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下载:82 浏览:415

葛文博 魏振侠 《诊断医学》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影像学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及椎间隙高度均高于治疗前,后凸Cobb角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相对高度、椎间隙高度及后凸Cobb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骨折患者,予以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优化影像学指标,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急诊护理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效率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1005

马冬梅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急诊护理,对抢救工作的有效性和神经系统的恢复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住院的58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急救效率进行评估,同时对他们的神经功能进行观察。结果:48小时内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吸入高流量氧气的时间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AD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进行急诊护理,不但可以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而且可以使病人尽快脱离危险,而且可以加快病人的神经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阶段式康复干预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对其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下载:235 浏览:2471

何婕 李丽丹 周红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 探究阶段式康复干预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对其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从医院选取76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救治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8例/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和基于常规护理的阶段式康复干预。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较低,NIHSS评分较低,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阶段式康复干预可以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急性脑干梗死患者S100B蛋白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下载:72 浏览:411

张美蓉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急性脑干梗死患者治疗前后S100B蛋白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B蛋白及神经功能恢复美国国际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第3d、第7d及第14d与治疗前比较血清S100B蛋白水平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第3d、第7d及第14d与对照组相应时间比较血清S100B蛋白水平、NHISS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干梗死,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蛋白的水平,并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脑水肿的影响分析 下载:41 浏览:460

徐天阳 徐挺立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脑水肿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11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A组患者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肿体积、绝对水肿体积、相对血肿体积、表观扩散系数(ADC)、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血肿体积、绝对水肿体积、相对血肿体积、ADC测定值显著的低于B组(P <0. 05);治疗后A组患者的NSE、ET-1测定值显著的低于B组(P <0. 05),A组患者的TGF-β1、NO水平高于B组(P <0. 05);治疗7天、14天后,A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B组(P <0. 05)。治疗3个月后,A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66. 67%高于B组的47. 37%(P <0. 05)。结论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利于减轻患者脑水肿的程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柴胡疏肝汤对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及血清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405

张骞1 刘雪景2 张泽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汤加减对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及血清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柴胡疏肝汤治疗,疗程为4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血清BDNF、5-HT和NE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柴胡疏肝汤治疗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BDNF、5-HT和NE水平有关。

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护理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806

夏苗苗 刘甜甜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起病急、病情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护理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急性期护理措施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急性期护理措施,具体包括:(1)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2)控制血压:根据医嘱调整降压药物剂量,保持血压在稳定水平,以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3)降低颅内压:采用利尿剂、脱水剂等药物降低颅内压,缓解脑组织受压。(4)预防并发症:加强口腔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注意饮食卫生,预防消化道出血等。(5)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解除其恐惧、焦虑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病房清洁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护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综合急性期护理措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这表明针对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护理,采取综合措施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注重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细节管理,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本研究仅为回顾性分析,未来还需开展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创伤后成长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下载:95 浏览:968

李莎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时效性激励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86例脑梗塞患者分为观察组(时效性激励护理+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评价负性情绪(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37.28±3.82)分]、SDS评分[(38.60±5.38)分]比对照组[(46.62±4.57)分,(45.72±6.11)分]更低(P<0.05)。评价创伤后成长情况(护理后),观察组的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分[(75.43±4.06)分]比对照组[(67.29±5.18)分]更高(P<0.05)。评价神经功能(护理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11.27±1.52)分]比对照组[(14.05±1.63)分]更低(P<0.05)。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70.09±5.42)分]比对照组[(64.29±5.67)分]更高(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通过时效性激励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促进其创伤后成长以及加快神经功能恢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287 浏览:3013

​倪娜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共选择脑出血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297 浏览:3194

​郭慧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9月-2019年9月择期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脑出血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312 浏览:3108

景晓英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间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84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一组参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本组中观察对象共42例,另一组为实验组,给予本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本组中观察对象共42例,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优

观察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后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改善价值 下载:522 浏览:5238

韩辉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后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48例,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段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收集分析。结果:治疗7d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30d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后,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