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进展
历史研究进展
《历史研究进展》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史学界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及世界史等方面的研究,刊登史学研究评介,报道史学研究动态。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00

《历史研究进展》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卡拉梅战役对巴勒斯坦事业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422
  • 赵文亮 王坤明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 摘要:
    卡拉梅战役是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冲突,对阿以冲突和巴勒斯坦事业产生了复杂的、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卡拉梅战役导致"法塔赫"的崛起,阿拉法特成为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言人,开创了巴勒斯坦事业的新局面;它提振了巴勒斯坦人的士气,增强了巴勒斯坦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感;它宣传了巴勒斯坦人的事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它改变了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态度,使国际社会重新认识巴勒斯坦问题;卡拉梅战役后"法塔赫"实力迅速增强,在对以色列暴力袭击迅速升级的同时也严重危害了约旦的国家安全和稳定,从而埋下了约巴战争的种子。
  • 元好问借碑存史的书写策略 下载:78 浏览:405
  • 李贵银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 摘要:
    元好问有意借碑志文以存金代的史实,他巧妙地借助碑志文的既有体例叙述重要的历史事件,并抒发史家之议论;他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外貌、言语和动作,使碑志文中的人物更加鲜明生动;他采用互文手法在碑志文中囊括重要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元好问在借碑存史的同时,并未模糊碑志文与史传的文体界限。
  • 民国时期天津民间商业借贷的拖欠与追偿 下载:75 浏览:403
  • 冯剑 马斗成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 摘要:
    民国时期,天津商业借贷的债务追偿因社会转型导致风险日益增加,赖债、逃债等现象时常出现,因破产而带来的债务问题也非常严重。在商业债务担保中,抵押、信用担保是常见的手段,债权团是民间商业债务追讨的重要形式,寻求法律解决也是常用的手段。民国时期,政府与商会在解决商业债务纠纷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代天津商业债务问题是近代天津社会转型导致的。
  • 20世纪中后期英国工党左翼发展脉络 下载:88 浏览:430
  • 阎照祥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 摘要:
    20世纪中后期英国工党有左右两翼。其中左翼人数较多,依次有"坚持左倾派""比万左派""新左派"和"本恩左派",前后大致链接。左翼在政治思想和政策上坚持公有制、国有化,反对修改1918年党章第四条。70年代之前,工党左倾思想略占上风,由此推动国有化和公有制政策实施,成为党内修正主义派别的强大对立面。比较右翼,工党左翼对体力劳动者具有更强的领导和动员能力,思想理论上稍逊一筹。
  • 晚清葡萄牙驻广州领事馆的设置及其活动分析 下载:87 浏览:436
  • 叶宇昊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 摘要:
    1 8世纪中叶以后,领事制度愈加受重视,西方各国将领事制度作为争夺市场和向外扩张的工具。因葡萄牙国力相对较弱,与清政府关于澳门地位的谈判迟迟无法达至共识,致使葡驻广州领事的交涉事宜一拖再拖。在葡领事设置之前,葡国在广东等地的事宜多由外国商人或他国驻广州领事兼领。后经中葡多年交涉,葡国驻广州领事馆才得以正式设置。葡国驻广州领事馆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等地区,领事的主要职责是密切联系广州等地方政府;参与一些政治性礼仪活动;协调粤澳两地重要的交涉事宜;维护葡商在华利益;收集相关资讯资料等等。葡驻广州领事馆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地方统治,维护了澳门、广州等地的稳定发展。
  • “英国文明史教学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 下载:84 浏览:415
  • 吴晗 刘铭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 摘要:
    <正>随着南京大学人才培养改革与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化,"百位名师邀约课程"又结出累累硕果。2018年6月30日,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英国文明史教学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浙江省社科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历史研究》《史学月刊》等期刊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英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皇
  • 巴基斯坦民族语言运动历史形态及其成因考察 下载:68 浏览:409
  • 谭蓉蓉舒美拉·费尔多斯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 摘要:
    1947年随着印巴分治方案的实施,巴基斯坦独立并建立自治领。然而,巴基斯坦甫一建立就面临国内民族主义运动的问题,这一问题最终导致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的分裂,并在1971年东巴独立建立孟加拉国后继续影响西巴基斯坦的稳定与统一。其中,巴基斯坦民族语言运动是巴基斯坦民族主义运动的重要内容,厘清巴基斯坦民族语言运动的历史形态及其成因有助于解读自独立以来一直影响巴基斯坦的民族问题。
  • 推波助澜:临时委员会与杜鲁门政府的国际核决策 下载:74 浏览:425
  • 刘京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 摘要:
    临时委员会是杜鲁门上台之初,由陆军部长史汀生组建的核事务咨询机构。在该机构半年的运转过程中,它对杜鲁门政府的国际核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协助制定对日轰炸目标,反对"弗兰克报告"中的轰炸前演习的建议,为波茨坦会议中的"原子外交"出谋划策,为美国政要制定相应公开文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美国的对日核轰炸决策。该委员会讨论产生的同苏联分享核情报、国际原子能管制的建议,开启了美国政府内部围绕原子能国际管制问题的决策大辩论,也实际上奠定了以后美国国际管制政策的框架。临时委员会虽非"决定"了美国的国际核政策,但它的确实现了其"咨询"使命,并在美国核政策的出台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宗教改革时期德国维滕贝格大学的医学教育 下载:68 浏览:440
  • 周施廷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 摘要:
    宗教改革前期,中世纪那种狭隘而不顾民众需要的大学教育招致了民众的普遍反感,建立务实、适合民众需要的大学教育应时而生,并获得了新教改革家和民众的广泛支持。作为新教运动中心的维滕贝格大学率先开始了近代医学教育的尝试,通过病理学和解剖学的教学,为谋求新型的大学教育提供了经验和样板。从维滕贝格大学医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来看,不仅为近代医学教育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还实现了大学的自我调整,使其逐步适应乃至融入社会和民众的需要。"崇尚科学和为民服务"为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增添了浓艳的一笔,而在宗教改革时期出现的高等教育的改革,也成了德意志教育史上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的一个标志。
  • 《居家必备》的编纂和社会生活史价值研究 下载:82 浏览:411
  • 孙新梅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 摘要:
    明代张一栋编纂的丛书《居家必备》收录与居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书籍,其编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民众提供日常生活中所遇问题的应急之法和解决之道。与专类居家文献相比,《居家必备》涉及的生活范围更为广泛,涵盖了教化、占卜、治生、饮食、养生、娱乐等诸多方面,可谓一部居家百科全书。同时它也全方位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面貌。
  • 松赞干布陵的古史传说与考古探索 下载:65 浏览:422
  • 霍巍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 摘要:
    松赞干布陵是吐蕃王朝开国君主的陵墓,历史上对其陵墓的营建、内部构造与随葬品、地面建筑等有若干传说记载,近年来随着西藏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也对这座举世闻名的藏王陵墓做了大量探索性的工作,尤其是发现了地面陵垣建筑的遗迹,证明吐蕃王朝的陵墓制度很可能受到唐代帝陵的影响,是唐代中原王朝礼制影响到周边民族的一个重要例证。
