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海绵校园视角下的紫湖溪生态修复研究 下载:25 浏览:362

朱宇恒1 崔志华1 傅致远2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1期

摘要:
"海绵城市"建设逐渐成为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途径,"海绵校园"是"海绵城市"理论的分支。研究紫湖溪生态修复与"海绵校园"关系以及对于校内、校外环境的重要性,分析紫湖溪存在的生态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遵循"海绵校园"河流生态修复理念,从"净水"、"渗水"、"排水"、"蓄水"、"亲水"等角度出发,提出人工植物浮岛、生态滤网、柔性轮胎护岸、绿色亲水步道等方案,重塑紫湖溪水体活力、加强排水防涝能力、同时提升校园生态轴线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初级阶段的生态修复,紫湖溪水体总氮、总磷、重金属元素含量大幅减少,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组合填料对氮磷的吸附性能研究 下载:59 浏览:365

蒋豫1 刘新2 魏永军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9期

摘要:
以凹凸棒土、稻壳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凹凸棒土与凹凸棒土、稻壳炭与稻壳炭、凹凸棒土与稻壳炭3种不同的填料组合进行对氮磷的吸附试验,对比不同组合对氮磷的吸附效率,研究其各自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凹凸棒土对磷的吸附效率比较高,且去除率随浓度的提高逐渐增加,稻壳炭对氮的吸附效果比较好,且去除率随浓度的提高逐渐减弱,凹凸棒土与稻壳炭的组合虽然与单一吸附剂相比,N、P去除率略有下降,但是氮磷同步去除率提高。在动态吸附实验中,稻壳碳凹凸棒土组合填料在低中高3种浓度下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稳步上升,对磷酸根的去除效果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且在4 h后达到吸附平衡。

湿法改性石墨烯在制备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401

耿奥博1 钟强1 梅长彤1 王林洁1 徐立杰2 甘露1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橡胶由于其高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化学腐蚀及长期使用的稳定性等优点,在众多领域已有一百多年的应用历史。一般来说,在生胶硫化之前需要加入增强填料、润滑剂、偶联剂和促进剂等各类添加剂,以达到使用要求的性能。其中增强填料起到提高橡胶强度、提高橡胶耐磨耐热性、延长橡胶使用寿命的作用。相比于炭黑或者二氧化硅这些传统增强填料,新兴纳米材料石墨烯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只需极少量便可使橡胶的性能显著增强。然而,石墨烯片层之间的范德华力严重的阻碍了其在高分子机体内的分散,其在橡胶基体的分散性直接决定了石墨烯对于橡胶材料的增强效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通过在溶液中的湿法改性,包括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改性石墨烯,促进它与橡胶二者界面的相互作用,提高石墨烯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效果。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湿法改性石墨烯在制备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知觉冲突信息对他人印象控制策略的影响:以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为例 下载:67 浏览:222

崔诣晨1,2,3 周明洁2 夏琪4 叶丽娟2 《心理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个体根据知觉选择、反应偏向以及实时更新的情境信息调节自身状态,以适应性地促进对当前知觉信息的灵活编码,这一过程即为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采用词语判断任务操控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通过侧抑制任务的变式对知觉对象进行高、低负载两种水平的加工,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冲突信息及其知觉负载对他人印象控制策略的影响。结果发现:知觉负载对印象控制策略的调节作用会依据知觉信息的类型(冲突vs.相容)而变化。具体而言,当知觉信息相容时,个体的印象控制策略仅受知觉负载的调节而产生效应,即高知觉负载的个体易采取主动性控制策略而进行自上而下的线索驱动性加工,低知觉负载的个体则易采取反应性控制策略而进行自下而上的探测驱动性加工;当知觉信息冲突时,个体的知觉负载效应消失,即对冲突信息的印象控制策略受到知觉信息的类型(冲突vs.相容)与知觉负载双重调节:高知觉负载的个体易采取反应性控制策略而激活反刻板印象,从而在印象加工中出现冲突适应偏向;低知觉负载的个体则易采取主动性控制策略而激活刻板印象,从而在印象加工中出现冲突抑制偏向。这些结果表明,仅当他人信息不存在冲突时,知觉负载对印象控制策略的调节才发挥单一效应。

