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CT平扫与增强在结直肠癌术前诊断的效果分析与探讨 下载:74 浏览:764

赵伟 《诊断医学》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联合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前诊断工作中的具体价值。方法:88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均实施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记录其检查情况并将所得数据与其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学),计算螺旋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对结直肠癌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等数据。结果:88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经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出阳性率(23.86%)与病理诊断结果(阳性率为22.73%)比较P>0.05;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结直肠癌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95.00%、97.06%、95.59%。结论:应用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结直肠癌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均较高。

动态对比增强MRI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患者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336 浏览:3102

张文静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动态对比增强MRI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MRI检出淋巴结89枚,通过T1WI平扫,均为等信号或者低信号,T2WI平扫后均为等信号或者高信号,DWI均为高信号,淋巴结转移率为40.4%(36/89),淋巴结非转移率为59.6%(53/89),转移淋巴结患者和非转移淋巴结患者的ADC值分别为:(0.84±0.21)×10-3mm2/s、(1.29±0.30)×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MRI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得到的宫颈癌分期结果为:ⅠB期有20例、ⅡA期有18例,ⅡB期为12例,病理检查后,宫颈癌分期结果为:ⅠB期有21例、ⅡA期有18例,ⅡB期为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磁共振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检查,可以有效确认宫颈癌分期结果,临床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能谱CT虚拟平扫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下载:222 浏览:2288

何平 张剑 《肿瘤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能谱CT虚拟平扫鉴别诊断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从2020年1月~2021年12月这段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患者,有83例用于研究,对患者进行能谱CT虚拟平扫,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能谱CT虚拟平扫的鉴别与诊断效能。结果:83例疑似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中,经病理检查出恶性肿瘤有50例,良性肿瘤有33例,能谱CT虚拟平扫检出恶性肿瘤有33例,良性肿瘤有50例,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与诊断,临床应用能谱CT虚拟平扫的诊断效能良好,值得推广。

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内硬化性血管瘤影像诊断的应用价值 下载:183 浏览:1920

袁剑 《诊断医学》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内硬化性血管瘤(PSH)影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PSH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扫描方式分为研究组(n=21)和对照组(n=21)。两组均给予CT平扫检测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动态增强CT扫描。比较两组病灶CT扫描结果。结果:两组扫描病灶CT值及检出率比较,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应用于PSH影像诊断,精准度显著,具临床推广价值。

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的临床价值探究 下载:281 浏览:2663

周教 《诊断医学》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探析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份---2019年5月份在我院就诊的142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采用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的临床效果。结果:在142例患者中确诊为嫌色细胞癌的患者有23例,85例确诊为透明细胞癌患者,34例确诊为乳头状癌的患者。同时在CT平扫中检出的肾癌患者93例,所占比例为65.49%;经过三期增强扫描检出的肾癌患者140例,所占比例为98.59%,前者数据显著低于后者,组间有差异性(X2=31.8351,P=0.0001),即P<0.05。结论:与CT扫描相比较,三期增强扫描能够更加全面、直观和准确的对病变区加以显示,具有较高的肾癌检出率,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