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领域国际竞争:态势、动因及参与策略 下载:19 浏览:170

吴奇龙1 龙坤2 朱启超3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包括"天星天网"和"天星地网"两种架构,相较于地面通信具有覆盖广、成本低、部署快等优势;较于传统高轨卫星通信则在整体布设、传输模式、覆盖特性、拓扑结构上独具特点,在全球通信和互联网接入,5G、物联网和航天产业带动,以及太空军事能力应用方面极具潜力;不仅是商业航天技术的"竞技场",更是主要大国太空和军事战略博弈的新"杠杆",引发了更多航天国家和企业在这一领域积极参与布局、力图抢占先机。当前,各航天国家在低轨卫星通信网络领域竞争激烈,呈现出"美国主导、其他航天国家加速跟进"的竞争态势,其更深层次的动因在于抢占频轨资源、争夺先发优势以及着眼国家安全考量。为应对和参与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可以从布局中低轨道频段资源、发展低成本的航天技术、优化商业航天发展模式、加强国际社会多方合作四方面入手,和平开发和利用低轨空间,争取提供一流的中国产品和服务。

军民融合产业园区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下载:52 浏览:424

黄麟 孟斌斌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12期

摘要:
军民融合产业园区融资的核心问题是减小信息不对称性,破解因契约不完全引发的诸如逆向选择风险、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通过引入第三方投融资平台公司以及产业园区管委会,规范产业园区融资契约行为,减少园区内企业融资约束,激励投资者投资意愿,并引导园区内企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方式,提升融资效率。

科技金融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模式比较与优化策略 下载:60 浏览:439

张莹 董晓辉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科技金融与军民融合产业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科技金融与军民融合产业深入结合,探索构建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和协同创新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有助于两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从驱动主体、支持重点、服务平台三个维度比较科技金融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的模式类型,全面分析科技金融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内涵现状,力求为实现军民融合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的有机结合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

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障碍及对策 下载:58 浏览:392

旷毓君 纪建强 董晓辉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8期

摘要:
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就是把原来适应机械化战争的工业体系转变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工业体系,同时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实现结构组织效率质量效益的全面转型升级。受制于资源禀赋要素水平不高、利益格局调整阻力大、计划经济思维根深蒂固、政策制度变迁难等因素影响,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需要在共同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作用,放开军品市场,调整军工企业组织结构,改革军品定价和装备采购机制,加大要素投入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

委托代理视角下职务发明人权益保障机制研究 下载:42 浏览:207

曾张旭阳1 曾立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9期

摘要: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将职务发明看成一种由各层级、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团队活动。职务发明是一条自上而下的委托代理链,也是一条自上而下的授权链。由于职务发明的特殊性,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存在多头管理、利益不均、缺乏激励、利益冲突等问题。构建有效的职务发明人权益保障机制,旨在解决职务发明委托代理问题,需要贯彻以理顺管理体制为前提、以完善职务发明纠纷解决机制为路径、以健全适用于多种领域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根本的思路,尽量减少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不均与冲突,最终推进职务发明发展。

基于非线性频率上转换的红外成像技术研究 下载:24 浏览:202

赵令伟1,2 刘磊2 华卫红2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泵浦条件下的红外上转换成像技术。介绍了基于非线性频率上转换的红外成像技术基本原理,使用数值仿真软件,建立了相应模型,分析了频率上转换效率,并基于模拟结果,分别对不同泵浦条件下的红外上转换成像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脉冲泵浦光实现了红外上转换成像,得到了中红外信号图像的成像信息和分辨率,为进一步提高频率上转换效率,使用连续泵浦光进行实验,实现了低功率输入条件下中红外图像信息的上转换成像,并对不同泵浦功率条件下的非线性频率上转换成像信息进行了分析。