热塑性淀粉耐水性的化学与物理作用机制 下载:57 浏览:404

查东东1 郭斌1,2,3 李本刚1 银鹏1 李盘欣2,3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石油资源的短缺以及减轻石油基聚合物所产生的环境负担的必要性,推动了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开发和生产。近几十年来天然聚合物由于无毒性、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正在某些领域取代目前的合成聚合物。淀粉由于其可再生性、可生物降解性、低成本和易获得性已经被广泛研究用于制造可生物降解的复合材料,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和包装行业。但淀粉的多羟基结构赋予其很强的亲水性,这种湿度敏感性限制了它们的机械性能并影响到其应用。本文主要从提高热塑性淀粉耐水性的物理与化学作用机理的角度出发,总结和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以提高热塑性淀粉材料的耐水性能和降低其对环境湿度敏感性为目的的研究工作,介绍了影响耐水性能的相关因素以及改善方法,并指出今后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

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研究 下载:51 浏览:355

李雨欣 《电子商务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长的普遍趋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对物流运输的效率和效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以及跨境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从物流网络、物流模式、物流联盟等多方面探讨了跨境物流的创新及发展趋势,为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供建议。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方志古籍别名自动抽取模型构建 下载:40 浏览:250

李娜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迅速,为馆藏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利用提供了基础。该文以数字化的方志古籍为研究语料,在全文人工标注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物产别名的内外部特征,构建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别名自动抽取模型,精确率达到了93.52%。实验结果表明,条件随机场模型能够较好的应用于方志类古籍内容挖掘,为数字图书馆资源利用提供借鉴。

我国跨境电商平台网络营销综述 下载:55 浏览:357

张晨 王茹 《电子商务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文章在梳理跨境电商平台网络营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发展跨境电商网络营销有效做法,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通过保障产品质量,注重建设高质量服务,有效利用大数据等有效对策,以此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的发展,提高跨境电商平台的竞争能力。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高校早餐外卖O2O电商模式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下载:53 浏览:355

陈莉莉 刘嘉滢 《电子商务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在各类外卖平台崛起的过程中,提供午晚餐为主的传统餐饮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早餐外卖却十分鲜见,为高校学生提供早餐外卖服务的平台更是少之又少。为了研究高校早餐外卖平台是否具有稳定经营的能力,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随机问卷调查方法,首先,分析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早餐外卖平台运营现状;然后,通过SWOT分析,从用户的早餐平台偏好、价格接受范围、配送准时接受度、餐品质量要求等方面,研究高校早餐外卖电商模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最后,提出高校早餐外卖O2O电商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国内外经验的外卖餐盒回收难题研究 下载:51 浏览:353

薛娜 姜晓红 杨文月 朱梦娇 朱慧喆 《电子商务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近几年随着网络外卖行业的飞速发展,网络订餐模式便利消费者的同时,也制造了许多外卖垃圾,给环境带来了极大隐患。且国内外卖市场还没有构建完整的回收体系。本文主要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先进的处理方法,借鉴国外外卖餐盒处理回收措施和国内电商快递包装盒如何减少污染的方法,提出可实施的外卖餐盒回收策略。

