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文分词模型在中医病症语义理解中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53 浏览:411

许林涛 叶欣欣 裴成飞 吴荣士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中医临床记录的病症内容是中医医师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由于中文表达形式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如何从这些病症内容中进行标准化四诊信息的提取对于中医证候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充分分析各种中文分词算法的基础上,选择将最大正向匹配分词算法应用于中医临床病症内容中的四诊信息语义理解,构建的中医四诊语义模型在100个实际病例的四诊信息提取,再对最大分词数进行变量控制,得出最大分词数为5时得出的准确率和召回率最高。

经典药膳食疗方调养脾气虚证老年人群效果观察 下载:42 浏览:368

童文琴1 杨春梅1 朱莹1 林川2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评价经典药膳食疗方补虚正气粥对社区居家养老人群脾气虚证改善效果,探究适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膳养生保健食疗服务模式。方法: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入组年龄≥60岁,符合脾气虚证老年人6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日常膳食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补虚正气粥调养,5天为1个疗程,间隔3天继续食用,连续2个疗程,两组均在干预第15天进行证候疗效评定。结果: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干预前症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前后症状评分比较,两组Cohen's d值对比,试验组(2.917)效果优于对照组(0.825);干预前后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改善总有效率为84.38%,高于对照组的15.63%;对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单项疗效评定,试验组在两项中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补虚正气粥对脾气虚证老年人调养有效。

基于“证候-证素-病症”探讨建立癌因性疲乏中医证候量表的方法 下载:69 浏览:493

张振1 田雪飞1 邓哲1 郭垠梅1 黄晓蒂2 黄振1 田莎1 吴泳蓉1 熊家青1 周婷1 吴若霞1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癌因性疲乏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有一定的疗效。但目前临床中缺少癌因性疲乏客观、统一的辨证标准。从方法学角度,拟采用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癌因性疲乏中医证候,从病位、病性等不同的维度,筛选出癌因性疲乏病症,初步探讨建立癌因性疲乏中医证候量表的方法。

局部正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及对患者中医症候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25 浏览:346

高康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本文探讨局部正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及对患者中医症候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进行研究,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疼痛情况,颈椎、腰椎和肩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局部正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的中医症候改善和功能恢复,临床价值较高,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冠心病中医证候地域性特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86 浏览:528

毕颖斐 王贤良 赵志强 侯雅竹 毛静远 张伯礼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地域性分布特征。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来自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大地区的8129例冠心病患者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其差异与规律。结果各个地域最常见的虚性证素均为气虚和阴虚,实性证素均为血瘀和痰浊。血瘀与气虚地域分布特点相似,提示两者可能存在相关性。气虚和血瘀均以东北地区最为多见,痰浊在西南和华南地区最为多见,阴虚在西南和华南地区最为少见,气滞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地区相对多见,在西南地区则少见。总体上实性证素严重程度高于虚性证素,呈现出"实重于虚"的特点。结论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地域分布存在共性规律,亦有区域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地开展因地、因人辨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与癌变风险的相关性 下载:84 浏览:540

杨洋1 瞿先侯2 杨敏2 王欣1 孟曼1 魏玮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经胃镜、病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通过中医四诊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症状、中医辨证分型及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相关的萎缩/肠上皮化生评估(OLGA/OLGIM)癌变风险分期。先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探讨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史、学历、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家族肿瘤史、中医症状、中医证型与OLGA、OLGIM风险分期的相关性,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Hp感染史、家族肿瘤史、中医证型与OLGA分期相关(P=0.013,P=0.010,P=0.006);Hp感染史与OLGIM分期相关(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史(OR=2.365,95%CI:1.055~5.302,P=0.037)及胃络瘀血证(OR=9.972,95%CI:1.637~60.743,P=0.013)可影响OLGA分期;Hp感染史可影响OLGIM分期(OR=3.017,95%CI:1.541~5.909,P=0.001)。结论 Hp感染史、中医证型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癌变风险增高具有相关性,其中胃络瘀血证癌变风险高。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医证候与焦虑状态的相关性 下载:83 浏览:517

