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数字化装配在航空发动机装配中的应用 下载:79 浏览:1136

胡成亮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4年11期

摘要:
航空发动机装配中应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对各项数据参数进行准确把控,降低人为因素对装配质量的影响,切实提高了装配效率与精度,这是航空发动机装配的必然发展趋势。数字化装配在现代飞机制造中有着明显的应用优势,主要通过虚拟装配技术、数字化柔性设计和可视化技术等完成装配作业,将其应用到航空发动机制造与管理中可提高技术水平,能够更好满足现代航空制造企业的发展要求。

浅谈航天特种车数字化装配生产线规划设计研究 下载:96 浏览:1014

秦俊 李旭光 畅思琦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生产线规划方法的整个过程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以需求为起点,用正向分析的方法,以精益生产为规划的原则,数字化为实现手段,规划高效的装配生产线,并通过生产线仿真在建设实施前对效果进行验证。通过系统化的生产线规划,是实现高效灵活、定制化、数字化的生产模式的前提条件,也是最终实现生产线规划的理论基础。

飞机数字化装配模式研究 下载:146 浏览:2602

梁好 罗真金 李晓苗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1年6期

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机械控制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在这一过程中,变频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满足生产机械的复杂控制需求提供了保障。对于飞机装配起重机而言,优化起重机械控制方式是保障吊装生产质量和安全的必要手段,在其中融入变频控制技术会为优化生产带来帮助。基于此,本文就我国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在发展中的问题、飞机数字化装配中主要应用的技术以及具体应用等方面做了简单分析,希望对提高我国飞机制造的数字化水平有所启示和帮助。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体系研究 下载:146 浏览:2564

梁好 罗真金 李晓苗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1年6期

摘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进步,我国航空企业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并加强自主研发,数控加工制造飞机零件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飞机部件数字化装配是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装配模式,综合了测量、调姿、控制等技术,实现了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的突破,可从根源上改变我国目前航空设施在装配连接时大体上由工人手工操作完成的现状,对优化飞机的装配效率与质量,实现飞机制造的自动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本文对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体系开展研究,希冀能为进一步提高飞机装配精度与效率提供参考。

飞机数字化装配模式研究 下载:156 浏览:2603

韦超 王国辉 张睿 韦迎 王会晶 秦健昌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1年6期

摘要:
随着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基于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化装配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飞机产品结构复杂性和部件装配准确度要求高,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飞机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协调的环节。本文拟对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体系开展研究,希冀能为进一步提高飞机装配精度与效率提供参考。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下载:145 浏览:2506

赵岩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1年5期

摘要:
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技术在很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且得到显著成效,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在飞机制造行业中,数字化装配技术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装配工作,不仅减少了人为操作中产生的失误和漏洞,还能有效提高装配效率,简化了飞机零件装配流程,为飞机制造提供坚实基础。相关部门及技术人员应该增强数字化装配技术应用意识,认真分析不同技术的特点和技术要点,结合需求做好合理选择,进一步提高飞机制造质量。

飞机先进数字化装配技术与发展研究 下载:147 浏览:2585

胡洋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1年3期

摘要: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解决飞机装配过程中出现的数据传输效率低,状态感知不准,精准控制能力差等问题,本文介绍将先进数字化装配技术应用于飞机装配中的方法,并对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先进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飞机装配工作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数字航空体系建设带来启发。

飞机数字化装配机身姿态调整研究分析 下载:149 浏览:2577

王会晶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1年2期

摘要:
飞机的装配过程正在向着数字化、系统化的阶段进程,机身的装配过程一定会利用到数字化装配技术,机身本身结构尺寸巨大。在对接过程中需要用到数字化调姿系统,对飞机机身进行定位,调整机身的姿态,实现机身的对接与装配,保证飞机机身的装配精度。

