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诺贝尔物理奖“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发现案例研究 下载:45 浏览:241

董彦邦1 刘莉1 姜燕媛2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开创了华人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先河。本文通过对李政道好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叶铭汉院士及王垂林研究员的半结构式访谈以及李政道个人传记的整理,深入分析宇称不守恒理论的产生过程及成功要素,旨在为促进我国重大科学发现的产生提供对策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影响研究综述 下载:35 浏览:249

陈建琪1 孙勇1 王晖1 张晓敏1 杨楠2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蓬勃发展,其运营引发的环境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分别从振动产生机理与振源特性、振动传播规律、环境振动影响三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认为今后的研究应注重将实测、数值分析与理论计算相结合;重视标准制定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开展综合减振方案研究;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平台,实现预测的可视化。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中、上侏罗统海房沟组孢粉组合 下载:86 浏览:483

张前旗1,2 李建国1 黄迪颖3 《生物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村一带是著名的道虎沟生物群的代表性产地,本文对这里的柳树湾剖面海房沟组进行了孢粉分析,揭示了道虎沟生物群发育的古植被组成面貌,为研究这一中国北方中、晚侏罗世重要生物群的生态系统及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当前样品含有数量丰富的孢子花粉化石,但分异度不高,共计20属15种及若干未定种。孢粉组合以裸子植物两气囊花粉占优势为特征,其中以Alisporites和Pseudopicea含量最突出,其次为Quadraeculina和Podocarpidites。掌鳞杉类Classopollis常见,蕨类和苔藓孢子则非常匮乏。孢粉组合的时代很可能为中侏罗世末,但也不排除至晚侏罗世早期的可能。孢粉组合显示道虎沟生物群发育时期研究区的植被为以裸子植物松柏类针叶林为主的景观,气候温凉、湿度中等。

心理授权对工程项目团队不道德亲组织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惯例的调节作用 下载:36 浏览:374

孙春玲 姬玉 许芝卫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探究在工程项目团队中心理授权对工程项目团队成员不道德亲组织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并引入组织惯例作为调节变量。采用SPSS18.0和AMOS17.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授权对工程项目团队成员不道德亲组织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组织惯例负向调节心理授权对不道德亲组织行为的正向影响,即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提出工程项目团队管理者对团队成员不道德亲组织行为的权变管理对策

歌曲《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的二度创作 下载:29 浏览:311

郑余会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这首作品选自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通过对《费加罗的婚礼》歌剧剧情的了解,同时结合莫扎特歌剧的特点和演唱风格。本文将运用自己各种专业知识,首先从对作品的背景的介绍,其次是作品的音乐分析和作品的二度创作这些方面展开。将此作品各方面的重点内容详细剖析,并且结合自己的心得感悟,来更好地演绎这个角色。努力将声乐的语言与艺术的形象有机结合起来,使笔者对这首作品有更好的把握,从而能够更好演绎这首作品。

BIM技术在地铁车站下穿既有地道桥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8 浏览:357

严小卫1 于晓辉2 赵智成2 陈博文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地铁车站的建设施工涉及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多维度问题,基于施工组织困难、周围环境复杂的施工现状,对工程项目进行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哈尔滨地铁3号线哈平路地铁车站下穿既有地道桥施工项目,采用BIM技术和有限元分析联合深化设计方案,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城市地铁车站建设施工联合设计管理方法。工程实践结果表明:BIM技术在三维可视化设计和施工方案优化等方面均表现出了精准、高效的管理水平。所建立的基于成本和进度的5D集成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工程多维度信息的高效传递,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可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地进行。为以后类似工程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在地铁项目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输油气管道站控系统程序标准化关键问题探讨 下载:55 浏览:409

魏国富 黄忠胜 丁建辉 《中国仪器》 2020年12期

摘要:
针对当前输油气管道站控系统程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站控系统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探讨程序结构设计标准化、通用控制功能模块标准化、变量定义标准化、程序注释标准化和其他编程要求标准化等内容,为实现站控系统程序标准化提出技术方法及管理建议。

城市新城区规划信息模型创建及应用研究 下载:52 浏览:358

向卫国1,2 黄焕民2 张娴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3期

摘要:
为了提高城市规划效率和管理水平,依托深圳某新城区项目,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城市新城区规划信息模型创建与应用方法。通过确定规划模型分类编码、精细度、创建方法、坐标定位和整合方法,结合实景模型开展了规划方案比选、规划核查、碰撞检查、设计方案核查、未来面貌展示等应用。研究表明,将BIM用于城市规划中,可以为新城区规划的空间布局、时序推进和节约集约发展等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水平。