邳州地区霉腐蒜头致病性真菌的分离鉴定 下载:81 浏览:472

何祎范 龚健 吴彩娥 田方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分离鉴定江苏邳州地区霉腐蒜头的致病真菌,为防控该地区蒜头腐败,延长蒜头贮藏期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江苏邳州霉腐大蒜的腐败真菌采用点接法培养分离纯化,科赫氏法则和粘片法对蒜头霉腐微生物菌落形态、菌丝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分离得到7株菌株,确定病原菌A为芽枝霉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B为黑霉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C为鲜绿青霉菌(Penicillium verrucosum),D为白腐菌(Trametes versicolor),E、G为芽枝状枝孢霉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F为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H为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nigatus)。[结论]导致江苏邳州地区大蒜霉腐的真菌主要是芽枝霉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黑霉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鲜绿青霉菌(Penicillium verrucosum)、白腐菌(Trametes versicolor)、芽枝状枝孢霉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nigatus)。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特色田园乡村发展分析——以南京市江宁区钱家渡村为例 下载:82 浏览:228

史莹1 金质佳2 曹仁勇3 费文君4 《中国城镇》 2018年9期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农业资源综合效益,更是以传统农业与新型产业的有效互动带动乡村转型升级。在这一背景下,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顺势提出。文章融合了国家省市层面相关政策,在综合指引下提出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发展方向和内容,并以首批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的南京市江宁区钱家渡村为例,从环境美化、政策优化和产业强化的视角,对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进行分析研究。在新时代新战略的顶层设计下,结合村庄规划设计提出有效发展对策与建议。

基于城乡等值化理念的乡村规划探讨——以江宁长冲村为例 下载:62 浏览:370

郭文汐1 李晓颖2 《中国城镇》 2020年5期

摘要: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如何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始终值得关注。城乡等值化理念是德国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提出的规划理念,它帮助德国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上的等值化,可为我国的乡村规划提供借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是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其下辖的长冲村在良好的区位和自然条件下依然面临产业发展落后、人口空心化等问题。本文在研析城乡等值化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发展的实际问题和需求,探讨以实现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值为目标的乡村发展策略,并以长冲村为例提出具体规划建议。

小城镇公园绿地体系防灾避险适宜性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下载:61 浏览:362

徐畅 费文君 《中国城镇》 2020年3期

摘要:
与城市公园绿地体系防灾避险规划相比,小城镇因在规模、选址、人口、经济和产业等方面的特殊性,其公园绿地体系防灾避险规划不能简单复制城市的经验,因此构建一套与小城镇公园绿地体系防灾避险规划相协调的适宜性指标体系是本次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小城镇发展特点,构建小城镇公园绿地体系防灾避险适宜性指标体系,利用ArcGIS构建数据分析库,对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公园绿地体系防灾避险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迁西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体系规划有待进一步改善,公园绿地在数量上虽已达标,但未充分考虑与小城镇社会环境和灾害环境的空间关系。该评价结果不仅为小城镇公园绿地体系防灾避险规划对策的制定提供定量依据和方法支持,同时对小城镇灾害管控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滨水旅游公路的景观设计方法——以苏州环太湖公路(度假区段)景观工程设计为例 下载:37 浏览:331

孙国宝1 李昊2 王羽佳3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旅游景观公路作为独特而重要的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应具有独特性。以旅游景观公路定义为出发点,分析旅游景观公路设计的瓶颈为落脚点,提出滨水旅游景观公路设计的三大策略,通过苏州环太湖公路(度假区段)景观工程设计实例,阐述滨水景观旅游公路设计景观的自然生态性、地域文化性及场地的人性化设计。

基于纳米材料的气凝胶制备及应用 下载:80 浏览:454

管庆顺1 李建1 宋如愿1 徐朝阳2 吴伟兵1 景宜1 戴红旗1 房桂干3 《新材料》 2018年11期

摘要:
气凝胶是一种三维多孔材料,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密度低等特性。以纳米材料构筑气凝胶可进一步调控孔隙结构、改善机械强度,同时还能赋予气凝胶高导电性、低热导率、高吸附性和隔音吸声等特性,在储能、保温隔热、吸附材料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重点对近年以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不同形态纳米材料构筑的气凝胶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同时展望了气凝胶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日本艺术家在乡村再造中的功能与作用 下载:75 浏览:378