基于关键特性的数字化飞机检测技术研究 下载:183 浏览:2525

张洁 王博 《航空航天学报》 2021年8期

摘要:
飞机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和促进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设备,是国家技术、工业和国家标志。在现代航空公司中使用数字检测技术是集成现代计算机、通信、先进仪器和自动控制技术的飞机数字制造的最后一步,高品质飞机的快速交货是本文研究和讨论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检测数字飞机的重要特性。

数字化装配仿真技术应用 下载:456 浏览:1978

杨永泉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当前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进行产品设计及装配制造前需要充分地发挥数字化仿真技术本身的优势,使各个生产单元、模块能够继续加强协调度,符合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为后续生产活动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基础。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实现模块化部件的有效规划,从而使产品装配的专业化水平能够符合现代化生产的标准,以此来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基于MBD的飞机数字化装配流程研究 下载:185 浏览:2513

吕偲颖 《航空航天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以基于MBD模式下的飞机装配流程为研究对象,提出建立数字化装配管理数据库、以三维产品设计模型装配信息的传递过程为依据进行工艺规划、以DELMIA为平台建立工艺模型并进行装配过程仿真验证、现场可视化输出的具体方案,为实现飞机数字化与可视化装配、建立虚拟数字化工厂提供新思路。

飞机数字化装配测量场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192 浏览:2547

刘广鑫 程旭 王旭东 郭岩 《航空航天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尽管目前中国国内飞机制造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但数字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采用了数字化检测技术,就可以进行标准化精密检测,从而提高了整机对接的实现。能够有效提升飞机组装技术水平,促进整个飞机工业的蓬勃发展。经过研究飞机数字化组装测试场建设,我们能够带来良好的安全保证。

基于飞机大部件数字化装配翼身交点的研究分析 下载:179 浏览:2541

程旭 《航空航天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由于飞机本身结构和体积的原因,在装配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技术难题。飞机大部件传统的对接过程是通过强制定位和装夹来实现的,这样无法满足高精度的飞机的制造要求的。而飞机机身与机翼的对接关系到飞机飞行安全,因此飞机翼身对接是需要严格把控,需要一些高精度设备来保证的。翼身接头使用数字化装配技术,通过监控装配的位置误差保证飞机的装配精度,同时要明确零件的加工需求,保证零件满足飞机的装配要求,保证对接的质量。

飞机装配孪生系统的技术研究 下载:183 浏览:2507

江传楠 《航空航天学报》 2021年2期

摘要:
在现代科学不断发展和制造水平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制造和装配行业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完成飞机制造的快速和自动化发展。本文研究飞机装配生产线孪生技术,同时研究了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通过孪生技术、可视化平台,完成飞机装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定位技术的研究 下载:183 浏览:2505

邹福宁 《航空航天学报》 2021年2期

摘要:
飞机的制造加工过程中,装配过程的工作量非常大,整个流程中协调困难并且要求质量高,关系飞机的飞行安全。为了能满足客户和装配技术的要求,现代装配技术采用大量数字化技术,保证飞机装配定位的准确性。壁板零件是飞机装配过程中关键的零件,是机身装配固定、定位等技术的重要研究对象。

产品数字化装配技术的研究 下载:154 浏览:2562

宋延双 吴承丽 《中国科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随着国内外精密加工技术的不断开展,特别是在当前的超精密加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所以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各种零部件的精密加工技术也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在精密加工中,装配技术对产品的性能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产品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我国相关技术发展还处于滞后的阶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都进行更好的解决,全面的让其能够符合实际的发展需求。

大型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发展研究 下载:108 浏览:1039

袁文 《装备技术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对大型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应用背景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对比数字化装配技术与传统人工大型飞机装配技术之间的特点,指出数字化装配技术应用于大型飞机装配中的优势,并强调数字化装配技术会成为未来我国大型飞机装配生产中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重点从集成控制、精密制孔、壁板结构装配以及平台对接几个方面,对数字化装配技术在大型飞机装配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数字化装配技术与发达国家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差距。希望可以为大型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应用领域中的业内人员提供参照,促进我国大型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发展更新。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