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南海北部陆坡西部海域“海马”冷泉甲烷渗漏及其海底表征 下载:75 浏览:429

赵静1梁前勇1,2 尉建功1,2 陶军1,2 杨胜雄1,2 梁金强1,2 陆敬安1,2 王建军3 方允鑫1,2 龚跃华1,2 何雪宝3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期

摘要:
2015年3月"海马"号遥控无人潜水器(ROV)在南海北部陆坡西部海域首次发现活动冷泉,并命名为"海马"冷泉,此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先后组织了3个航次,对"海马"冷泉开展进一步勘查和研究。本次研究在综合分析4个航次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初步阐述"海马"冷泉的分布范围、地形地貌、生物群落、自生碳酸盐岩和流体活动等特征。总体而言,"海马"冷泉区地势平缓,气体渗漏现象非常发育,是以CH4为主要气体渗漏形成的活动冷泉区,且气体渗漏活动具有时空迁移性。气体碳同位素组成表明,海马冷泉区的CH4为混合成因气,且以微生物成因为主;"海马"冷泉区发育有多种类型的化能自养冷泉生物群落,冷泉区种类丰富,目前已报道了多个冷泉生物新种。这些发现为研究南海北部陆坡西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及其环境效应、冷泉生物生命起源与演化和南海与印度洋及太平洋物种迁移贯通等科学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压裂返排液中残余硼的去除及返排液的重复利用 下载:41 浏览:365

陈馥1 卜涛1 吴越2 杨洋1 何雪梅1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在重复利用压裂返排液时,未完全降解的残余硼交联剂会影响后续压裂液的配制,残余硼遇碱时会提前交联羟丙基胍胶,致使体系基液黏度增加,降低泵送速率和压裂效果。采用多羟基化合物与硼络合以消除提前交联的不良影响,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络合效率及络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有顺式邻位羟基的自制甘露醇(GLC)对硼有很好的络合效果,在GLC与硼酸的摩尔比大于等于2.5、pH约为10时,硼能被完全掩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用络合处理后的返排液直接配制交联冻胶压裂液,未出现提前交联的现象,且其流变性能与原始冻胶压裂液的流变性能相当。该方法能去除利用返排液配制压裂液时出现提前交联的不良影响。整个过程不需分离已存在于返排液中的含硼络合物,可提高处理效率。

全面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236 浏览:2441

何雪峰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全面贯彻学习其思想的重要性进行探讨。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全面贯彻学习其思想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探究 下载:44 浏览:488

何雪 《管理与科学》 2024年11期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务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保持一致。实现这一融合,不仅能有效提升员工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还能显著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基于弗洛伊德算法和贪心算法的香烟配送优化研究 下载:114 浏览:1210

杨蕾1 鲁文敏2,3 李董2,3 黄惠2,3 余耀1 张涛1 王希璇1 冯洪涛1 何雪峰1 《中国电气工程》 2023年7期

摘要:
针对卷烟产品的自身特殊性和定点配送特点,烟草物流公司按需分配对香烟进行配送,提高规模效益,减少配送成本。为此,本文利用弗洛伊德算法和贪心算法,建立了香烟配送模型,使其能够达到全局最优解的效果。最终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基于学生就业视角下的计算机高职教学创新研究 下载:99 浏览:1076

何雪梅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2年12期

摘要:
高职院校是为我国进行技术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计算机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之一,其不断根据人才培养需求,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方式的完善,促进和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不断提升。但由于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要求逐年发生变化,高职院校也应当以就业为指导,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使得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

基于财税融合的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队伍建设策略的研究 下载:481 浏览:3590

何雪飞 《会计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在产业转型的背景下,创新会计教学方法,深入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院校可以增加产业与金融一体化的课程或内容,拓展学生的专业发展技能。院校要以会计及相关专业教学、教学科研、校企合作、社会服务为目标,建立一支教学风格和工作作风优良的教学团队。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13 浏览:2136

何雪琴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1期

摘要:
探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开展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样本对象:8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组:甲组(42例,常规护理),乙组(42例,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LVEF、LVEDD组间比较(P>0.05);护理后,乙组LVEF、LVEDD水平明显高于甲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乙组(4.76%)<甲组(19.05%),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对患者心肌功能损伤,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