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和成果报道及评述。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心理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057

《心理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社区老年病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干预研究 下载:174 浏览:1674
  • 包晨程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2期
  • 摘要:
    目的本文评价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意义。方法:设立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为研讨期限,纳入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0例老年病患为研究对象,按照“均衡可比原则”进行组间划分,每组归入(n=40),分别定义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前者:实行一般化护理服务方案,后者,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策略,最终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干预效果的评价比对,比对范围包括: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统计学分析后发现,老年病患相同,干预策略不同,收获结果也随之不同,研究组更优,P值达小于0.05标准,具备探讨价值。结论:心理护理的融入,不仅有效提高社区老年病患的治愈率和生活水平,还了极大增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值得采纳。
  • 心理护理对改善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负性心理的作用分析 下载:165 浏览:1772
  • 余明香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1期
  • 摘要:
    目的:探析对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改善其负性心理的作用。方法:纳入40例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均于2022.01-2023.01期间收治入院,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原则分组(n=20),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实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HAMA、HAMD)评分对比大致相同,P>0.05。干预后,实验组较低,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均大致相同,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于家务、休闲及户外运动等评分上均较高,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对比均大致相同,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态度、护理人员周到度、护理环境及健康教育等满意度均较高,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不仅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还可促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在本院及其他医疗机构大力推广。
  • 急诊科护士工作应激源与心理负荷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187 浏览:1127
  • 顾青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1期
  •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科护士工作应激源与心理负荷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急诊2023年1月-12月护士21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CNSS)、焦虑自评(SAS)量表、抑郁自评(SDS)量表分析护士情况,根据护士CNSS分数不同分为高分组、低分组,分析两组SAS、SDS分数,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工作应激源与心理负荷的关系。结果 高分组SAS、SDS分数均较低分组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应激源同焦虑正相关(P<0.05)。结论 急诊科护士工作应激源与心理负荷密切相关,护理工作开展中需要关注护士心理干预,改善护士工作应激状态。
  • 急诊科护士工作应激源与心理负荷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175 浏览:1772
  • 顾青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1期
  • 摘要:
    分析急诊科护士工作应激源与心理负荷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急诊2023年1月-12月护士21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CNSS)、焦虑自评(SAS)量表、抑郁自评(SDS)量表分析护士情况,根据护士CNSS分数不同分为高分组、低分组,分析两组SAS、SDS分数,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工作应激源与心理负荷的关系。结果 高分组SAS、SDS分数均较低分组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应激源同焦虑正相关(P<0.05)。结论 急诊科护士工作应激源与心理负荷密切相关,护理工作开展中需要关注护士心理干预,改善护士工作应激状态。
  • 安宁疗护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影响 下载:147 浏览:1476
  • 许哲 陆歆怡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未开展安宁疗护的20例作为对照组,2023年开展安宁疗护的2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安宁疗护,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结果:两组护理前的疼痛控制满意度、疼痛信念、疼痛影响、疼痛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信念、疼痛对活动的影响、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的乐观性、力量性、坚韧性心理弹性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宁疗护能显著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水平,有一定临床价值。
  • 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184 浏览:1994
  • 常晶晶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0期
  • 摘要:
    目的:观察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位冠心病按照是否应用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与护理前相比,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理较于对照组趋向正向、积极,此外,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可引导其心理情绪趋近正向,进而充分调动患者主观积极性,充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患者心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 心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使用及对患者负面情绪的作用分析 下载:194 浏览:1771
  • 许鑫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0期
  • 摘要:
    目的:心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护理中应用对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80例血液净化护理研究对象,将样本按照随机采样法分配为对比组与观察组后,两组患者还需要进行常规护理和心理干预的护理。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护理依从性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比组更好,P<0.05;不良情绪显著改善小组为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评价分析,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与对比组相比更优,P<0.05;两小组睡眠质量更好的一组是观察组,P<0.05;护理依从性评分高的一组是观察组,P<0.05。结论:血液净化护理中患者应用心理干预,有效缓解了病症带来的不良情绪,更利于患者睡眠质量与护理依从性评分的提升,对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有所保证。
  •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 下载:164 浏览:1691
