果:两个组别总满意率、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发现试验组均优于控制组(P<0.05),有统计学价值。结论:介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中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即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其普遍满意,值得推广研究。

  • 口腔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干预 下载:282 浏览:2869
  • 吴雁 《肿瘤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口腔恶性肿瘤是国内外常见的头颈部肿瘤之一,在发展中国家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3位,女性恶性肿瘤的第4位,好发部位以舌、颊、腭部、牙龈、口底常见,其中舌侧缘最常见[1]。据流行病学显示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男性明显大于女性(大约为2:1),发病年龄以45~64 岁人群为主,但近50年来,台湾地区的研究表明口腔癌的发病率逐渐呈年轻化的趋势[2]。所以,本文就口腔恶性肿瘤与营养的相关性做以下几方面的阐述以供参考。

  • 肿瘤科护士工作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 下载:290 浏览:2859
  • 张雪萍 《肿瘤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目前,恶性肿瘤患病率呈现逐年提升趋势,不仅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而且还会面临较大精神与经济压力。与此同时,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下,人们逐渐对于健康理念有新认知,使护理要求不断提升,直接增加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护士极易出现疲劳感,具体表现为:情绪缺少稳定性,未关心服务对象,导致护理质量降低。因此,针对肿瘤科护士工作压力现状进行研究,可以提升整体工作质量

  • 胃肠肿瘤,如何早期发现 下载:276 浏览:2905
  • 熊蓓蓓 《肿瘤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恶性肿瘤是细胞异常增殖转移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是目前临床上重点关注的问题。胃肠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其肿瘤的发展进度与患者的治疗息息相关,尽早发现肿瘤的存在就能尽早的治疗,进而提升治疗效率。本文就胃肠肿瘤的相关症状进行探讨,让患者能够尽早的发现并做出治疗,现报道如下。

  •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影响 下载:299 浏览:3003
  • 赵容佳 何秋燕 王锐 《肿瘤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12例肿瘤患者开展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6月后睡眠质量(PSQI匹兹堡指数问卷)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睡眠治疗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定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98.21%)与对照组总满意度(98.21%)相比,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情况,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 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下载:299 浏览:2906
  • 燕炜 毛蕊琪 《肿瘤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文章主要就冷冻切片对人卵巢癌诊断之中的准确率进行调查。本文就在我院2018年间进行肿瘤治疗的100人的卵巢癌之中,不同类型的癌细胞和组织的切片,利用冷却切片并且结合细胞学染色涂片进行联合诊断,对其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与石蜡标准切片的标准进行比对。结果发现,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染色涂片的联合诊断对于人卵巢癌的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都有极高的正确诊断率。虽然冷冻切片在制片时间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人工成本上相较花费的时间要高,但是这项技术胜于其他技术是在它极高的检测率上。总的而言,这项技术将会极大程度上增加人卵巢癌的确诊率,为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提供快速的准确检测,随着广大医护人员进行推广和使用,这项技术将在更多方面发挥其在检测手段革新方面的重要意义。

  •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肿瘤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下载:281 浏览:2909
  • 王巧玲1 杨波2 郭薇1 《肿瘤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肿瘤科病房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以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肿瘤科病房于2019年01月--2020年01月接收的108例肿瘤疾病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常规组54例常规护理,研究组54例疼痛护理管理。结果: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更好的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其满意度,缩短其住院时间。

  • 食管癌放疗肿瘤病理缓解程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296 浏览:3000
  • 毛蕊琪 吴玲 《肿瘤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探讨食管癌放疗或同步放化疗过程中肿瘤组织的病理缓解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浓度变化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对89例食管癌患者长期追踪,对其进行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并在放疗第4周进行胃镜活检来评估病理缓解程度;于放疗前、第4周以及放疗完全结束后采集患者外周血。分析患者病理缓解程度和VEGF动态变化情况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病理完全缓解组和未完全缓解组患者分别为67例和22例,血清VEGF降低组无进展生存明显优于增高组。结论:放疗过程中肿瘤组织病理缓解状态和血清VEGF水平变化与食管癌预后有密切关系。

  • 新辅助化疗联合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对提高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近期疗效的研究 下载:298 浏览:2889
  • 宋明 《肿瘤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联合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对提高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本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晚期上皮性卵巢癌)52例作为观察对象,选用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组别名称为观察组(n=26)及对照组(n=26),对观察组给予新辅助化疗联合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将手术指标、治疗有效率作为观察指标结合进行治疗效果判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相比对照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治疗上皮性卵巢癌中应用。

  • 双螺旋CT与MRI在膝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对比观察 下载:296 浏览:2881
  • 敖荣发 《肿瘤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双螺旋CT与MRI在膝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主要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膝部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例患者,甲组采用双螺旋CT的方法进行诊断,乙组采用MRI的方法进行诊断,丙组采用双螺旋CT和MRI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断,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检出率。结果 甲组和乙组患者临床检出率的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丙组患者的临床检出率明显高于甲组和乙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使用双螺旋CT和MRI的方法进行膝部骨肿瘤的诊断,可以更好的了解患者的肿瘤病变范围,清楚显示出其软组织肿块以及骨髓水肿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深部热疗对盆腔肿瘤放疗的疗效观察 下载:294 浏览:2981
  • 邹晓燕 《肿瘤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目的:就深部热疗对盆腔肿瘤放疗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盆腔肿瘤患者(50例),在基于不同治疗方法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实施放射治疗,观察组则是在放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深部热疗,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盆腔肿瘤放疗中应用深部热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缓解率呈良好趋势,且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反观单纯接受放疗的对照组则相对较差,组间数据呈现的差异明显,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结论:针对盆腔肿瘤患者而言,在其放疗期间实施深部热疗,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下载:298 浏览:2965
  • 王华 钱海洪 杨亚平 王雪梅 张恒姣 《肿瘤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120例行化疗治疗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止吐药物,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穴位敷贴。比较两组患者恶心严重程度、呕吐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恶心严重程度、呕吐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能够有效缓解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如何护理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 下载:268 浏览:3009
  • 蒋素红 《肿瘤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由于体质以及年龄等相关因素,这类患者的反应性弱、血流慢且防御性差,同时还易增加相关并发症。就当前临床对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来看,仍以手术治疗法为主,手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老年患者需要给予相关的围手术期护理与术后护理,这能帮助患者降低术后并发症,提升治疗效果。若是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大部分患者家属会选择姑息治疗,此时,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综合护理可以提升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营养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下载:296 浏览:2985
  • 王小娇 鹿莎莎 《肿瘤研究》 2021年1期
  • 摘要: 分析和探讨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营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我院所有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当中,随机收集5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患者。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者采用营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 病理检查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重要作用 下载:294 浏览:2882
  • 彭波 《肿瘤研究》 2021年1期
  • 摘要: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其根本任务就是探讨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从而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目前,我们开展的病理研究主要是各医院临床科室送检的病理标本,通过病理分析做出疾病的病理诊断,我们称之为诊断病理学,也叫外科病理学,是病理学的一个大分支,包括各种活体标本、细胞学及尸体解剖的病理诊断,其能指明一些疾病的性质,指导患者改变其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对疾病的预防有重要作用;此外,通过病理学检查,能够对某些癌前病变以及其生物学行为进行了解,可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积极处理恶变危险性较大的癌前病变等医疗活动提供依据及临床指导,是医疗服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病理学检查是目前肿瘤诊断的最主要方法,同时也是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本文就病理检查在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一次梳理。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肿瘤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1
访问量 160328
下载量 60589
总被引次数 852
影响因子 1.82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