  • 开辟20世纪中国宗教史研究的道路——论陈垣的宗教史研究与宗教史观 下载:69 浏览:444
  • 周少川 郭琳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 摘要:
    在20世纪中国史学进程中,陈垣是宗教史研究的开拓者,他研究的范围广泛、著述宏富,善于以缜密考证解决疑案、贯通史实,对宗教和历史问题作出综合的分析和解释。陈垣主张宗教平等和信仰自由,深入阐述信仰自由的根据以及尊重个人信仰自由的意义;他坚持宗教平等的立场,批评历史上宗教间的相互攻击和倾轧的现象,主张各教要和平共处、互相学习,学者应客观公正地对待不同宗教。他注意揭示宗教与政治的密切联系,以大量史实论述宗教盛衰与政治变化的关系,指出是否妥善处理宗教问题也会影响政治的稳定。他从宗教与儒学、宗教与文学艺术、宗教与地方文化、宗教与士人阶层等角度,分析宗教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以及本土文化对外来宗教的影响和改造。他深刻论述宗教史籍重要的史学价值,以大量实例,阐明宗教史籍不仅是研究宗教史的文献,对于研究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也有重要的补史和考史作用。
  • 从主权之争看美国独立的缘起 下载:78 浏览:452
  • 何芊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 摘要:
    1 773年到1 775年初北美殖民地的保守派与激进派之间爆发了一场主权之争。这场争论始于1 773年马萨诸塞大议会与总督之间的内部争论,随着革命形势的日趋紧张而扩展到各地,一时成为令人瞩目的公共议题。1775年初战事的爆发使得这场讨论戛然而止。这场主权之争是保守派与激进派之间争夺英国与殖民地各自道义准则与合法性基础的原则之争。最终,殖民地激进派糅合了帝国危机以来的各类反抗话语,不仅彻底否认了英国议会对殖民地的管辖权,而且从殖民地主权的高度阐明了殖民地人的权利及与英国的关系,为殖民地人由反叛而独立提供了意识形态化的正义性支撑。
  • 从江西护军使、讨袁都督到“止戈和尚”——二次革命中欧阳武的角色变换及背后动因 下载:67 浏览:480
  • 尚小明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 摘要:
    欧阳武在民初本是赣督李烈钧手下健将,但反袁态度并不激烈,加之其兄众议院议员欧阳成等在幕后积极活动,因此得以在袁世凯罢免李烈钧后出任江西护军使,并经黎元洪保荐兼代赣督。他一方面暗中表示拥护中央,另一方面公开谋求赣省自保,故他对北军以震慑"乱党"为由入赣,竭力阻止。二次革命在湖口爆发后,欧阳武在袁世凯方面笼络、施压下,一度表示要派兵进攻湖口,但很快他又接受讨袁派推举,出任赣督。随着北军逼近南昌,欧阳武的态度再次发生变化,他以"不忍使南昌为战场"为由弃城而去,并以"止戈和尚"名号入山为僧。为了脱罪,他将自己就任赣督及其后所为一概称之为"被胁",将讨袁派称之为"乱党",从而彻底倒向袁世凯一方,并通过多方活动,最终获得袁世凯特赦。他保住了性命,但丢掉了气节,结果两面皆不讨好。
  • 张芝联学术人生初探——写在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之际 下载:82 浏览:460
  • 高毅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 摘要:
    <正>张芝联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快十年了。先生逝世后,学界一直没有举行任何纪念或追思的活动,似乎是怕搅扰了他的安宁。而就个人的感受而言,我也很偏爱这种安宁,因为说实在的,我总觉得先生并没有走,他一直就在我和他的所有徒子徒孙们的身边,总带着一抹慈祥的微笑注视我们,还不时地和我们说着话,要我们留意这留意那,要我们适当休息一下可以但不可一味偷懒,要我们珍惜这段可遇不可求的宝贵时光把该做的事情不失时
  • 新英格兰教皇节与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大众政治文化 下载:69 浏览:426
  • 王仲达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 摘要:
    教皇节(Pope’s Day)亦名为"教皇之夜"(Pope-ni ght),起源于英国传统节日"盖伊·福克斯之夜",是流行于17—18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节日,颇受中下层民众的欢迎,其中尤以新英格兰地区的庆祝活动最盛且富有代表性。教皇节自17世纪中后期举办至美国独立后逐渐消亡,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却是美国早期历史上的重要政治节庆之一。其中表现出的政治文化内涵随着北美殖民地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逐渐由一个以反天主教为旗号、带有底层民众狂欢色彩的节日,转变为殖民地大众反抗英国统治的政治活动。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历史研究进展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08
访问量 160587
下载量 59862
总被引次数 603
影响因子 0.928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