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扎根理论的PPP项目再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44 浏览:354

王帅 郝生跃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2期

摘要:
随着PPP模式的快速发展,PPP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在实践中发现再谈判频发,一定程度上说是不可避免的。再谈判实质上是公私双方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合同不完备、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因各方认识不到位,目前再谈判出现了效率低、结果差等问题,与再谈判的本质相背离。利用扎根理论对PPP项目再谈判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开放式、主轴及选择性编码探索出再谈判效果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访谈构建各影响因素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模型并验证影响因素及模型的有效性,为PPP项目再谈判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有效途径。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 下载:42 浏览:341

邵宇 刘菁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6期

摘要:
制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发展的关键是合理的风险分担问题。项目参与各方之间存在权力不平等、利益诉求差异等因素,使得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中庞杂的风险无法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合理分担。依托长春市城区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针对私营部门各参与方之间的风险分担,引入风险承担能力、风险应对能力、合作机制及风险属性等影响因素,运用熵权-ANP模型计算风险分担指标主客观组合权重,优化Shapley值,进而得到风险分担的最优比例。改进后的风险分担机制克服了以往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考虑因素不全面、分担方法不科学、承担主体不明确的研究瓶颈,可为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提供合理的借鉴。

铁路EPC项目总分包利润分配研究 下载:53 浏览:357

任凯 刘玉明 张立业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期

摘要:
为解决实施EPC(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铁路项目中总承包方与分包方之间利润分配不均匀的问题,选取总分包双方的利润为研究对象,在达到帕累托集体最优的基础上,运用Shapley值法对总分包方和分包方的利润进行分配,建立了以设计单位牵头的铁路EPC项目总分包之间的利润分配模型,并针对项目特点,进行双方投入资源与铁路项目风险分配的修正。模型确定了总分包集体最优效益下的各自利润和创新优化收益分配比例,为铁路EPC项目中分包合同的制定提供依据。

组织氛围对EPC项目内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载:53 浏览:367

曹如月 郝生跃 王松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6期

摘要:
EPC模式在技术复杂的大型工程项目中广泛应用。为探究EPC项目组织内组织氛围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在分析EPC项目内知识转移过程的基础上,引入转移意愿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开发EPC项目内组织氛围量表并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方法,验证组织氛围及转移意愿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丰富了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也为工程建设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指导建议,从而有助于EPC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PPP项目再谈判策略分析 下载:53 浏览:376

倪明珠 唐永忠 刘婷婷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4期

摘要:
PPP项目周期长和可变因素多等原因导致后期存在较多争议项需要进行再谈判,为解决PPP项目再谈判策略选择问题,以PPP项目的两个主要参与方即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为博弈主体。综合考虑再谈判可能发生的利益、风险以及再谈判结果的社会影响等因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二者动态博弈的适应度函数并求解复制动态方程,分析模型主要参数与再谈判演化稳定策略的关系,得出影响双方选择强硬或妥协策略的关键参数,并据此深入了解PPP项目的特性,提出有效的再谈判诉求,完善再谈判的解决机制等建议,为促进PPP项目再谈判有效进行和PPP项目整体顺利推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测量基础方法研究 下载:57 浏览:386

韦奉青 郭婧娟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9期

摘要:
在全球性的节能减排大背景下,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 EPC)在节能减排上正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EPC在推广上仍有诸多障碍需要解决,准确合理的测量节能量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分析了国内外常用的节能量测量和验证的规范、标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3个节能量测量方法。并从方法的概念、测量参数、测量步骤、实证案例等方面分析3种方法的应用。并从复杂程度,准确性和成本费用3个方面分析各测量方法的差异,为不同EPC项目选择测量方法提供依据。该研究是IPMVP中节能量测量方法的细化和补充,为我国形成科学的节能效果测评体系和技术检测监督体系提供坚实基础,帮助合同双方客观评价节能量,引导合同能源管理科学健康发展。

我国农村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研究 下载:40 浏览:427

肖帅 郝生跃 任旭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5期

摘要:
目前,我国农村住房普遍采用的是砖混结构,其建造成本高、质量差、资源浪费严重,而装配式建筑恰好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优点,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农村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我国农村住房建设的现状以及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农村的发展概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农村发展的自身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普通高等学校基建项目BLT模式研究 下载:25 浏览:282

吴维邮 李清立 游佳莉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3期

摘要:
为解决普通高等学校基建项目存在的融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对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构成和融资现状的分析,并综合考虑普通高等学校可行的融资方式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任务分配情况,构建了基于决策树分析法的普通高等学校基建项目开发模式。经过方案论证,重点考虑将BLT模式引入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中,并详细分析了其运作流程和主要风险。应用该模式是普通高等学校基建项目融资方式的创新,有利于缓解普通高等学校基建项目的资金压力并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农产品协议流通的最优路径选择——基于绿色供应链视角 下载:11 浏览:212