燕晓茹1,2 陈恂3 张培彤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焦虑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31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采用自拟中医证候分类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虚证包括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津亏证、精亏证,实证包括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血瘀证、血寒证、血热证、痰凝证、湿阻证、水停证、饮停证、实寒证、实热证。同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焦虑子表(HADS-A)进行焦虑状态判定。总结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伴发焦虑患者的证候分布情况,并分析中医证候与伴发焦虑的相关性。结果 31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有137例伴有焦虑状态,发病率为43.5%,焦虑的发生与年龄相关(P<0.01)。伴发焦虑状态患者中医证型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气逆证、气滞证、气虚证、痰凝证和血瘀证。气滞证和血瘀证与是否伴发焦虑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伴发焦虑的中医证型以气逆证、气滞证、气虚证、痰凝证和血瘀证为主,年轻、气滞证和血瘀证为伴发焦虑的危险因素。

颈性失眠的中医证候研究及综合干预疗效 下载:25 浏览:935

郭全 覃一珏(通讯作者) 覃光地 罗琎 陈曦 黄秋华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颈性失眠的中医证候以及综合干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颈性失眠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颈性失眠组,同时选择同期单纯失眠症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单纯失眠症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的出现率。同时对比颈性失眠症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气虚、血虚、瘀血以及气郁属于颈性失眠症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候要素,采用综合干预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未干预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上颈性失眠症,容易致使患者出现气虚、血虚、血瘀证以及气郁等临床表现,大大降低患者睡眠质量。对颈性失眠患者采用综合干预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对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证候规律的研究 下载:95 浏览:548

王金侠1 侯燕1 郑慧莉2 张旭2 张莞童2 李晓丽2 贾晓宁2 陈民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方法研究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的证候规律。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沈阳市2家三级甲等性医院及6家养老中心进行筛查,经纳排标准筛选后纳入符合aMCI诊断标准的老年样本共300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和临床症状学资料建立数据库,以频数分析方法研究患者在aMCI的症状分布情况,再通过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得出aMCI核心的中医证候类型。结果:排在前15位的症状是:善忘、智能减退、反应迟钝、头晕、乏力、腰膝酸软、失算、神疲、尿频、大便干、胸闷、耳鸣、气短、心烦、口干。经LCA分析后,可根据专业知识将aMCI中医证型分为6个潜在的类别,肝肾不足证占34.33%、心脾两虚证占21.33%、痰浊蒙窍证占14.00%、肝郁气滞证占12.00%、脾肾阳虚证占11.33%、肾精不足证占7.00%。结论:aMCI涉及多脏腑的功能失调,以肝肾心脾为核心,痰浊、气郁为标,呈现出本虚标实的证候特征。

基于卵泡液代谢组学的肾阳虚型自然流产中医证候学研究 下载:83 浏览:543

王晓明1 孙振高2 王天琪1 杨毅1 徐凯月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与肾阳虚型自然流产发生相关的卵泡液(follicular fluid,FF)代谢物组,以期为科学预测和诊断自然流产肾阳虚证、探讨其证候本质做初步尝试。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PLC-MS)技术对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肾阳虚型自然流产患者即肾阳虚流产组(n=32)及分娩者即对照组(n=40)的卵泡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肾阳虚流产组及对照组卵泡液共计32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有氨基酸类、胆固醇类、维生素类、脂肪酸类、胆酸类、溶血卵磷脂类以及其它等七大类,其中上调的有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LysoPC(16:0),Palmitoylglycerophosphocholine等8种,下调的有L-valine,6-Oxohexanoate,L-Phenylalanine,2-Oxoglutarate,Linoleate等24种。结论:本研究鉴定的32种特征性化合物与中医肾阳虚证存在相关性,为肾阳虚型自然流产提供可能的诊断依据和治疗靶点,从FF代谢组学层面丰富发展了中医证候学。

加味二麻四仁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气虚痰郁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观察 下载:55 浏览:257

吴强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二麻四仁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气虚痰郁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观察。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5例气虚痰郁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32例,治疗Ⅱ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Ⅰ组服用加味二麻四仁汤治疗,治疗Ⅱ组服用加味二麻四仁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3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方面,治疗Ⅰ组的总有效率81. 25%(26/32),治疗Ⅱ组的总有效率90. 62%(29/3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 10%(27/31),经秩和检验,治疗Ⅱ组的疗效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3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Ⅱ组与对照组及治疗Ⅰ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Ⅰ组与对照组相比,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肺功能方面:3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FEV1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Ⅱ组FEV1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Ⅰ组(P <0. 01),但与对照组相比FEV1的改善并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Ⅰ组与对照组相比FEV1的改善也无明显差异(P> 0. 05)。3组患者治疗PEF均较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Ⅱ组PEF的改善较对照组及治疗组更为明显(P <0. 05),治疗Ⅰ组PEF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二麻四仁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气虚痰郁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显著。

