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沙芥果皮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化感作用及其化感物质分析 下载:75 浏览:493

鲍红春1 郝丽珍2 张凤兰2 杨忠仁2 李小雷2 郑清岭2 《农业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为了寻找对白菜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进而研究沙芥化感作用,通过生物检测方法研究了沙芥果皮浸提液中的甲醇、乙酸乙酯、乙醚、石油醚萃取相及剩余水相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利用GC-MS技术鉴定其化学组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沙芥果皮各分离相萃取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呈现化感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其化感综合效应介于-0.01~-0.49。相同浓度处理下,沙芥果皮各分离相萃取液对白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为乙醚相>乙酸乙酯相>甲醇相>剩余水相>石油醚相,乙醚相为优势分离相。从沙芥果皮各分离相萃取液中鉴定出的主要化合物为酚酸类、有机酸类、醇醚类、芳香烃类物质,其中邻苯二甲酸和15-冠醚-5为各分离相共有的物质。各分离相萃取液浓度高于0.75 g/mL对白菜种子发芽、幼苗苗高和根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中国小麦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与适宜施氮量研究 下载:82 浏览:510

孙洪仁1 张吉萍2 冮丽华3 吕玉才2 王应海4 《农业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文章系统总结了中国开展的小麦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与适宜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30年来中国小麦土壤氮素丰缺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小麦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不同区域之间差异很大,以缺氮处理相对产量60%指标为例,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动于21~97 mg/kg;除关中灌区、河套灌区和河西走廊外,中国小麦土壤氮素丰缺指标研究存在很多空白区域;小麦土壤缺氮较为普遍,第4~5级为土壤氮素集中分布的丰缺级别,缺氮处理相对产量大多处在60%80%;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的试验点数不宜过少,丰缺指标高端和低端采用外推数据需谨慎,并应予以注明;适宜施氮量与土壤氮素丰缺级别线性负相关,与小麦目标产量线性正相关,与氮肥当季利用率线性负相关;当氮肥当季利用率40%、目标产量3~12 t/hm2时,土壤氮素丰缺级别第1~7级的小麦适宜施氮量范围依次为0,21~84,42~168,63~252,84~336,105~420,126~504 kg/hm2。

用心陪伴干预对治疗期乳腺癌患者配偶自我效能的影响 下载:8 浏览:434

梁嘉贵1 王朕玉1 刘均娥1 李慧2 2020年12期

摘要:
探讨用心陪伴干预对治疗期乳腺癌患者配偶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8年4月—5月北京市某医科大学4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的32名女性乳腺癌患者配偶为研究对象,实施用心陪伴干预,包括勇于担当(多干活)、相伴左右(多陪伴)和心灵沟通(多谈心)。采取个体化面对面干预,时长45 min,并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2周采用癌症自我效能量表-配偶版、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干预前,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癌症自我效能得分为(144.25±30.76)分、焦虑得分为(34.14±6.94)分;干预后2周,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癌症自我效能得分为(163.91±26.74)分、焦虑得分为(29.26±4.56)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940,P<0.001;t=4.248, P<0.001)。结论用心陪伴干预能提高配偶照顾乳腺癌患者的自我效能,并降低其焦虑水平。

鲟鱼人工养殖病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策 下载:65 浏览:422

夏美 《农业研究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鲟鱼人工养殖在我国由南到北都非常流行。但是由于养殖者不注意科学地养殖方法,只注重经济利益,导致全国各地地养殖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病害。文章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鲟鱼人工养殖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它们包括自然灾害、病害预防工作差、养殖密度不当等。从这些角度出发,找出减少鲟鱼病害的根本方法,对药物投放、安排养殖密度、改善养殖环境都有深入研究,以最少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解决鲟鱼人工养殖的病害问题。