李萍1 聂正英1 王海松2 《中国经济》 2019年4期

摘要:
农产品协议流通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但在绿色供应链视角下,农户与企业存在机会主义与敲竹杠行为,农产品协议流通最佳路径尚不明确。由此,本文基于绿色供应链视角,采用博弈模型构建农户与企业收益矩阵,实证研究农产品协议流通的最佳路径。结果表明,在农产品协议流通过程中,农户与企业均选择履约,为最佳策略;在双方履约情况下,签订价格分享协议,可提升履约率;"履约+价格分享"模式,是农产品协议流通的最优路径。且在流通过程中推行农产品价格保险机制、构建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完善农产品价格交易体系,有利于"履约+价格分享"路径的实施,提高农业订单履约率。

结合注意力机制与双向LSTM的中文事件检测方法 下载:28 浏览:242

沈兰奔 武志昊 纪宇泽 林友芳 万怀宇 《中文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事件检测是信息抽取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已有的方法大多高度依赖复杂的语言特征工程和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中文事件检测还存在由分词带来的触发词分割问题。该文将中文事件检测视为一个序列标注而非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中文事件检测模型ATT-BiLSTM,利用注意力机制来更好地捕获全局特征,并通过两个双向LSTM层更有效地捕获句子序列特征,从而提高中文事件检测的效果。在ACE 2005中文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与其他现有的中文事件检测方法相比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芬兰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 下载:70 浏览:480

杨杨 《中国体育科学》 2019年4期

摘要:
在体育教师的职业中,体育任务占工作的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尽管如此,体育教师工作能力持续下降。本文探讨芬兰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芬兰体育教师至少有一种疾病或障碍阻碍了他们的工作能力。最常见的是肌肉骨骼疾病,特别注意膝盖和背部的问题。功能能力和工作需求的不平衡是农业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工作能力可由服务和支助系统、工作和退休立法以及价值观和态度的变化来支持。

采用Stack-Tree LSTM的汉语一体化依存分析模型 下载:41 浏览:386

刘航 刘明童 张玉洁 徐金安 陈钰枫 《当代中文学刊》 2019年3期

摘要:
在汉语一体化依存分析中,如何利用分词、词性标注和句法分析的中间结果作为分析特征成为核心问题,也是三个任务相互制约协调、共同提高性能的关键所在。目前无论基于特征工程的方法还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尚无法充分利用分析过程中依存子树的完整信息,而依存子树作为中间结果的主要成分对三个任务的后续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在基于转移的依存分析框架下,提出Stack-Tree LSTM依存子树编码方法,通过对分析栈中所有依存子树的有效建模,获取任意时刻的依存子树的完整信息作为特征参与转移动作决策。利用该编码方式提出词性特征使用方法,融合N-gram特征构建汉语一体化依存分析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在宾州汉语树库上进行了验证实验,并与已有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该文提出的模型在分词、词性标注和依存分析任务上的性能非常接近特征工程最好的结果,并且均超过已有的一体化依存分析神经网络模型。

美术片《大闹天宫》中小猴的“劳动”图像研究 下载:76 浏览:402

刘双花 《当代艺术》 2020年6期

摘要:
美术片《大闹天宫》塑造了生动的小猴群众角色。本文以片中具有劳动特征的小猴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小猴的角色造型、动作设计和场景设计等要素,考察劳动在美术片中的流变,阐释片中劳动图像创作的外部影响与内部驱动,最终勾勒出经典图像创造与社会历史现实之间深层关系的视觉文化图景。

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水平及其治理思考 下载:20 浏览:415

边慧敏1 崔佳春1 唐代盛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家庭形态,迁移行为对留守儿童健康水平影响明显。本文采用指数法构建适合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水平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以四川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发现,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水平整体表现良好,不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水平的结构性差异依然存在,身体健康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明显表现不佳;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水平有差异但表现并不明显,家庭健康治理能力偏弱是两类农村儿童健康治理的核心问题。文章提出,父母应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促进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孩子与父母分离的基本方案,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平等健康治理体系和关爱体系。

基于多特征融合编码的神经网络依存句法分析模型 下载:32 浏览:336

刘明童 张玉洁 徐金安 陈钰枫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10期

摘要:
在基于神经网络的依存句法分析中,对分析栈和决策层信息的表示和利用依然有值得深入研究的空间。针对分析栈的表示,已有工作并没有对单棵依存子树独立编码的表示,导致无法利用各个依存子树的局部特征;也没有对生成的依存弧序列进行编码,导致无法利用依存弧的全局信息。针对决策层的表示,已有工作利用MLP预测转移动作,该结构无法利用历史决策动作的信息。对此,该文提出基于多特征融合编码的神经网络依存句法分析模型,基于依存子树和历史生成的依存弧表示分析栈,利用TreeLSTM网络编码依存子树信息,利用LSTM网络编码历史生成的依存弧序列,以更好地表示分析栈的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进一步提出基于LSTM网络的结构预测转移动作序列,引入历史决策动作信息作为特征辅助当前决策。该文以汉语为具体研究对象,在CTB5汉语依存分析数据上验证所提出的多特征融合编码的神经网络模型。实验结果显示,汉语依存句法分析性能得到改进,在目前公布的基于转移的分析系统中取得最好成绩,在UAS和LAS评价指标上分别达到87.8%和86.8%的精度,表明所提出的对依存子树局部特征及历史依存弧信息和历史决策动作信息的编码方法,在改进依存分析模型性能方面的有效性。