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下载:29 浏览:247

张晖1 沈妍丽2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探讨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进行PCI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前30 min均予以曲美他嗪片,术后两组均长期服用曲美他嗪,同时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两组均干预12周。疗程结束后评估其疗效,并检测其血脂、心功能,及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TC、LDL-C依次为(4. 23±0. 82) mmol/L、(2. 76±0. 34) mmol/L,均显著高于观察组(3. 87±0. 78) mmol/L、(2. 23±0. 28) mmol/L(P <0. 05),但两组TG、HDL-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干预后对照组LVEF(46. 3±9. 2)%显著低于观察组(52. 8±9. 7)%(P <0. 05); LVEDV、LVESV依次为(168. 5±21. 3) m L、(86. 7±14. 5) m L,均显著高于观察组(151. 3±18. 6) m L、(80. 3±12. 1) m L(P <0. 05);治疗后对照组CRP(9. 7±1. 5) g/L、ET(7. 4±1. 1) ng/m L均显著高于观察组(6. 3±1. 1) g/L、(5. 6±0. 9) ng/m L,NO水平为(46. 8±7. 2)μmol/L显著低于观察组(53. 9±7. 8)μmol/L(P <0. 05);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11. 2±1. 7)分,显著高于观察组(8. 1±1. 3)分(P <0. 05);且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显著改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加味参芪复方治疗初诊脾虚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下载:86 浏览:447

张愿1 谢红艳2 周琳悦1 田苑1 谢春光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复方治疗初诊脾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血糖、血脂及平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戒烟等。同时治疗组予以中药加味参芪复方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850 mg/d,两组观察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空腹(FPG)及餐后2 h葡萄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变化情况,分析加味参芪复方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PG、2 hPBG及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BG及HbA1c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固本安胎汤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结局分析 下载:54 浏览:289

马万增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固本安胎汤联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固本安胎汤进行辅助治疗,疗程14 d,比较两组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妊娠结局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 16%(59/62)和83. 61%(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临床疗明显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均明显上升(P <0. 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流产率及早产率低于对照组,足月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固本安胎汤联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可有效改善内分泌功能和性激素水平,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保胎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

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症状与证候间关联模式 下载:75 浏览:528

王至婉1,2,3 李建生2,3,4 陈楚湘5 章亮5 王翔6 李海霞2,4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基于贝叶斯网络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症状对证候的贡献度,构建症状与痰热壅肺证的关联模式。方法采用全国九家省级中医院为期2年所调查的1768例患者数据建立痰热壅肺证数据库。数据预处理后导入贝叶斯网络。以痰热壅肺证为目标变量,以决策树运行结果筛选出的变量为输入变量,运用IBM SPSS Modeler 14.2软件实现贝叶斯网络算法,选用评估及分析对TAN及马尔科夫毯两种模型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痰热壅肺证因果关系如下:1)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脉数、大便秘结、口渴喜冷饮;2)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舌苔黄腻;3)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舌苔黄、舌苔黄腻;4)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舌质红。上述4条中,共有的症状为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其中,痰色黄对痰热壅肺证的贡献度最大,为0.72;其次痰白黏,为0.61。马尔科夫毯模型显示,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苔黄腻对痰热壅肺证的贡献度均>0.7。结论痰热壅肺证与症状间有4条因果关系,痰色黄、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苔黄腻对痰热壅肺证的贡献度较大。

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下载:90 浏览:527

林也1,2 张婷1,2 李鑫2 唐琳3 余黄合1 丁长松1 黎敬波4 蔡雄1,2 陈聪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2期

摘要:
肾虚证动物模型一直是中医证候研究的重点,提供与人类疾病类似的肾虚证动物模型,有助于深入研究肾虚证本质及其治疗。近年来建立了不少肾虚证动物模型,然而不同的肾虚证模型特点也不尽相同。对临床常见肾虚证型,从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虚方面进行概述,并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以期为肾虚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证候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中医同证候系疾病临床研究母方案设计方法 下载:76 浏览:517

赵晨1 张晓雨2 胡嘉元2 靳英辉3 思金华4 李戈4 翟静波4 卞兆祥1 商洪才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9期

