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与创新
教育实践与创新
《教育实践与创新》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教育实践及创新领域内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教育实践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257

《教育实践与创新》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化学计算应用题专题突破 下载:81 浏览:437
  • 赵经启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7期
  • 摘要:
    化学计算应用题是河北省理科综合试卷中化学部分必考的题型,对审题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学科素养进行综合考查,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通过考点解读、命题趋势分析、试题归类解析、方法点拨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为指导中考专题复习提供导向作用。
  • 基于中考历史非选择题思考教学 下载:66 浏览:347
  • 袁俊霞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7期
  • 摘要:
    <正>加强中考历史试题研究,明确中考历史试题的命题原则和方向,对指导初中历史的教与学有着重要意义。非选择题是河北省中考历史的重要题型,具有视角新、区分度好等特点。从2017年得分率看,历史非选择题的得分率明显低于选择题,是初中历史教学和中考的"短板"。本文旨在通过对2017年河北省中考历史非选择题分析与思考,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从而达到教、学、考的有机衔接。一、对2017年河北省中考历史非选择题的
  • 近年中考历史探究题的分析 下载:69 浏览:394
  • 吴金荣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7期
  • 摘要:
    <正>中考历史探究题,作为压轴题看似高不可攀,实际上静下心来,备考师生就能体会到命题人前瞻的判断、开阔的视野、灵活的思辨。以下选取2010年、2012年、2016年、2017年的中考历史探究题进行分析,分析其走过的路径,寻觅规律,揭示未来。一、试题立意高远——使"过去→现在→未来"巧妙衔接德国当代著名的史学理论家耶尔恩·吕森认为"历史意识是在现状的情况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按照有利于理解过去的实际的方式发挥
  • 初中生英语课堂交际意愿的促发策略研究 下载:76 浏览:443
  • 骆北刚 朱琼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6期
  • 摘要:
    以二语交际意愿相关理论为基础,根据Wen和Clement的理论模式,将影响英语交际意愿的因素之一教师支持行为(教师参与度与教师亲近行为)细化为资源、主动权、策略和方法四个方面,探讨教师如何促发初中生英语课堂的交际意愿,并借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查症方式进行具体说明,主要包括分析学生需求并提供生活化语料、组织课堂活动以转让课堂主动权、优化教师提问和反馈策略以及注重教授学生语言学习方法
  • 如何提升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下载:71 浏览:402
  • 刘秀丽1 杨净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6期
  • 摘要:
    为提升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认清命题方向和趋势,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其次要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科学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此外,作为教师对自己工作的要求要不断提高,让自己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认识中考,并精心组织和准备复习计划,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进步和成长。
  •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方法创新探索 下载:76 浏览:475
  • 王焱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5期
  • 摘要: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方法众多,教师需要筛选和创新,以提升文本解读的科学性、针对性。仔细阅读文本,从文本内容和结构方面展开深度探究;展开多重诵读训练,从文本情感与立意角度进行感知;调动集体力量研读文本,从文本内涵与外延视角展开深度探究。这些操作设计都属于文本解读方法的实践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参数。
  • 精准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孙权劝学》为例 下载:76 浏览:454
  • 欧阳芸芸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5期
  • 摘要:
    精准教学是面向知识与技能教学的高效方法,目前已成为一种教学模式。精准教学是以精准教学目标为导向、以精准教学过程为主要内容、以精准课堂评价为保障,融精准教学目标、精准教学过程与精准教学评价三者为一体的教学。以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孙权劝学》为例探究精准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得出结论:精准教学模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应用中具有优势,也存在局限,需要做进一步的研讨。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教育实践与创新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33
访问量 120567
下载量 29861
总被引次数 305
影响因子 0.627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