  • 邹丽仙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0期
  • 摘要:
    目的: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用本院2022年09月-2023年09月接收的ICU重症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余30例纳入观察组,行心理护理,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希望评分、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对比(P>0.05);观察组护理后各指标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
  • 积极心理学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75 浏览:1957
  • 朱小勇 《心理学研究》 2023年9期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药学服务在药店顾客药品满意度和服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对象为某市区的5家连锁药店的顾客,样本量共计300人,其中实验组150人,对照组150人。实验组接受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药学服务,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药学服务,两组服务时间和药品消费金额均相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药学服务,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药学服务能够显著提高顾客的药品满意度和服务质量评价,且实验组的满意度和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药学服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可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服务质量评价,促进药店和药师的职业发展和行业进步,探索积极心理学在药学服务的应用价值。
  • 心理健康干预对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缓解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174 浏览:1356
  • 谢晓芳 谢季良 《心理学研究》 2023年9期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心理健康干预在缓解二胎产妇产后抑郁中的有效性,并分析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和可能的机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招募了300名符合条件的二胎产妇,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为期12周的心理健康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情感支持和心理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的抑郁症状明显减轻,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干预效果受家庭经济状况、婚姻关系质量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影响。可能的机制包括认知调整、情感支持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本研究为心理健康干预在缓解产后抑郁中的应用提供了实证支持,为临床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 叙事护理干预对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负性心理影响效果 下载:156 浏览:1669
  • 周梦圆 《心理学研究》 2023年9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叙事护理干预对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负性心理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叙事护理干预,对比压力状态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压力状态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压力状态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
  • AMI患者行PCI术后心理情绪影响因素分析及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术后康复锻炼研究 下载:186 浏览:1561
  • 赵世敏 汪勤 《心理学研究》 2023年8期
  • 摘要:
    目的 探究AMI患者行PCI术后心理情绪影响因素分析及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术后康复锻炼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分为常规组、急救组,各60例。常规干预组采取常规措施进行干预,急救护理组采取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术后康复锻炼护理进行干预,分析患者PCI术后情绪影响因素、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两组人群心理情绪影响因素分析对比,其教育层次、经济情况对比,P<0.05;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结论 通过家庭无缝隙护理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 产妇产后给予康复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和产后出血影响 下载:184 浏览:1690
  • 李佳妹 《心理学研究》 2023年8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参与研究的60例产妇为我院于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所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n=30)开展预见性护理,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治疗仪。干预工作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产妇出血量、心理状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h、产后12h、产后24h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组间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接近(P>0.05);干预后各组SAS、SDS评分均下降,与干预前差别程度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开展康复治疗仪干预以及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态,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
  • 心理干预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173 浏览:1464
  • 王晓萌 《心理学研究》 2023年8期
  • 摘要: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之间,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心理干预和语言沟通的观察组,每组均为25人。结果:两组患者 IDA各评分在护理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IDA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0.05);实验组冲动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和语言沟通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的不良精神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冲动行为发生率。
  • AMI患者行PCI术后心理情绪影响因素分析及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术后康复锻炼研究 下载:185 浏览:2000
  • 赵世敏 汪勤 《心理学研究》 2023年8期
  • 摘要:
    目的 探究AMI患者行PCI术后心理情绪影响因素分析及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术后康复锻炼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分为常规组、急救组,各60例。常规干预组采取常规措施进行干预,急救护理组采取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术后康复锻炼护理进行干预,分析患者PCI术后情绪影响因素、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两组人群心理情绪影响因素分析对比,其教育层次、经济情况对比,P<0.05;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结论 通过家庭无缝隙护理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心理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6
访问量 160258
下载量 76521
总被引次数 723
影响因子 1.50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