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下载:35 浏览:507

张海燕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Acrysof Toric复曲面人工晶状体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合并规则角膜散光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旋转稳定性 下载:58 浏览:350

钟志伟1 孙康2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Acrysof Toric复曲面人工晶状体(IOL)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合并规则角膜散光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旋转稳定性。方法选取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合并规则角膜散光的患者5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植入AcrySof Toric IOL和AcrySof Natural IOL,比较两组患者植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者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残余散光、观察组IOL轴位旋转稳定性。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UCVA≥0.8眼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同研究时间点残余散光度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28只眼IOL轴位旋转度均<20°,平均(3.1±1.2)°。结论 Acrysof Toric复曲面人工晶状体应用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合并规则角膜散光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旋转稳定性高。

佛山市南海区岐海苑工程基础选型 下载:84 浏览:474

徐卫 黄瑞瑜 苏恒强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6期

摘要:
项目所在场地地质条件复杂,软土、岩溶发育、不良地质作用强烈,评定为抗震不利地段。如何进行合理的基础选型是本项目的重点难点。介绍了基础选型的过程,断桩的处理,总结出溶洞、土洞的处理方法。完工后测量的沉降变形量在规范要求范围内,项目的经验可以为今后类似场地的工程提供参考。

英国对南海九小岛事件的关注及外交应对 下载:66 浏览:276

郭渊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非法侵占南沙几个岛礁,引起了与中、日之间的交涉与争执,英国通过驻外机构搜集资料、外交询问等方式了解该事件的缘由,研究相关国的立场。由于在东南亚地区力量的式微,以及对南沙群岛战略价值评估颇低等原因,英国对该争议持不介入立场。然而香港报刊、英国航海文献对中国渔民生息于南沙群岛的译介和记载,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南沙群岛归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通过剖析英国外交档案、航海等文献,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国文献记载的不足,这既有助于理解南海局势变迁中各国的关系及立场,也有利于明晰南海问题的缘起和发展。

辨证聆听中医五行音乐治疗小儿脑瘫睡眠障碍42例临床观察 下载:59 浏览:378

荀静平 李玉秀 严晓岚 张梦桃 曾雄 邵宝颜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辨证聆听中医五行音乐治疗小儿脑瘫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于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住院治疗的伴有睡眠障碍的脑瘫患儿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2组均给予基础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推拿治疗、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一般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辨证聆听中医五行音乐,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的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对照组CSHQ积分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CSHQ积分除入睡潜伏期1项无明显变化外,其他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北京盖什尔神经发育评定量表(Gesel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对照组的Gesell评分仅大运动发育商(DQ)和精细运动DQ 2个能区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5个能区的Gesell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聆听中医五行音乐对小儿脑瘫睡眠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能较好地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其发育商、语言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 下载:36 浏览:220

冯家豪 《诊断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收治的胃癌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围手术期纤维蛋白原、血小板、C反应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前两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和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试验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术后凝血功能影响较大。

新增知识与既有思维的交融:论六朝地记中的南海诸国 下载:41 浏览:406

郁冲聪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东汉以降,尤其自东吴之后,南海地区海上交通日盛,大量记述南海地区的地记应运丛生,是为中国古代南海交通史上较早的一次对南海地理知识的大规模补充,非唯超越两汉,且成为唐后修纂南海诸国各类史志中的早期珍贵资料,可以借以纠正《通典》等书中史料的一些错误记载。但在地理知识急速扩充的同时,六朝人的地理思维仍旧继承了先秦两汉时代形成的"九州八极"的地理思想,与"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及"荒服之外,草木皆异"的文明观念相配。影响所及,六朝地记在处理一些处于地理认知边缘上的地域时,出现了"规整化"和"南方主赤"两大虚构倾向。前者表现在好以一种以简御繁的规整方式排列一些实际很不规则的地理区域,倾向于给当时所知的世界找出一个"中心点";后者表现在产生了极富想象和志怪色彩的"火洲"和"火浣布"等认识。

菲律宾海洋保护区建设及其启示 下载:56 浏览:356

邓颖颖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区域海洋合作是海洋治理难题的重要良方。南海问题的复杂性迫使南海合作需从低敏感领域切入,海洋保护区建设就是低敏感的合作领域之一。南海海洋保护区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它是推进南海海洋治理相对稳妥的重要途径。作为南海海域重要的岛国,菲律宾在海洋保护区建设上的丰富经验可以为中国在南海海域建设海洋保护区提供有效的借鉴。中国在南海的海洋保护区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强与菲律宾的合作,另一方面需要从菲律宾案例中构想出切实有效的行动方案。从前景上看,中菲合作共建南海海洋保护区网络更将成为南海海洋保护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向。

面向全域统筹的基础教育设施设置标准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下载:63 浏览:397

