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对网络青年自组织的观察与思考——以科学松鼠会为例 下载:65 浏览:392

宋金阳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群体变得日益价值多元、需求多样,其组织形式也随之发生深刻变革,一种新形式的网络青年自组织应运而生,在青年群体中发挥独特作用。本文以科学松鼠会为例,尝试分析网络青年自组织的主要特征、社会功能及发展趋势,期待为类似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信息。

宋代城池筑防技术与思想考论 下载:67 浏览:315

刘永海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宋代城池筑防技术在沿袭前代的基础上,有很多改良和提升。《梦溪笔谈》《守城录》《武经总要》等著作,以实战为基础,进行了很多城池筑防技术的讨论。城墙防护思想方面,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城池的城墙结构见解,并有对城墙四角防御的思考与改进,而且充分认识并发挥羊马墙在守战中的作用。射击设施的创新方面,一是平头女墙及移动女墙的创制,二是对传统马面的大胆改进。城门防御思想方面,提出了"城门不可依旧制","城门贵多不贵少,贵开不贵闭"的理念,创造了城楼的两层三重门形制,取消钓桥与悬门。

朱寰先生的治学与教学方法 下载:30 浏览:177

曹巍1 朱寰2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朱寰先生在世界古代史、俄国史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在世界史教学和学生培养方面,先生亦颇有建树。在治学方面,先生讲求严谨的治学态度,注重学习与思考的相互结合,在广博的基础上力求精专;在精专指导下,务求广博。在教学方面,先生重视言教身教不能割裂且身教重于言教,提出了明确目标,因材施教以及以爱从教,推己及人,先生以"三为"之道——为人、为师、为学的理念贯穿整个执教生涯。

论汉匈之战视野下的霍去病“天幸” 下载:70 浏览:276

王兴锋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汉武帝元狩二年,汉军霍去病取得河西大捷。司马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霍去病取胜原因在于其所率将领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又认为他自身有"天幸"。学术界认为此"天幸"即上天保佑或运气颇佳。通过分析霍去病六次出征匈奴的经过及战果,发现汉武帝本人直接对匈奴战略的选择和军事部署的干预,是霍去病取胜的关键因素,此"天幸"应为汉武帝的宠信之意。

鲁迅杂文话语刍议 下载:56 浏览:364

李拉利1,2 《中国文学》 2020年5期

摘要:
鲁迅的"声音"不在特定形态的文本所呈现的形象、思想、概念之中,而在以主体、语境、文本微观形态、传播能力、功能诉求等为形构要素的杂文话语中,它和中国社会历史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它才是我们把握鲁迅"声音"的渠道。因此,以杂文话语为对象的鲁迅研究,可以打通鲁迅著译文字的文体差异,形成另一种整体观,在一种超越性的"无"的维度上把握作为"暗内容"的鲁迅整体。

论先锋小说“历史叙述”的文学价值和局限 下载:68 浏览:405

苏鹏1,2 《中国文学》 2019年8期

摘要:
先锋小说中的"历史叙述"与新时期以来的"历史叙述"迥然有别。独特的童年经验、荒诞化以及潜意识化的艺术表达,使先锋小说为历史书写提供了全新的"世界图式"。同时,先锋小说的"历史叙述"存在着"类型化""私人化"的写作倾向,无形中成为限制先锋作家超越自我的艺术瓶颈。如何通过提升私人经验,走向更为宽阔的叙事空间,增强写作的精神承担能力,是先锋作家要解决的最重要的现实问题。

论葛水平小说的伦理叙事 下载:67 浏览:394

杨根红 《中国文学》 2018年1期

摘要:
文章主要从叙事伦理与伦理叙事的角度切入葛水平小说创作研究,具体分析了其历史叙事、女性叙事及文化叙事的伦理因素,以期对其小说叙事的叙事态度、叙事风格、叙事内蕴有一个较为客观、理性的认知,凸显其文本叙事对乡村生活原生态的展示及作家的悲悯情怀。

城市政治学视角下的中国特色国际化城市治理 下载:63 浏览:428

李岩1 江文路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国际化城市在全球资源配置和城市网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国际化城市治理的本土化方案。中国特色国际化城市治理的核心内涵是把城市治理的标准和要求提升到国际一流水平,同时有序可控地融入世界城市体系和参与全球治理。其基本框架主要包含国际化城市的政务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3个维度。这3个维度各有其内在要求和治理特点,反映了政府权力在行政管理、政社互动、公共服务等不同领域的差异化运行机制。国际化城市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治理模式的差异化类型,丰富了世界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严复的“社会有机体论”及其政治内涵 下载:45 浏览:444

