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研究
中国法学研究
《中国法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法学领域内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旨在推动法学界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多侧面的法学研究,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道路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和回答在改革和四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法学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法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08-0290

《中国法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核心素养视角下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探微 下载:193 浏览:2498
  • 吴春秋 郝艳淑 刘艳艳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4期
  • 摘要: 在网络科技不断革新与发展的今天,各类纷繁复杂的信息对我们的思维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要求教师培养中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提高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增强法治观念,增强责任感,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议题式教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其内容和组成要素、特点和理论基础等方面,以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从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看语言文字的影响力及管理策略 下载:189 浏览:2479
  • 谢臻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4期
  • 摘要: 语言文字是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播的基础工具,它不仅承载着信息传递的功能,而且在塑造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语言文字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影响力,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通过分析语言文字如何在不同领域内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和法治意识,本文进一步阐述了在教育和社会层面上如何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以促进社会和谐与法治建设。

  • 表现性评价:赋能法治观念的培养——以《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为例探述 下载:193 浏览:2505
  • 周小月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4期
  •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体系构建,要从激发学生内在认知兴趣的角度出发,时刻强调学生在整个语文课堂的主体地位为基础,打造高质量的赋能法治观念体系,并且从表现形式评价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后续成长提供更多可能。下面就从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角度入手,探讨了如何运用表现性评价赋能《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中法治观念,在梳理表现性评价核心目标的同时聚焦教学重点,并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表现性评价情境任务,旨在借助有效的教学评价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养成,为不断提高法治教育实效性贡献一份力量。

  • 工程造价管理立法以及完善配套制度政策的研究 下载:189 浏览:2493
  • 姬光军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4期
  • 摘要: 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立法和配套制度尚未完全完善,导致造价失控、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日益突出。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工程造价管理立法的必要性与现状,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策略实现造价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和高效化,以期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法治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建议,从而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 高校教师师德行为法制化建设分析 下载:186 浏览:2480
  • 白帆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事关民族复兴的大计,师风不正会严重影响高校组织的管理和学科建设。在以法治德的方针下,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是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分析高校教师师德行为法制化现存的问题,探讨高校教师师德行为法制化的措施,希望依赖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师德评价机制的建立,以及高尚师德典型的宣传等手段提升高校教师师德。

  • 公安法制工作的理念创新研究 下载:188 浏览:2502
  • 罗雪 方海瑭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加速发展,公安法制工作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的重要基石,其理念创新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公安法制工作面临的挑战,分析理念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公安法制工作理念创新的路径与策略。通过构建以人民为中心、法治为引领、科技为支撑、服务为导向的公安法制工作新理念,旨在推动公安执法规范化、智能化、人性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社会治理效能。

  • 数字法学的本土化研究 下载:190 浏览:2514
  • 李飞蝶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新文科背景下数字时代的兴起给法学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系列数字概念的出现刺激了法学领域的变革。数字法学概念的提出引起无数学者讨论。数字法学不是现代法学的理论增补,也不是现代法学的新兴分支,而是现代法学适应数字时代变革发展的转型升级,是对现代法学的理论重建。其本身的特征与局限确定了数字法学的发展必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数字法学发展的定位以及研究路径引起广泛学者的探讨,而如何在中国法治现状以及现代法学基础上探索出适合中国特色的数字法治模式更是研究的重中之重。

  • 新形势下加强公安法制建设探讨 下载:192 浏览:2496
  • 罗雪 颜俊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推进法治公安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传统的公安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有效应对新形势下的治安问题,加强公安法制建设势在必行。公安执法是公安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线,加强法治公安建设事关服务发展大局、事关做强公安主业、事关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新时代如何推进法治公安建设提档升级作粗浅的探讨,以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