物流通道的区域经济聚散机制及其集聚效应检验——基于中国11条物流通道的实证 下载:68 浏览:445

范月娇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物流通道是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骨干物流服务系统,不仅在其干线上承担货物运输功能,在其物流节点上也提供包括储存、分拣、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物流服务,以支持物流通道沿线区域的经济流通,是由物流实体通道和物流信息通道共同构成的现代物流通道。首先,本文以交通区位论、集聚经济理论、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了物流通道的区域经济聚散机制及其对沿线区域的集聚效应;其次结合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和各交通干线的建设状况,梳理出中国11条综合性物流通道,同时考虑了物流信息通道作用,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对其技术水平做了综合评价;最后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物流通道的区域集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中国物流通道都具有显著的区域集聚效应;从各通道层面看,综合反映物流通道区域集聚效应的规模、密度和专业化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具体表现为:同柳、京沪物流通道的规模效应和密度效应较大,而沿海、京广物流通道较小,且在研究期表现为在地处中西部和横跨东中西部的物流通道规模效应和密度效应更明显;长江、沿海、京哈、陇海兰新及沪昆物流通道的专业化效应较大,而相对经济发展落后的、纵贯西部地区的宝昆... 更多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程推进方法研究 下载:52 浏览:350

许锋1,2 陈达1,2 胡爱武2,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2期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别是首条轨道交通线路,首选沿城市核心生活圈和商业圈布置,线路长、影响范围广,对城市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特点,分析前期工程推进涵盖的主要内容,根据工程实践总结得出征地拆迁、管线迁改、交通疏解等几个主要专业的前期工程推进重难点。在此基础上,从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单位的角度建立了以技术为主导的前期工程管理组织架构,并提出了具体的推进思路和方法,前期工程推进效率提高显著,对类似项目的前期工程推进具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基于儿童行为特性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 下载:88 浏览:448

姚瑶 申世广 《设计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研究在儿童活动行为集中的街道中,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提高街道的儿童友好性,从而缓解儿童与城市街道空间关系紧张的情况。本文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背景下,总结了儿童行为的4个基本特征:年龄差异性、探索性、自然亲近性、环境限制性,并从这些特征出发,以南京市建康路为例,探讨儿童友好型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方法。得到儿童友好型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方法,并对南京建康路提出了改造建议。建设儿童友好型街道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设计中,设计师理应遵循儿童的行为特性,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街道景观。

探索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之道——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方向 下载:86 浏览:480

周汉华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控制者对于个人信息有很强的利用激励而缺乏同等程度的保护激励。如果法律规则只是简单施加各种禁止性或者强制性规定,势必因为激励不相容影响有效实施。尽管立法模式不同,不论欧盟还是美国,近年来都在探索建立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体系。我国目前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存在法律要求与信息控制者内部治理机制脱节、刑法制裁与其他法律手段脱节、责任规范与行为规范脱节等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应以培育信息控制者内部治理机制为目标,以构筑有效的外部执法威慑为保障,促使信息控制者积极履行法律责任,并对违法行为予以制裁。个人信息保护法应确认信息主体在公法上的个人信息控制权,不能也不应该回避基本权利话语。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需要先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角度切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推动激励相容机制实现。

低功耗阴极保护智能电位采集在油气管道中的应用 下载:54 浏览:380

陈慧萍1 马启强2 张昆3 任利萍1 《中国仪器》 2019年11期

摘要:
结合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的管线阴极保护现状,所处地理地貌环境,展开了专项技术研究。针对目前通行的电位采集方式是人工携带便携式仪器现场测量,受各种因素影响,准确采集数据并不容易,研究一种智能采集管道电位的系统迫在眉睫。介绍了一种低功耗阴极保护智能电位采集系统,从方案设计、软硬件产品研发,到现场安装试验全部过程。目前该系统在本公司试点管线应用半年多以来,系统性能稳定,尤其是在经历了一个冬季后,该系统的电池仍然在80%以上,这与产品设计过程中低功耗设计思路相吻合。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阶段风险评估 下载:67 浏览:381