万吉庆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与熊纯如书》是严复晚年的私人书信集,也是我们解读其晚年思想的重要文献。受社会有机体论的影响,严复强调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自身的成长要比外部的制度变革来得重要。在他看来,政府的职责在于维持社会秩序、提供公正的司法,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除此之外,应尽可能"听人人之自谋"、"任民自为",而不宜"代大匠斫"。在清末民初进步主义思潮大行其道之际,这种保守主义的思想不为时人所重,不过,在今人看来,这种转型思想不乏参考价值,值得重新审视。

孤独催化下的青年“自悦式消费”体验叙事与成因定向 下载:53 浏览:400

刘凯强1,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作为近年肇始于青年人群的话语谱系,孤独经济的来临催生出一种与之匹配的新型"自悦"消费模式。其在时间碎片化与空间孤岛化演变、受众主体与关联产业扩展、个体被动污名到自主脱嵌态度切换等维度特征的影响下,加剧"一人"气息弥散。"自悦式消费"的产生是多元因素介入的结果:一方面,来源于社会分工细化重新书写人际"团结"纽带、货币"魅力"诱引生活世界殖民化、网络媒介辅助传递经验解绑"身心"互动限制等外部机理;另一方面,又受制于消费者幕后行动追求"本我"释放、文化认同"麦当劳化"升温和自我休闲额度灵活适配等内部作用。而对"自悦性"的结构化诊断能够有效把握新时代中国消费转型升级的动态方向。

互嵌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社会”关系 下载:55 浏览:379

樊鹏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国家权力与社会力量得到双向扩张,但引人瞩目的是,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在各发展阶段并没有出现彻底的"脱嵌"或相互对抗,社会权力运行始终相对"内嵌"于国家制度与权力运行,二者在适度分离中持续互动合作,从而保持了政治上的总体稳定。国家社会关系折射出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特点,"共生互嵌""政社合作""分类施治""效能优先"四个角度,清晰地揭示出中国在国家社会关系领域所蕴含的丰富治理经验。然而,随着社会再组织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形态的多样化变迁,以及新技术环境下社会权力的复杂运行,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也将面临全新挑战。

基本公共服务结构性分析与供给侧改革路径 下载:62 浏览:366

孙彩红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来看,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构要素包括内容结构、空间分布结构和享用群体结构的分析框架。一些地方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着多维结构的不均衡状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关键在于区分公共服务基本类型和属性基础上、坚持平等权利原则,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统筹公共服务的职责分配,整合与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改革公共服务决策机制,促进社会主体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参与合作。

探究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基因奥秘——当代西方基因政治学述评 下载:41 浏览:411

朱仁显 韦焱良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基因政治学作为一门政治学新兴的分支学科,其产生与"人天生是政治性动物"的隐喻、遗传科学的技术积累、认知科学的发展以及21世纪初美国政治社会极化现象密切相关。它从"理论假设提出阶段"迈向"理论检验阶段",在发现基因作用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促进了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和知识积累,推动了政治学的科学化发展和跨学科的交流,增强了政治学对人类行为的解释能力。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基因政治学仍存在不少理论缺陷,因而也遭遇猛烈的批评和质疑。

狂欢化的身体修辞——《黑豹》中的身体书写与生命政治学 下载:65 浏览:360

林伟 《当代艺术》 2020年12期

摘要:
2018年备受赞誉的美国漫威科幻电影《黑豹》实践了"非裔未来主义"的宇宙观,将光怪陆离的科技意象和非洲元素结合起来,挑战了好莱坞的经典科幻叙事。与影片打造的非洲中心主义科幻未来景观相比,更具有文化颠覆和僭越精神的,是对黑人身体的影像化再现与重述。作为美国电影中重要的文化表征,黑人身体铭刻着多种权力话语的印痕。黑人身体包含的符号化的"黑人气质"在电影《黑豹》中得以体现;并且,通过狂欢化的身体修辞,电影也体现着黑人群体身体意识的觉醒和生命政治学的诉求。

