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线上教学探究 下载:27 浏览:332

陈美志1 陈济川2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研究以宁德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6级、2017级、2018级学前专业专升本学生为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跟踪观察、调查访谈、综合分析等方法,就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在新时代如何充分利用手机微信软件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等进行实践探索,结果表明,有机地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线上线下课程相互结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学生长时间玩手机的消遣现象,而且促进学生自觉使用手机的功能来进行课程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课程的教学成效。

培养高师应用型人才音乐综合素养的创新策略 下载:92 浏览:509

李飞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高师作为整个教师培训的关键所在,应该拥有不断创新与不断追求的信念。本文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介绍了培养高师音乐综合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对高师音乐综合素养创新性培养的策略。教师应该将教育作为一项责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适应社会的需要,致力于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郭秉文与“南高—东大”教师队伍建设 下载:95 浏览:514

王海凤 余子侠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被誉为"东南大学之父"的郭秉文,自主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便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于一流高等学府创办过程中的重要性。为获得"合格教员",他积极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于外,他遍游海外各邦,礼贤下士,竭诚求聘名师;于内,他积极创造条件,随处留意,养成"合格教员"。在其不断努力下,"南高—东大"名师云集、精英荟萃。正是有了这些"合格教员",使得郭秉文长校的南高—东大迅即在学科建设、招生对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诸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历史业绩,且快速跻身于著名高校之列。

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下载:73 浏览:316

张红梅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声乐小组课作为高师声乐课改革的成果从试行,到推广直至成为非专业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主流方式,发展到现在碰到了一些困难。改革发展的外在压力减弱,内在动力消失。本文尝试分析现象背后的产生原因,对目前的状况做出理解和解释,提升声乐课教学改革的信心。

关于高师院校乐团建设存在问题的思考 下载:79 浏览:313

余鹏 周楼胜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高等师范类院校的乐团建设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通过对前人研究文章的整理,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亲自走访各类院校乐团建设的情况总结,认为高师乐团建设虽然具有复杂性,而找出乐团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才是关键。本文从学校发展规划、招生、课程教学、排练演出、乐团合奏形式几个关键点入手,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述,希望能为我国高师院校的乐团建设贡献出自己的思考。

高师音乐专业和声学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载:81 浏览:429

陈美含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高等师范音乐院校的学生,大多在意学生自己的专业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钢琴、声乐以及其他器乐专业小课,究其原因,是什么促使学生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而忽略了音乐学专业中的共同课、公共课的学习,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郭秉文与“南高—东大”教师队伍建设 下载:95 浏览:527

王海凤 余子侠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1期

摘要:
被誉为"东南大学之父"的郭秉文,自主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便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于一流高等学府创办过程中的重要性。为获得"合格教员",他积极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于外,他遍游海外各邦,礼贤下士,竭诚求聘名师;于内,他积极创造条件,随处留意,养成"合格教员"。在其不断努力下,"南高—东大"名师云集、精英荟萃。正是有了这些"合格教员",使得郭秉文长校的南高—东大迅即在学科建设、招生对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诸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历史业绩,且快速跻身于著名高校之列。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下载:26 浏览:174

马愿愿1 余慧民1,2 王伟1 王后雄1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2期

摘要: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面临"双一流"学科建设等诸多挑战,培养师范生实践能力是提高其竞争力的突破口。研究以化学师范生培养为例,探索其教学实践能力整体培养路径,分别在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三方面提出突破路径,以期为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探究 下载:109 浏览:1396

兰曼心 《历史研究进展》 2023年12期

摘要:
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非常重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课程既在一定程度上与日常生活相关,又需要教师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注重提升实践性,通过互动沟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提升互动过程有效性,需教师注重前期引导的趣味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构建小组合作平台,提升实践中的互动效果,为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体现出互动教学的价值提供支持。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