黄越1 龚珍1 邓祥辉1 李鹏1,2 王睿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公路隧道洞口段埋深较浅,围岩风化严重,加上降雨的影响,很容易发生边仰坡失稳、洞口坍塌等事故,因此研究隧道洞口段施工风险对于保证施工安全极为重要。为了降低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阶段风险,分析了影响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阶段的风险及风险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结合相关资料建立了样本数据,并对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将模糊数学理论、主成分分析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隧道洞口段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方法。选取45座公路隧道施工实例作为样本进行训练分析,以另外5座隧道作为评估目标进行评估,并与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所得结果比较,两种方法评估结果误差较小。

基于LCA的装配式建筑建造全过程的碳排放分析 下载:66 浏览:402

高宇 李政道 张慧 喻博 王家远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0期

摘要:
基于预制构件的生产、物流运输、现场安装施工3个阶段资源能源消耗的基础数据,构建了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系统核算了深圳市某装配式建筑的总碳排放量,识别了各个阶段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对碳排放贡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最大(88%),主要由剪力墙和叠合梁的钢筋消耗引起,是预制构件碳减排的重点阶段,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次之(11%),施工阶段的碳排放量相对较小(1%)。该结果可以为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提供基础数据,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正交多声道超声波流量计原理及不确定度分析 下载:53 浏览:383

刘克梅1 李孙婉2 宋沁2 《中国仪器》 2019年6期

摘要:
为更好地了解Cameron正交平面多声道超声波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及其在小功率提升中的作用,本文从基本测量原理出发,讨论了该流量计采用的高斯数值积分方法与其他数值积分方法的区别,分析了声道数量与位置确认的基本原理,详细地讨论了四声道与正交八声道在径向流中的影响,并引申出平整率的概念,详细地分析了平整率对于流量计自动调整仪表系数的独特优点。最后通过对质量流量不确定度及堆芯功率不确定度的分析,证明了Cameron正交平面多声道超声波流量计在小功率提升中的实际意义,并为推动中国超声波流量计国产化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电子护具的应用对竞技跆拳道比赛的影响分析 下载:51 浏览:272

崔楠 《体育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自竞技跆拳道进入奥运比赛项目后,竞赛规则随着电子护具的应用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加强对电子护具的影响分析至关重要。随着电子护具的应用,竞技跆拳道比赛产生了新的规则,它不仅对运动员的技战术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还使竞技比赛更加公平公正,观赏性也得到提升。本文将系统分析电子护具的应用对竞技跆拳道比赛的影响,提出电子护具影响下的竞技跆拳道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气体超声流量计远程诊断系统应用设计 下载:66 浏览:360

吴洪伟 《中国仪器》 2019年5期

摘要:
气体超声流量计远程诊断系统已日趋成熟。该系统依托已建的通信网络,实现对现场仪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本文结合某天然气管道公司的实际工程,在介绍气体超声流量计远程诊断系统结构、功能的基础上,就气体超声流量计远程诊断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应用设计加以讨论。

基于体验价值的轨道交通出行体验评价体系构建 下载:24 浏览:251

程乾姜霖 《中国设计》 2020年2期

摘要:
从体验价值出发,构建一套"衡量指标+评价方式"的出行体验评价体系。结合用户体验的相关研究方法,梳理评价指标;利用因子分析和判断矩阵,筛选指标并赋予权重。同时借助模糊评价法及IPA分析法对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并分析出行服务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发展改进建议。确立了由2个层次、3个维度、21项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判断出行服务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表现及其存在的价值,在理论上可以为轨道交通设施、产品、环境的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在实践上能帮助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满意度。

基于关系合同的重大工程隧道行为治理模型 下载:70 浏览:385

邱聿旻 程书萍 巫城亮 盛昭瀚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7期

摘要:
目前,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道德风险、资产专用或敲竹杠以及逆向选择等隧道行为,极易引发进度延迟、成本上升、质量下降等风险,甚至导致工程失败。在分析承包商隧道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业主-承包商合同治理模式,构建委托代理模型,探讨显性合同与关系合同下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引入关系合同与激励机制能有效防范承包商隧道行为,且能有效促进业主与承包商长期合作;政府作为重大工程管理者,应该引导工程行业建立信息公开平台与承包商筛选机制,从而提升整体行业水平,规范行业企业行为。
[1/215]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