艾勇军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11期

摘要:
本文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从基础教育发展空间分布、设施数量质量、增长速度不均衡的角度,综合考虑幼儿到高中、本地与外地人口教育设施需求,基础与非基础教育的相互衔接,教育部门与规划部门在基础教育设施设计规范上的差异,提出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教育设施设置标准体系,统一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标准,协调城乡格局的区域差异,落实到地方形成南海标准。

深水多相混输管输量调整对乙二醇管理影响 下载:65 浏览:475

王飞 王梓力 李文昭 王凯 《天然气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为了提高乙二醇管理水平和确保管道运行的安全,以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荔湾3-1气田为例,利用成熟的OLGA商用软件,模拟研究分析了管输量改变对乙二醇贫液加注及富液再生的影响,分析获得了以下结论:(1)在减输过程中,管道积液量增大,为达到新的平衡需增加乙二醇贫液的储存量;(2)在增输过程中,大量积液被顶出管道,对平台液相分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增强乙二醇富液的储存和处理能力。并建议随着输量调整幅度增大,宜采取多阶段递阶式缓解液涌的调整策略,达到新平衡态所需时间延长。

南海卫星遥感海表湍流热通量资料的评估 下载:77 浏览:36

荀学义1 胡泽勇4 崔桂凤5 张和平3 胡英华2 杨保成6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基于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及同期高原和我国西北干旱区观测站温度与降水资料,分析高原季风与西北干旱区气候的关系,对比高原典型强弱季风年平均大尺度环流和水汽输送条件的差异,探讨高原强弱季风年西北干旱区气候差异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季风与我国西北干旱区气候相关关系显著;高原强弱季风年对应的大尺度环流和垂直环流系统存在明显差异;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好坏与降水量多寡配合得较好,即强高原季风年,高原北部边缘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更有利于降水,而弱高原季风年,高原北部边缘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偏差,对应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

南海涌浪环境下海底管道铺设实例分析 下载:94 浏览:330

田震 蔡铮 郭晓明 董广宁 董树阳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某工程项目铺设的长195 km、管径610 mm的输气管道位于东方13-2气田与东南方向的崖城13-1气田之间,海域水深约64~98 m,冬季海况恶劣。为定量分析涌浪对海底管道铺设的影响程度并指导实际施工,结合实际施工期间的天气及海况,计算了海底管道动态铺设时的受力情况及疲劳值,分析了长波涌浪环境下作业船舶的横摇及纵倾对海底管道铺设的影响,对涌浪环境下实际施工期间遇到的主要问题给出了应对措施。该海底管道的成功铺设填补了国内长距离海底管道自主铺设作业及南海冬季涌浪环境下连续施工的空白。

局地海啸对我国南海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下载:81 浏览:338

陈飞1 林一骅2 闻斌4 郑沛楠3 赵艳玲1 薛彦广4 《气候变化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选取了一组代表性的南海海啸源,并分别使用COMCOT海啸模式,以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南海局地海啸源进行了数值模拟,从海啸的传播影响时间、波高和能量分布等角度,分析了如果南海发生地震海啸,不同海啸源将会对我国南海沿岸地区和南海岛礁造成的影响。通过敏感性试验证实,海啸波的强度受地震震级变化影响较大,因此,如果南海发生强震引发局地海啸,不同海啸源将会给我国南海周边及岛礁等不同区域造成严重损害。

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的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 下载:86 浏览:459

李娇1 丁瑞强2 吴志伟4 秦箭煌3 李保生5 《气候变化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信噪比(SNR)方法研究了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由潜在可预报性偏低位相向偏高位相的年代际转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南海夏季风强度潜在可预报性和东印度洋—西太平洋(EIOWP)的海表温度(SST)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当EIOWP区域SST年际变率较大时,对南海夏季风影响较强,使得南海夏季风的外部信号增强,从而提高了潜在可预报性;当EIOWP区域SST年际变率较小时,对南海夏季风影响较弱,南海夏季风的外部信号进而减弱,潜在可预报性降低。

基于高考能力要求的遗传类原创试题命制 下载:84 浏览:471

​李杰1 张芸2 《生物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目前全国高考Ⅰ卷遗传类试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要在高三复习中注重学生四大能力培养提升。通过具体实例阐述如何利用遗传类原创试题考查和提升学生高考所要求的四大能力,以期对高三教学有所启示。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前期东亚冬季风异常的关系以及ENSO的作用 下载:82 浏览:243

