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家暴如何证明?——以《反家庭暴力法》中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家暴证明为视角 下载:60 浏览:397

宁武阳 《争议解决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在国家的重视、学界的呼吁、实务的需求共同推动下,《反家庭暴力法》于2016年3月1日正式施行,人身安全保护令被首次正式写入国家法律体系中,至今已施行两年有余,该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家庭和睦,维护了社会稳定。鉴于我国目前并没有独立的民事令状制度,该法第四章共10条对人身安全保护令作了规定,虽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仍存在实体与程序交织、内容与形式杂糅之处,且过于原则,由此带来法律适用上的困境。故此,本文抽丝剥茧,试图拨开迷雾,对人身安全保护令特别是其中的家暴证明规则予以厘清。本文通过实务解析——理论思考——进路构建的脉络对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证据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初步构建了其证明规则。首先,通过实务解析,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对其适用现状进行探讨。其次,引发理论思考,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律性质尚不明确、签发要件及内容仍较原则及相关证据问题需予以厘清。最后,提出我国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建立的家暴证明规则,从证据形式、证明目的、证明责任、证明方式、证明标准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构建,并提出初步建议稿,以期抛砖引玉,对该法的不断完善有所裨益,则已实现本文初衷。

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家暴时的伦理困境—基于电影《屋顶上的童年时光》分析 下载:162 浏览:1373

周金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6期

摘要:
《屋顶上的童年时光》这部电影在呈现虽争吵不断但也还算甜蜜的汤米一家时,伴随有儿童家暴、儿童忽视等问题,并折射出家庭、学校、朋辈群体等因素对儿童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本文试图从阐述主人公面临的问题出发,深度剖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基于儿童社会工作的伦理视角探讨社会工作者在实务中可能遇到的伦理困境,进而分析社工应如何进行伦理抉择,以期促进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儿童的权益。

家庭暴力中的司法社会工作 下载:522 浏览:2890

孙威 《法学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家庭暴力大多被认为是家庭内部的矛盾,是道德的表现,并没有被法律所明确的规范,这也使得家庭暴力频繁的发生在我们的视野中,因为我们大众仅仅认为这是违背道德的体现,并不会把他上升到对人性的伤害的程度上。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针对家庭暴力这件事上,我们正在不断的改变我们的观念,我们对家庭暴力有了新的认识。在人类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家庭暴力很显然是披着家庭的外衣来对人性进行着践踏。
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何为家暴,家暴为什么会发生,女性面对家暴时为何不敢反抗,以及家暴发生时,司法社会工作应当如何去做。

家暴案件中受暴者的法律权益保护研究 下载:718 浏览:3791

钟昊洋 《法学学报》 2021年9期

摘要:
我国在2016年3月通过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针对家庭暴力提出了有力的法律救济途径。然而,在实施过程和司法实践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不足,如家暴认定难、家庭暴力案件中受暴者维权难等问题。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