压力对挤压铸造E级钢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 下载:78 浏览:420

王婷玥 邢书明 敖晓辉 王营 《新材料》 2020年11期

摘要:
本工作采用挤压铸造工艺制备了不同压力下的E级钢调质态试样,并进行了低温夏比冲击试验和布氏硬度检测,研究了挤压压力对E级钢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规律,并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对显微组织和冲击断口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当挤压压力在0~150 MPa范围内,E级钢的40℃低温冲击韧性先增大后减小。在挤压压力为38 MPa时,E级钢低温冲击韧性最佳,比金属型重力铸造E级钢提高65. 4%,硬度仅降低了6. 17%。进一步提高压力,冲击吸收功呈线性下降,硬度小幅上升。显微组织分析表明,随着挤压压力的提高,E级钢晶粒明显细化,铁素体含量增多,有利于E级钢冲击韧性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过冷度的提高,E级钢在压力为60 MPa时析出了魏氏组织,导致低温冲击韧性显著下降。断口分析表明,金属型重力铸造E级钢低温冲击断口为准解理形貌,而采用38 MPa挤压铸造的E级钢即使在40℃低温下,断口仍存在大量细密的韧窝,属于韧性断裂。

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区域公平的影响研究 下载:75 浏览:305

杨珩 佟琼 《当代管理》 2020年6期

摘要:
根据2008-2017年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可达性模型和DID模型,刻画京沪高铁对各沿线站点城市出行机会和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京沪高铁的开通对京沪沿线城市出行机会公平与区域经济公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京沪高铁的开通和提速减少了沿线站点城市的平均旅行时间,缩短了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城市间平均旅行时间的差距,促进了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城市实现区域间出行机会的公平;虽然京沪高铁的开通很大程度促进了沿线站点城市GDP的增长,但是京沪高铁的开通产生了虹吸效应,出现了工作城市与居住城市的分离,使人才向具有资源优势的城市移动,加大了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城市间GDP的差距,京沪高铁的开通不利于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城市实现区域经济公平。

边缘计算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和价值 下载:25 浏览:286

李明春1,2 王威1,2 倪西冰1,2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0年8期

摘要:
随着"新基建"国家战略的提出,公网运营商5G建设明显加速。而5G与行业应用结合最紧密和可落实的场景之一就是边缘计算。文章从边缘计算概念的产生出发,回顾边缘计算技术的历史发展,详细论述边缘计算技术的能力图谱,给出边缘计算的能力集合,并定性分析其工程经济性考虑因素。通过对边缘计算能力的深入理解,分析其在铁路行业应用场景的分类,从大带宽应用、数据采集与处理、灾难与应急、网络边界管理几个方面,分析对应场景的应用模式和工程建设的考虑因素。最后,简要论述铁路边缘计算的架构可能性。

循环温度疲劳作用下粘接界面损伤的非线性超声评价 下载:42 浏览:368

苑博 税国双 汪越胜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材料损伤以及性能退化与超声波的非线性效应密切相关.为研究循环温度疲劳作用下粘接界面的损伤情况,本文采用超声波透射法,研究了6061型铝合金/改性丙烯酸酯胶粘接界面的声学非线性系数随高温、低温循环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高温循环疲劳作用的初始阶段,试件的非线性系数变化不明显,但随着高温循环次数的不断增加,非线性系数随循环次数的变化十分明显;对于低温循环疲劳作用的初始阶段,试件的非线性系数迅速增大,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其值增速减缓.在低温循环疲劳寿命的后期,试件的非线性系数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继续增大.进一步的讨论结果表明,胶层三阶弹性常数的变化是造成高温循环疲劳时非线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对于低温循环疲劳,粘接界面拉伸刚度的变化是引起非线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

经济学人对雾霾治理绩效的判断 下载:51 浏览:428

刘昭炜1 李钢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基于三次持续的问卷调查,力图通过经济学人这一群体来了解公众对雾霾治理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经济学人群体对政府环境监测结果信服度明显提升,从第一次的28%提升到目前的70%;对于政府雾霾治理的成效满意度也从0提升到44%。调查显示,经济学人认为目前雾霾治理困难的首要原因是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虽然社会对环境改善有进一步的要求,但调查也显示公众自身并不愿意承担更高的环境治理成本,而且随着环境改善,支付意愿会进一步下降。经济学人对加大针对环保技术研发的公共投入有较高的支持度,认为改革政绩考核指标是下一步环保工作的着力点。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