胡鹏1 陈文2 《气候变化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研究了东亚冬季风和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关系,并探讨了ENSO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弱冬季风之后的南海地区5月有异常东风、降水偏少,对应于夏季风爆发偏晚;强冬季风之后则相反;但上述关系并不十分显著。进一步利用线性回归将东亚冬季风分为与ENSO有关和无关的部分,对于与ENSO有关的冬季风,上述冬季风—夏季风爆发的关系的显著性有明显提高;但与ENSO无关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爆发并无显著联系。这说明冬季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关系主要是由与ENSO有关的冬季风造成的。这一关系可以用ENSO激发的菲律宾异常反气旋或气旋来解释,以弱冬季风之后夏季风爆发偏晚为例:El Ni?o事件一方面激发出菲律宾异常反气旋,使得冬季风偏弱;另一方面又引起热带印度洋增暖,由于局地海气相互作用正反馈和印度洋电容器效应,菲律宾异常反气旋得以维持到晚春。该异常反气旋及其南侧的异常东风不利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从而导致夏季风爆发偏晚。

副热带北太平洋SST在ENSO冷暖位相转变中的作用 下载:86 浏览:260

韦圣标1 陈昇2 王鑫1 《气候变化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2015/2016年发生的极端El Ni?o事件,与1997/1998年El Ni?o事件具有可比拟的强度,但是2016年事件转变为弱La Ni?a,而1998年事件则为强La Ni?a。本文通过对比这两次极端El Ni?o事件,揭示其转变为不同强度La Ni?a事件的物理机制。混合层热收支分析的结果表明,在El Ni?o衰减年的4~11月,2016年平流反馈和温跃层反馈相对较弱,混合层温度衰减速率慢,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赤道中西太平洋的东风异常较弱。进一步分析表明,赤道中西太平洋的东风异常与副热带东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异常(SSTA)有关,该地区的SST在1998年表现为冷异常,2016年为暖异常。副热带东北太平洋冷的SSTA有利于信风加强,从而加强中西太平洋的东风异常;而暖的SSTA使得赤道以北出现西南风异常,从而削弱中西太平洋的东风异常。此外,合成分析也表明,副热带东北太平洋SSTA与转变的La Ni?a的强度具有关联,El Ni?o转变为强La Ni?a的情况在位相转变期伴随着副热带北太平洋冷的SSTA,而El Ni?o转变为弱La Ni?a的情况没有明显的冷SSTA。

南海北部陆坡西部海域“海马”冷泉甲烷渗漏及其海底表征 下载:75 浏览:451

赵静1梁前勇1,2 尉建功1,2 陶军1,2 杨胜雄1,2 梁金强1,2 陆敬安1,2 王建军3 方允鑫1,2 龚跃华1,2 何雪宝3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期

摘要:
2015年3月"海马"号遥控无人潜水器(ROV)在南海北部陆坡西部海域首次发现活动冷泉,并命名为"海马"冷泉,此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先后组织了3个航次,对"海马"冷泉开展进一步勘查和研究。本次研究在综合分析4个航次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初步阐述"海马"冷泉的分布范围、地形地貌、生物群落、自生碳酸盐岩和流体活动等特征。总体而言,"海马"冷泉区地势平缓,气体渗漏现象非常发育,是以CH4为主要气体渗漏形成的活动冷泉区,且气体渗漏活动具有时空迁移性。气体碳同位素组成表明,海马冷泉区的CH4为混合成因气,且以微生物成因为主;"海马"冷泉区发育有多种类型的化能自养冷泉生物群落,冷泉区种类丰富,目前已报道了多个冷泉生物新种。这些发现为研究南海北部陆坡西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及其环境效应、冷泉生物生命起源与演化和南海与印度洋及太平洋物种迁移贯通等科学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地方政府影响金融发展模式的效果差异分析——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下载:41 浏览:472

王晓东 赵勍升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本文以区域金融改革试点——佛山市南海区为案例,实证检验1997~2017年间政府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之下的地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验证结果发现:金融深化指标、效益指标不适合作为县域层面的地方金融发展的检测指标;金融结构指标可以反映地方金融发展成效。过去,地方政府的直接影响模式对经济增长数量有积极贡献,但现在却产生消极的影响,只有间接影响模式才能对经济增长质量起作用。据此文章对完善地方金融统计指标,有效推动地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下载:70 浏览:16

封宝鑫1 刘海龙2 林鹏飞2 王启1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利用现场观测资料、OAFlux的湍流热通量,评估了JOFURO(Japanese Ocean Flux Data Sets with use of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HOAPS-2(Hamburg Ocean Atmosphere Parameters and Fluxes from Satellite data version 2)、GSSTF-2(Goddard Satellite-Based Surface Turbulent Fluxes version 2)3种卫星资料在南海区域的表现。3套卫星资料可以说各有千秋,总体而言JOFURO和GSSTF-2资料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与OAFlux资料整体上较一致,但是这两套资料都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海盆平均的潜热和感热,前者低估约10%20%,后者则可以达到50%以上。HOAPS-2资料与现场观测资料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时间变化上和其他资料的差异则较大,特别是感热方面,季节变化振幅、年际变化位相等都与其他资料不一致。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海南岛周边以及南海南部区域估算的潜热和感热释放偏小是造成整体偏小的主要原因。
[1/10]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