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120例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 下载:56 浏览:395

朱智勇1 王敬亭2 董燕玲3 李素霞2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眼科医院和青岛眼科医院的棘阿米巴性角膜炎120例(122只眼),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危险因素以及误诊情况,根据发病时间及溃疡严重程度进行临床分期,分析不同时期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结果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多发生于36~60岁患者(80/120)。角膜外伤是该病首要危险因素(31/61),其次是污水入眼(13/61),角膜接触镜仅占14. 8%(9/61)。仅13. 1%的患者于首诊确诊(16/122),县及县以下医院误诊率较高(86/90);误诊诊断以病毒性角膜炎最多(46/122),其次是细菌性角膜炎(23/122)和真菌性角膜炎(14/122)。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检出率(90. 3%)远高于角膜刮片(75. 9%)等方法。本研究中35只眼为初期(28. 7%),80只眼为中期(57. 4%),17只眼为晚期(13. 9%)。57. 1%初期病眼(20/35)和5. 7%中、晚期病眼(5/87)可通过药物治疗治愈,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88. 2%行角膜移植术治疗的病眼为中、晚期(67/76),因复发或病灶扩散而无法保存眼球行眼内容剜出术的有7只眼(5. 7%),均为晚期患者。结论角膜外伤和污水入眼是我国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病在基层医院误诊率仍然较高,共焦显微镜可提高检出率;药物治疗对本病初期患者效果较好,而中、晚期患者往往需要通过角膜移植术治疗。

应急医用口罩检测结果分析 下载:307 浏览:3233

孙敏 董燕 马晓彬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探讨各类医用口罩防护效果,评估口罩质量,指导合理选用。方法 通过对应急检验的各类医用口罩关键项目快速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口罩质量。结果 共655个批次医用口罩检验,56%关键项目符合要求。结论 通过医用口罩关键项目测试,得出所检产品质量合格率偏低,过滤效率是影响口罩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选用口罩时需特别关注口罩来源、执行标准。

绿色通道模式下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 下载:91 浏览:964

董燕 魏雅琼 王倩 《国际护理学》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在急性急性脑梗死绿色通道模式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接受常规脑急性脑梗死绿色通道模式阿替普酶溶栓的58例急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并在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接受绿色通道模式阿替普酶溶栓的58例急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两组病人均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残疾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残疾率及并发症明显下降(P<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改进的急性脑梗死绿色通道模式,可以大大减少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治疗效率,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细节护理对预防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观察 下载:132 浏览:1507

魏雅琼 董燕 怡春艳 《国际护理学》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在老年神经内科病人中实施细节护理干预,以防止意外骨折的发生。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接收的180例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并进行对比,根据所采取的护理方案,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了细节护理指导,而常规组则给予了传统的护理指导和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骨折发生率、跌倒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观察组无论在跌倒率和骨折率,护理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神经内科病人实施细节护理,不但可以降低病人摔倒、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