周力行 唐晓岚 朱慧珺 刘思源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逐步复苏,日本乡村建设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了更好地促进乡村发展,日本政府组织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乡村改造运动,极大改善了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并在20世纪90年代针对日本乡村文化日渐流失的问题,展开了以传统农耕为基础、艺术展演为平台、产业观光为支撑的艺术化再造运动。本文以日本乡村的再造为线索,结合相关实例,探究艺术家在这一过程中实施的举措及发挥的功能和作用。

滴灌带布置方式与灌水定额对土壤性状及棉花产量影响 下载:55 浏览:458

黄真真1,2 刘广明2 李金彪1 陈金林1 冯文瀚1 田胜营1 王雨1 《土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通过田间灌溉试验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滴灌灌水定额和滴灌带毛管布置方式对土壤性状与棉花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一种适宜新疆北疆棉田棉花栽培的滴灌灌水模式。滴灌灌溉田间试验以棉花品种"ND203"为供试作物,采用当前新疆普遍应用的2种典型滴灌带毛管布置方式(一膜两管六行和一膜三管六行)和3种滴灌灌水定额(常规灌水量,节水15%和节水30%灌水量)进行。结果表明:在滴灌灌水定额相同的条件下,与一膜两管六行相比,一膜三管六行滴灌毛管布置方式淋洗棉花行间0~40 cm土层土壤盐分效果最优,棉花产量增加4%~11%;在滴灌带毛管布置模式相同条件下,灌水定额越大,棉花行间0~40 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越大、容重越小、持水能力越强,棉花单株成铃数越多。因此,可以认为一膜三管六行滴灌带毛管布置方式与节水15%灌水定额(全生育期灌溉定额为3434 m3hm-2)相组合,棉花产量达到最高(6078 kg hm-2),是北疆棉田棉花栽培节水灌溉的首选。

地基LiDAR点云数据提取单木树高和胸径方法研究 下载:76 浏览:464

郭沈凡1 顾波2 奚冠凡1 陆晓勇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6期

摘要:
林业资源是保持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对单木参数信息的提取是林业资源调查的重要内容。利用地基三维激光点云提取单木参数具有效率高、速度快、节省人力物力等优点。在常用的Hough拟合圆柱法提取树高参数和Hough拟合圆法提取胸径参数的基础上,提出格网化拟合圆柱法和最小二乘拟合圆法分别提取单木树高参数和胸径参数,并以现场直接量测的树高和胸径参数为参考值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与直接量测结果相比较,Hough变化拟合圆柱法和格网化拟合圆柱法得到的树高参数平均偏差分别为0.05m、0.003m,标准差分别为0.142m、0.002m,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99;Hough变化拟合圆法和最小二乘拟合圆法得到的胸径参数平均偏差分别为0.003 6m、0.002 5m,标准差分别为0.004m、0.003m,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91。结果表明,提出的格网化拟合圆柱法提取树高参数和最小二乘拟合圆法提取胸径参数能得到精度较高的单木参数信息。

指数施肥对美国山核桃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下载:78 浏览:419

王益明1,2 卢艺1 张慧2 鞠昌华2 裴文明2 胡菲1 万福绪1 《土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为探究施肥对美国山核桃幼苗生长和叶片养分状况的影响,以美国山核桃1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共设置0 (CK)、100、200、400、600、800 mg/株6个不同的施氮处理,运用指数施肥法研究了6种氮素施肥处理下美国山核桃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美国山核桃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分别在N600处理(600 mg/株)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3. 4 cm、5. 08 mm和9. 33 g/株。运用临界浓度法确定出美国山核桃幼苗叶片氮、磷、钾含量的临界值分别为22. 58、1. 89和12. 71 g/kg,最适含量范围分别为22. 58~32. 73、1. 89~3. 15和12. 72~22. 05 g/kg。综合3种养分的最适含量范围,推断出美国山核桃幼苗的最适施氮量为600 mg/株。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