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探究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 下载:118 浏览:1259

史雨萌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6期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传播路径增多、传播范围变广、传播速度加快,而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传播创造了极大的便利,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设想。但需要注意,虽然互联网的出现为该理论的传播创造了诸多便利,但是也要清醒认识到网络环境中多元化内容的挤压对该理论的传播所造成的影响,积极构建具有吸引力的传播平台、加强网络传播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的传播理念,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有效”传播。文章以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为题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试论党建工作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与实践探索 下载:78 浏览:825

孙伟华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6期

摘要:
党的建设历来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党的建设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文章通过分析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强调了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若干措施和建议,希望为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群众文化对当代社会的意义与影响 下载:78 浏览:990

余芳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活跃组成部分,对于塑造现代社会的文化面貌、引导公民意识形态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群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及个人身份构建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并提出对未来群众文化发展的展望。

非遗在当代社会的创新发展路径 下载:79 浏览:946

胡蝶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不少人说非遗是历史的东西、是历史的遗存,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历史与过去、就是陈旧与保存。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老而鲜活的,正是由于其生动性,所以才能在今天仍然流行。在今天的这个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有着很强的活力,它的相关保护和传承等都表明,它仍然是一种新的潮流,因此,对它的保护和社会的实际意义进行了阐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资本建设的启示 下载:231 浏览:2459

陆保良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学者们关注到社会资本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重视政治制度变革,忽略社会转型中社会资本的延续和积累,正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薄弱环节。当代中国,在加快改革开放、促进社会现代化转型、构建新型社会资本的同时,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发现和弘扬传统社会资本,是实现社会现代顺利转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措施。

当代社会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思政教育的开展与实施 下载:231 浏览:2481

孙寒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7期

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给当代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企业思政教育工作也同样受到了影响。企业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依托新媒体有所变化。新媒体对企业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有着清醒的理解,积极改革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当代社会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下载:245 浏览:2461

贺韧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3期

摘要:
当前,随着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各种社会不良思潮也随之泛滥。大学生由于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一些社会不良思潮的抵御能力较弱,容易产生价值观扭曲、削弱健康精神追求、冲击文明素养等负面影响,必须要采取有效教育对策加以引导。

当代社会的交际表达 下载:265 浏览:2899

王俊澍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10期

摘要:
从小学习语言,能够让我们与别人进行日常的交流和沟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能缺失语言,语言的运用,也不能没有言语交际活动。语言是一种灵活的东西,一句话可以表达多种意思,会用语言不代表会交际,好的交际会让自己在各方面占有优势,反而不善于交际的人会处于劣势。想要掌握好的交际,就要学好语言,语言的知识很广泛,先了解全面的语言,再提升交际能力。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