从“政治发展”到“民主化”——比较政治学视域下的区域研究 下载:32 浏览:416

戴长征1 李宏佳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民主发展"是比较政治学视域下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以所谓"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为分界点,可将研究历程分为"政治发展"和"民主化"两个阶段。在"政治发展"理论范式下,研究问题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研究者将政治行为体二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得到一般性的研究命题,并未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发展差异,但是民主化的区域性研究思路已经初步显现。在"民主化"理论范式下,研究问题为非民主政体国家如何进行民主转型和民主巩固。近年来,研究者们则在后发国家转型前政体的区域性差异,以及民主化的区域特征和地区性限制方面投入了更多关注。虽然两大理论范式都使用区域性研究方法,但是研究目标和侧重点方面的差异却导致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分割状态。为了确保学术发展的延续性,应考虑如何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这是比较政治学研究应进一步注意的方向。

从“政治发展”到“民主化”——比较政治学视域下的区域研究 下载:45 浏览:512

戴长征1 李宏佳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民主发展"是比较政治学视域下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以所谓"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为分界点,可将研究历程分为"政治发展"和"民主化"两个阶段。在"政治发展"理论范式下,研究问题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研究者将政治行为体二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得到一般性的研究命题,并未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发展差异,但是民主化的区域性研究思路已经初步显现。在"民主化"理论范式下,研究问题为非民主政体国家如何进行民主转型和民主巩固。近年来,研究者们则在后发国家转型前政体的区域性差异,以及民主化的区域特征和地区性限制方面投入了更多关注。虽然两大理论范式都使用区域性研究方法,但是研究目标和侧重点方面的差异却导致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分割状态。为了确保学术发展的延续性,应考虑如何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这是比较政治学研究应进一步注意的方向。

大数据供应链时代企业信息安全的公共治理 下载:51 浏览:399

魏凯琳1 高启耀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加快供应链的应用和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导。供应链运营模式涉及的企业信息总量在大数据时代剧增,这导致企业无法实现信息安全的自我保护,政府应当参与到企业信息安全的公共治理中去。其中需要解决公益性与营利性、共赢性与竞争性、监管性与自由性三对"公"与"私"的矛盾,相应地政府应当从规定可流转的企业信息类型、建设共享信息激励机制、加大监管工作的力度来升级公共治理效果。大数据供应链背景下专项保护企业信息安全的公共治理工作具有前瞻性和局部性,先行的政策应当有针对性地协调征信工作并实施登记报备等制度来保障企业信息安全。

家庭结构的政治哲学考察——论精神分析对政治哲学一个被忽视的贡献 下载:51 浏览:470

吴冠军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人被亚里士多德界定为"政治的动物",但自古希腊以降的政治哲学,家庭始终被排斥在政治之外,其结构也被理解为前政治性的"自然联合"。当把精神分析引入政治哲学时,我们恰好可以对家庭展开一个政治哲学考察:家庭不仅典范性地展示了人类共同体的根本性结构,而且映射出了共同体内部"权力"的运作机理。在此意义上,弗洛伊德与拉康关于家庭的精神分析论说,对政治哲学的研究作出了极富价值的学理贡献。

意义消解与问题化约——当代技术对民主观念影响之初步探讨 下载:20 浏览:417

罗甜田1 王琴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当代技术与政治的互动是一个宏大议题,展开议题的第一步是探讨技术对政治观念的复杂影响。新技术的渗透强化了当代社会的实证与技术主义倾向。在当代政治领域,技术进步推动个体权利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个体经验结构的新意义生成和传统意义的消解。技术理性的滥用使民主观念技术化,技术化的民主观念容易将复杂民主政治问题化约为单纯技术问题。通过人文通识教育与文化审美教育重塑共同意义,消除狭隘技术主义观念可以成为一种可能的改善途径。

“反映现实”与“反映人民内部矛盾”——《“锻炼锻炼”》与赵树理的批评的政治学 下载:63 浏览:271

朱康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9期

摘要:
原发表于《火花》1958年第8期的赵树理的《"锻炼锻炼"》,自被《人民文学》同年第9期转载之后,就一直处在批评的争夺之中。本文试图通过对该小说的批评史的梳理,还原"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这三个概念之下《"锻炼锻炼"》的理论形象,及其所对应的现实类型:客观性现实、概念式现实与浪漫化现实。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