基于Bi-GRU并包含注意力机制的文本数据真值发现 下载:40 浏览:332

常宸1 曹建军2 吕国俊1 郑奇斌1 翁年凤2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传统真值发现算法无法直接应用于文本数据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Bi-GRU并包含注意力机制的文本数据真值发现方法。根据文本答案的多因素性,词语使用的多样性与文本数据的稀疏性等特点,该文对用户答案进行细粒度划分,并利用Bi-GRU表征文本答案的语义信息,利用双层注意力机制分别学习用户答案关键词可靠度及用户答案可靠度。依据真值发现的一般假设,无监督学习上下文向量,并最终获得可靠答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适用于文本数据真值发现场景,较基于检索的方法及传统真值发现算法效果更优。

金纳米线的制备及传感应用研究进展 下载:77 浏览:425

金嘉炜 刘传扬 张冶 刘国伟 楚增勇 李公义 《新材料》 2020年9期

摘要:
金纳米材料除了具有普通纳米材料的特性(表面效应、介电限域效应、小尺寸效应及量子隧道效应等)外,还具备独特的稳定性、导电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超分子和分子识别、荧光等特性,这使其在纳米电子学、光电子学、传感和催化、生物分子标记、生物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多种形态各异的金纳米材料中,金纳米线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探索制备金纳米线的新技术与新方法,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是当前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金纳米线因具有长径比大、柔性较高以及制备方法简便等优点,在传感器、微电子、光学器件、表面增强拉曼、生物检测等领域都展现出不可忽视的潜力。随着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已开发了多种制备金纳米线的方法,如模板合成法、溶液法、阶边修饰法。然而近年来,纳米电子学与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对金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制备的金纳米线要有较为理想的形貌(金纳米线的直径与几何结构直接影响电子的传输性能),且要考虑方法的复杂性,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及金纳米线产量等因素。本文结合近十年来金纳米线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成果,重新分类归纳了金纳米线的制备方法与调控方式,并对金纳米线在传感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星地链路的垂直降雨场反演方法 下载:59 浏览:449

咸明皓 刘西川 印敏 宋堃 高太长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在分析星地链路几何结构及传播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基于联合代数重建技术的星地链路反演二维垂直降雨场的方法.利用实测降雨资料构建3类降雨场,并搭建3条17 GHz垂直极化星地链路进行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单星地链路无法实现二维垂直降雨场的重构,反演场与真实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0.504和0.364;基于双星地链路的反演结果和真实场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98,平均偏差分别为0.122, 0.159和0.537 mm/h,欧式距离均低于0.9 mm/h,熵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6%,基本实现了二维垂直降雨场的反演;三星地链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反演精度,相关系数接近于1,能够精准重构降雨场.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星地链路的垂直降雨场反演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星地链路的架设和维护简单,探测降雨范围广,易于在高原、山区、海岛等传统地面观测资料缺失的地区使用,可以作为已有降水测量手段的补充.

小药量内爆情况下双壳体碎片飞散速度的理论分析 下载:63 浏览:454

卢芳云1 李翔城1 文学军2 陈荣1 曹雷3 《物理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柔爆索是航天运载器爆炸分离装置的能量来源,分离过程涉及小装药比情况下爆炸驱动外围壳体的飞散问题。一般认为,Gurney公式不适用于计算小装药比情况下壳体的飞散速度。为了分析分离碎片的飞散特性,基于柔爆索爆炸做功的三阶段分析,提出了计算壳体碎片飞散速度的理论方法,并通过与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讨论了理论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装药质量比是影响柔爆索爆炸驱动壳体碎片飞散速度的主要因素,装药质量比越大,最终碎片飞散速度越大;同时,双层壳体的存在使得碎片驱动初期的两段效应凸显出来,说明提出的分析模型与实际结果比较接近。Gurney公式不适用计算装药比小于0.01的碎片飞散速度。

有限步传播范围期望指标判别节点传播影响力 下载:43 浏览:384

李鑫 赵城利 刘阳洋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在线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识别网络中具有高影响力的节点作为初始传播源,在社会感知与谣言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独立级联模型,给出了一个描述有限步传播范围期望的指标—传播度,并设计了一种高效的递推算法.该指标在局部拓扑结构信息的基础上融合了传播概率对影响力进行刻画,能够较好地反映单个节点的传播影响力.对于多传播源影响力极大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播度的启发式算法—传播度折扣算法,使得多个传播源的联合影响力最大.最后,将上述方法应用到三个真实网络中,与经典指标和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知道网络的全局结构信息,而是充分了利用网络的局部结构信息,可以较快地筛选出高传播影响力的传播源.

