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结构的历史与情势的历史——《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历史线索及其哲学遗产 下载:56 浏览:364

祁涛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延续了《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主题:一方面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差异决定了两场革命之间的斗争性;另一方面19世纪的社会革命一定是完成于资产阶级革命所开启的历史进程之中,1848年革命体现了这种独特的历史情境。《雾月十八日》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有关阶级斗争与国家理论的政治哲学问题,也是回答普遍历史与具体历史情境之间不协调性的历史哲学问题。本文从"结构的历史"与"情势的历史"视角,重新解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关系:"结构的历史"肯定了经济基础在长时段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避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倾向;"情势的历史"突出了特殊历史条件的断裂性情势,在策略性层面上回答了革命政治的方向与速率问题。《雾月十八日》既呈现了唯物史观的宏观结构,也透露了唯物史观的微观机制。

水平井地质导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下载:164 浏览:1794

祁涛 《地球科学探索》 2024年3期

摘要:
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采用随钻地质导向可以保证钻井的顺利进行。测井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随钻测井获得地下储层的物性、岩性、电性和油气显示数据,从而实现对水平井轨迹的预测和指导。所谓轨迹预测是指钻入水平段前的地层对比和预测技术,而导向是指进入水平段后的地质导向和解释技术。通过预测,井筒轨迹可以准确地进入目标地层,而引导可以确保油气藏水平井段的安全可靠行进,从而确保油气储层的钻井速度。

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通信技术需求分析 下载:174 浏览:864

​祁涛 《电网技术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逐步形成了以智能电网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智能电网发展模式使得各级电网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发展。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如若想要让智能调度系统贴合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实现大面积的资源调动,那么就需要将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作为突破口,展开对其的深入探究。大量的实践表明,良好的电力通信网络技术体系能够使得电网建设得到更多技术层面的保障,在提升各个网点联系紧密性的同时实现对电网的全流程控制。因此,我国电力企业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神,着重分析自身在电力通信技术方面的需求,并且落实好相关的优化措施,为智能电网的运行提供良好环境。本文将从智能电网环境出发,以电力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电力通信技术的需求,旨在为智能电网的运行奠定基础,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电力能源输送提出的要求。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