  • 干部教育培训中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对接研究 下载:196 浏览:2521
  • 张宏民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随着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干部培训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对接研究愈发重要。本研究聚焦于干部培训法学教育现状,分析其与法律职业能力要求的差距。通过课程设置优化、实践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探讨,提出促进两者有效对接的策略,旨在提升民族地区干部培训中法学教育的质量,培养具备扎实法律知识和较强职业能力的法律人才,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 构建火灾事故调查法制监督机制的思考 下载:191 浏览:2516
  • 李云波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火灾事故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导致人员伤亡和社会恐慌,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当前火灾事故调查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事故调查处理机制,事故发生原因剖析更加深入,责任追究体系不断完善,问题整改措施更加明确,但随着消防法治建设的推进,火灾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在法制审核、行政复议、检察监督方面出现明显短板,因此,构建火灾事故调查法制监督机制,提高事故调查法治水平,已成为消防改革的重要课题。

  • 遵循身心特点,助推幼小衔接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下载:185 浏览:2462
  • 吴秀琴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长期以来,幼儿园和小学在幼儿身心发展、办学空间和教育观念上均有较大差别,幼小衔接中德育与法制课程中的人为“断链”是导致幼儿早期不适应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培养幼儿社会性、道德性和法治性素养的关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坚持幼小衔接,以学生身心健康、语言、社交、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为基础,对一到二年级的课程进行科学的设计,突出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本文以“教育的连续性”思想为指导,对德育与法制课程中的幼小衔接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设想和实施策略。

  • 浅议案例教学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 下载:192 浏览:2516
  • 刘乃刚 裴宽进 董云萍 刘建明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在当今社会,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个体品行的塑造,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未来发展。然而,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迫切。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其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引入真实或构建的案例,教师能够将抽象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条文具体化、生动化,使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和价值。

  • 道德法制视角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下载:183 浏览:2494
  • 马丽 许丽玲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道德与法制,作为社会秩序与个体素养的两大基石,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一方面,道德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它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引导着人们向着善良、正义、诚信等美好品质不断迈进。在小学班级中,良好的道德氛围能够让学生们学会关爱他人、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培养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此,本文针对道德与法制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道德法制视角下的班级日常管理策略进行研究。

  • 解析房屋产权产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运行 下载:188 浏览:2485
  • 曹大海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1期
  • 摘要: 在进行房屋产权档案管理的时候,要坚持法制化的原则,而且这一原则也是社会对于档案管理提出的要求,更符合我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对房屋产权产籍档案进行管理工作是有必要的,因为其是房地产事业发展以及城市合理规划的重要依据。因为现在很多地区在对房屋产权产籍档案管理的时候有问题,没有妥善的保管档案,致使房地产开发困难重重,因此要在其管理的时候坚持法制化,以便开展建设工作。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如何做到房屋产权档案管理法制化。

  • 教改视野下高校法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实践 下载:187 浏览:2523
  • 赵璐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1期
  • 摘要: 在现今高等教育革新的大潮中,实现法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变得至关重要。本文致力于探索法学与思政教育相交融的途径,以期培育出拥有深厚法律专业素养和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法治精英。开篇先对法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及其深远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详细阐述了两者结合的具体策略与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并对实施后的成效进行了全面评估与未来展望。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期望能够塑造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法治人才,为社会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这种融合教育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为法治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 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路径 下载:185 浏览:2519
  • 陈岩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1期
  • 摘要: 在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实际开展档案工作时,对于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致使在档案服务中的投入相对减少,这无疑会对档案资料的利用率造成影响。为了改善上述发展局面,相关管理人员应正确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抓住档案工作的重点,适度引入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手段,实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同时也应结合档案管理的实际状况,设立相对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依,实现档案工作的法制化发展。

  • 乙炔发生器在电石法制乙炔中的运用 下载:190 浏览:2525
  • 周舒 肖富强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1期
  • 摘要: 乙炔发生器作为电石法制乙炔生产装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关键设备,配套设备设施较多,涉及机械、电器、仪表、操作维护等专业,构成复杂,影响较为广泛。
    主要过程由皮带输送小粒径电石进入临时储存料斗,再通过发生器上、下料斗进入发生器进行水解反应,从而制成乙炔气,下面就将对发生系统各主要部件的作用、功能及运用情况加以论述。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法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5
访问量 216321
下载量 62871
总被引次数 685
影响因子 1.33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