内插扩张室声子晶体管路带隙特性研究 下载:46 浏览:368

张振 方郁殿 刘江伟 温激鸿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声子晶体管路的带隙特性,可以实现管路系统在特定频率下的噪声控制.利用二维模态匹配法推导出单个内插扩张室元胞的传递矩阵,结合Bloch定理,得到声子晶体管路的能带结构计算方法;验证了二维方法在计算能带结构时的准确性.研究发现,内插扩张室声子晶体管路存在布拉格带隙和局域共振带隙.进一步研究了晶格常数以及内插管长度对能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晶格常数主要控制布拉格带隙,而内插管长度对局域共振带隙有较大的影响,并研究了两种参数变化下的带隙耦合.研究结果可以为管路降噪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轴向输出线极化TE11同轴波导模式相对论磁控管的粒子模拟研究 下载:66 浏览:474

史迪夫 钱宝良 王弘刚 李伟 杜广星 《物理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用于相对论磁控管(RM)中轴向输出线极化TE11同轴波导模式的新型输出结构。该器件采用10谐振腔结构并工作在π模式上,通过合理设计谐振腔结构与输出同轴波导之间的微波提取结构,模拟实现了线极化TE11同轴波导模式的微波输出。与传统全腔提取结构相比,该新型输出结构,不仅能更容易地实现线极化TE11同轴波导模式的微波输出,而且在此基础上能更容易地实现更高频段RM的设计。粒子模拟结果表明:当电压为220kV,磁场为0.4T时,该器件的工作频率为4.38GHz,输出功率为208 MW,功率转换效率达到46.6%。

一种耦合外部电路的脉冲感应推力器磁流体力学数值仿真模型 下载:47 浏览:395

车碧轩 李小康 程谋森 郭大伟 杨雄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脉冲感应推力器的工作原理,预测其推进性能,建立了一种耦合外部电路的磁流体力学模型,实现了对加速通道内等离子体二维流场结构演化过程及驱动电路放电过程的同步耦合求解.模拟计算所得美国MK-1推力器加速通道内的等离子体瞬态参数分布及推力器比冲、效率等性能参数均与实验数据一致;计算结果成功复现了推力器的工作物理图景.借助这一新模型,实现了对电路-等离子体双向耦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耦合等离子体导致驱动电路等效电阻增大,电感减小;激励线圈与等离子体之间的互感随等离子体整体远离线圈表面而逐渐减小.

特征多项式的系数 下载:28 浏览:485

李俊 戴星宇 《数学应用》 2020年8期

摘要:
用一种新方法证明了方阵的特征多项式的一般项的系数与该方阵的主子式密切相关.利用该结论和盖尔圆盘定理,证明了0是一类特殊Laplace矩阵的单特征值.

基于无人机垂直观测的南京PM2.5污染个例研究 下载:71 浏览:226

曹云擎1 王体健1 高丽波1 陈璞珑1 赵明1 周树道2 王敏2 《气候变化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深入理解边界层内气温、相对湿度对PM2.5垂直分布和近地面污染的影响,本文使用搭载了多参数大气环境探测传感器的无人机对南京2017年12月3~4日和12月23~24日的PM2.5浓度、气温和相对湿度进行垂直观测,结合对气象数据的分析及HYSPLIT4(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version 4)轨迹计算模式的应用,对这两次PM2.5的垂直分布特征及污染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2.5浓度和相对湿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12月23~24日的6次观测中相关系数均值达到0.96。逆温层下部,PM2.5浓度和相对湿度高且垂直差异较小;逆温层以上,PM2.5浓度和相对湿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由于大气扩散条件较差,导致PM2.5在华北平原南部不断累积,之后受到高压系统的影响分别向南和东南转移。这两次PM2.5污染过程都明显受到外部输送的影响,大气逆温对PM2.5和水汽的向上输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外部输送和局部逆温是导致这两次PM2.5污染的主要原因。

