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一带一路与传统音乐研究的丰硕成果——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二十届年会侧记 下载:67 浏览:416

徐铭睿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正>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二十届年会于2018年7月16日至18日在沈阳音乐学院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主办,沈阳音乐学院承办。这是沈阳音乐学院继1984年成功举办"全国民族音乐学第三届年会(沈阳篇)"以来第二次承办该会。本届年会与会代表299人,列席60余人,共收到参会者提交的论文摘要241篇,会议实际发表论文225篇。

再思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化”问题 下载:91 浏览:517

赵书峰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自从"南京会议"(1)以后,对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研究才真正规模化、系统化地进入中国音乐学界,其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经历了从磨合——博弈到反思——融合阶段,但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过于依赖西方人文社科理论表述体系的现象。鉴于此,为了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我们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者纷纷提出构建具有中国母语化表达的民族音乐学研究理论,即"中国民族音乐学‘本土化’研究"(有学者称为民族音乐学"中国学派"),亦即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理论与思维作为表述手段开展对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化语境互动关系的研究。然而至今学界并没有系统化、条理化地形成对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化"理论表述体系,其过程仍任重而道远,因为它不但正面临着强大的西方话语体系的冲击,而且对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论界定还缺乏准确性与合理性。我们务必在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精髓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与借鉴中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理念,不断摸索出一条真正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发展之路。

新时代下涉外财经类高校开展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 下载:321 浏览:3447

刘静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12期

摘要:
在涉外财经类高校开展中国传统音乐美育课程常常遇到两大问题。其一、由于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感情淡薄和认知观念的不健全的缺失导致出现的对中国传统音乐被边缘化现象;其二、教学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强。被动聆听为课堂常态。这两大问题将教与学中涉及到的多个问题链接在一起。从改变思想意识到课程的创新实践,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重拾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下美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涉外类高校具有国际化、创新性、融合型的特点。如何利用高校自身优势,将美育课程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从学生切实需要出发,在新时代的引领下,将立德树人、以美化人的理念运用结合到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中,实现美育教育理念,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培养学生们对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自信是当下涉外类高校美育教师思考的重点。

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传承与发展趋势 下载:78 浏览:386

崔玉洋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的重要瑰宝,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时代在进步和发展,但是其中所涌现出的一些内容会对我们的思想产生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我国人民的责任,也是世界的责任。所以,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和传承的重要性,能够在接受人们认可的情况下,保证中国传统音乐获得良好发展和进步。

新时代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下载:208 浏览:2006

笪欣 《中国教育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在当前新的社会环境中,由于社会大众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民俗风情、文化内涵、思维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中西方音乐活动交流的日益频繁,致使我国传统音乐逐渐呈现出“边缘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如何实现我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成为诸多歌唱家、作曲家以及传统文化保护者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传统音乐学习经历以及工作体验,简要分析了我国传统音乐发展的状况以及我国传统音乐继承与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