摘要:
病证结合是中医临床试验设计中体现中医学特色的主要方式。在目前以病统证为主的研究对象认知体系下,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和规模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难以反映真实世界中医诊疗和疾病演进情况,影响了中医临床证据的有效应用。基于同证候系疾病病机的相通性,引入新式母方案临床研究设计方法,在研究多种干预治疗多个同证候系疾病的同时,评价各疾病间可能存在的演进情况,有望在保留中医真实世界诊疗特征的基础上,为证候评价提供可行性思路。

证候表型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 下载:85 浏览:509

张北华1 王凤云1 卞兆祥2 唐旭东1 《当代中医药》 2018年6期

摘要:
肠道微生态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有关,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研究肥胖、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代谢综合征、肝硬化等疾病,可为其诊治方法及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证候表型研究是中医学术研究的核心内容,证候客观化研究一直难以取得突破。认为证候表型如脾虚证、湿热证的发生存在着肠道微生态的失调,采用相应的治法如健脾、清热化湿等治疗后,在证候得到改善的同时肠道微生态亦得到恢复。提出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研究脾虚证、湿热证与其相关性,对于深化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及揭示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各证候症状间关联模式研究 下载:88 浏览:532

王至婉1 闫蔷薇2 李建生2 陈楚湘3 章亮3 王翔4 《当代中医药》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基于关联规则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症状间关联模式。方法采用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开展的全国9家省级中医院调查所提供的1768份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资料,分为风寒束肺证、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痰蒙神窍证、血瘀证,将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数据转换建立基于数据挖掘的数据库。采用Apriori算法,选取最低条件支持度为10%、最小规则置信度为50%、最大前项数为5,对各证候的症状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构建症状间的网络图。结果风寒束肺证488例,构成症状及舌脉共13个,其频率前3位分别为咳嗽(98. 57%)、喘息(83. 81%)、恶寒(72. 34%);咳嗽和喘息的支持度(83. 811%)及置信度(99. 267%)均为最高。外寒内饮证388例,构成症状及舌脉共16个,其频率前3位分别为咳嗽(99. 23%)、喘息(96. 13%)、恶寒(86. 34%);喘息、咳嗽的支持度最高(86. 911%),气逆不能平卧、胸闷置信度最高(100%)。痰热壅肺证1033例,构成症状及舌脉共14个,其频率前3位分别为咳嗽(99. 23%)、喘息气急(88. 19%)、痰多(79. 57%);喘息气急与咳嗽支持度(88. 190%)、置信度(99. 561%)均为最高。痰湿阻肺证572例,构成症状及舌脉共15个,其频率前3位分别为咳嗽(98. 95%)、痰有泡沫(88. 81%)、气短(86. 88%);喘息、气短支持度最高(84. 441%),口黏腻、食少,纳呆、食少,口黏腻、纳呆、食少置信度最高(100%)。痰蒙神窍证350例,构成症状及舌脉共10个,其频率前3位分别为喘息气促(87. 71%)、神志异常(82. 29%)、喉中痰鸣(73. 71%);神志异常与脉数支持度最高(73. 714%),喘息气促与神志异常置信度最高(75. 740%)。血瘀证642例,构成症状及舌脉共6个,其频率前3位分别为口唇青紫(61. 37%)、舌有瘀斑(41. 9%)、舌下静脉迂曲粗乱(40. 81%);舌质紫暗与舌下静脉迂曲粗乱与舌质黯红与舌有瘀斑的支持度均小于20%,置信度均大于95%。结论应用关联规则的置信度可得到COPD急性加重期常见证候症状间关系密切的症状群,并构建关联模式。

清胆排石汤对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术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 下载:35 浏览:498

高永萍 《当代中医药》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评估对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术后患者予以清胆排石汤治疗对免疫功能和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评估对象选择于2019.4~2022.3就诊于我院的80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组评估,予以西医常规治疗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予以清胆排石汤治疗的40例患者归纳到试验组,对比和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77.50%)对照,试验组治疗效果(97.50%)明显更佳(P<0.05);与对照组抗生素应用时间(3.10±1.05)d、住院时间(7.40±1.62)d对照,试验组抗生素应用时间(1.25±0.85)d、住院时间(4.62±1.55)d明显较短(P<0.05);与对照组对照,试验组治疗后免疫功能(IgG、IgM、IgA)明显更佳(P<0.05);与对照组对照,试验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较低(P<0.05);与对照组对照,试验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更佳(P<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术后予以清胆排石汤治疗效果突出,可促进免疫功能改善,可减少中医症候积分,可减轻炎症反应,利于患者康复,建议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