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液体计量SoC芯片设计 下载:66 浏览:424

王甲1 阮颐1 张璐雅2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目前智能电表的招标工作已经经历了近10年,全国约有6亿只电表得到了更换,随着IR46标准在智能电表中的应用,国内绝大多数电表已经完成了智能化的改造。然而同样作为重要的户用计量仪表的流量计(即水表)和热量表,其智能化改造工作才刚刚开始。随着改造工作的进展和需求量的激增,势必带来市场的充分化竞争,而原有分离化设计的水表和热量表方案,其成本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市场的竞争需要,因此如何设计一款集成度更高、成本更低的超声波液体计量So C(System on Chip,芯片级系统)芯片,即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实时更新的全局一致三维栅格建图 下载:81 浏览:425

易晓东1 杨思宁2 杨绍武2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在未知的三维环境中,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通常需要实时构建与环境全局一致的栅格地图,而现有大部分系统缺少地图更新策略,构建的栅格地图与实际环境不一致.文中将同步定位与建图模块获得的环境信息以点云形式提供给栅格建图模块处理,同时提出基于关键帧的高效数据结构和地图实时更新策略,实时构建可用于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的全局一致的地图.室内动态的实验数据测试表明,文中方法可以有效实时更新地图,生成与环境一致的三维栅格地图,支持其后续的自主导航操作.

冬季黑潮延伸体海温异常结构及其与热带太平洋海温变化关系分析 下载:86 浏览:437

杨明浩1 王丽琼1 左瑞亭2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基于NASA遥感系统提供的2003~2015年全球高分辨率海表温度资料,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时滞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北太平洋冬季黑潮延伸体区海温异常特征及其与热带海表温度的可能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冬季延伸体区的海温异常主要表现为两类结构特征,其一为上游区域发展型,包括海盆尺度一致性变化的季节模态和纬向反位相的收缩型结构;其二为纬向延展型,包括分叉东扩结构和通道东扩结构,且该两结构型在2010年前反位相,使得2006年前暖异常东扩路径基本控制在36°N以南,其后至2010年期间,暖异常东扩路径偏北,而2010年后结构型转为同位相,暖异常东扩路径偏北。分叉东扩结构表现为与热带海温变化紧密相关,进一步的时滞相关分析与合成分析表明,热带太平洋不同地区对中纬度海温分叉东扩的影响存在差异,Ni?o3区海温异常超前延伸体区分叉东扩模态约1~2个月,而Ni?o3.4区及Ni?o4区则与延伸体区海温分叉东扩保持前后各约3个月的宽谱同期负相关,或可表明El Ni?o的东部型和中部型对中纬度延伸体暖流分叉东扩存在超前和同期相关影响,且中部型影响更显著。

融合视惯传感数据的非接触式物体尺寸获取方法 下载:59 浏览:496

康来 魏迎梅 蒋杰 谢毓湘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10期

摘要:
从视觉数据和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数据各自的特点出发,利用计算机视觉三维重建技术从视觉数据中恢复视觉传感器的六维位姿信息,分析计算惯性测量数据和视觉位姿数据的时空关系,实现融合视惯传感数据的场景重建及尺度估计,进而获取待测对象的绝对物理尺寸数据。上述方法在实验数据上取得了相对误差约为3%的非接触式物体尺寸估计结果,由于该方法无需在待测场景中嵌入额外标定物或辅助定位装置,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用范围。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