中国马铃薯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与适宜施钾量研究 下载:94 浏览:523

孙洪仁1 冮丽华2 张吉萍3 吕玉才3 王应海4 《农业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文章对我国开展的马铃薯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与适宜施钾量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结果表明,马铃薯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不同区域之间差异颇大,以缺钾处理相对产量90%指标为例,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动于80~268 mg/kg;除内蒙古、福建和重庆外,我国马铃薯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研究存在很多空白区域;马铃薯土壤缺钾较为普遍,第2~5级为土壤速效钾集中分布的丰缺级别,缺钾处理相对产量大多处在60%100%;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的试验点数不宜过少,丰缺指标高端和低端采用外推数据需谨慎,并应予以注明;可以采用"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确定不同速效钾丰缺级别土壤的马铃薯适宜施钾量;适宜施钾量与土壤速效钾丰缺级别线性负相关,与目标产量线性正相关,与肥料利用率负相关;在钾肥当季利用率50%、目标产量15~60 t/hm2时,土壤速效钾丰缺级别第1~7级的马铃薯适宜施钾量范围依次为0,21~84,42~168,63~252,84~336,105~420,126~504 kg/hm2。

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开展围术期精细化管理的效果研究 下载:209 浏览:2886

钟良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开展围术期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肝胆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肝胆外科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开展围术期精细化管理,就两组患者舒适度、整体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等进行评定对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GC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整体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安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开展围术期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升患者舒适度,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如何提高养鱼效益 下载:60 浏览:427

夏美 《农业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养鱼效益也在逐步提高,养鱼的整体流程即为把部分鱼苗放养入适当的水体环境中并对其进行定期地饲养加以管理,或者是水体环境中的某些鱼类资源进行合理养殖加以保护,最终均以获得高产量的鱼进而最大程度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因此,养鱼方面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通过探讨如何制定科学的养鱼计划以及确定合理的养殖模式,实现养殖方法、技术的改善,提高养鱼效益。

微小RNA-7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91 浏览:519

​杜煜 马宇 卢柳西 黄巧 展群岭 李兴贵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探讨微小RNA-7(miR-7)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D患者58例作为PD组,根据Hoehn-Yahr分级进行分组,其中<Ⅲ期的患者纳入到轻度PD组(25例),≥Ⅲ期的患者纳入到重度PD组(33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7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统计PD患者的UPDRSⅠ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7对PD的诊断价值。结果 PD组的血清miR-7相对表达量(0.77±0.28)明显低于对照组(1.04±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PD组的血清miR-7相对表达量(0.88±0.31)明显高于重度PD组(0.69±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 PD患者血清miR-7与病程、UPDRSⅠ评分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但与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均呈负相关(均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miR-7对PD的诊断价值一般,曲线下面积为0.698(95%CI:0.573~0.822),其最佳诊断阈值为0.95,敏感度为53.45%,特异性为86.67%。结论 miR-7在PD患者血清中呈异常低表达,且其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但对PD的诊断价值一般。

精准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孙权劝学》为例 下载:76 浏览:449

欧阳芸芸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5期

摘要:
精准教学是面向知识与技能教学的高效方法,目前已成为一种教学模式。精准教学是以精准教学目标为导向、以精准教学过程为主要内容、以精准课堂评价为保障,融精准教学目标、精准教学过程与精准教学评价三者为一体的教学。以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孙权劝学》为例探究精准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得出结论:精准教学模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应用中具有优势,也存在局限,需要做进一步的研讨。

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规律 下载:77 浏览:466

陆俊锴1,2 张伟仁1,2 简杰亮1,2 张可馨1 陈清伟1,2 李荣华1,2 王春琳1,2 母昌考1,2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为探讨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规律和雌雄差异,本研究对1~6月龄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各生长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采用Logistic模型分别拟合三疣梭子蟹的体重(BW)、体长(BL)、体高(BH)、全甲宽(FCW)、甲宽(CW)、大螯长节长(MLC)、大螯不动指长(FFLC)、第一步足长节长(MLFP)等8个形态性状的生长特征。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雌性和雄性的生长存在差异,早期雄性生长较快,后期雌性生长较快,而雌雄混合分析介于二者之间。三疣梭子蟹各生长性状的Logistic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除雌性MLC和MLFP以及雌雄混合分析的MLFP之外,其余性状R2均达到0.990以上;雌性和雄性体质量的极限生长值分别为290.27和195.91g,快速生长区间分别为2.74~5.10月龄和2.33~4.14月龄,拐点分别为3.92和3.24月龄。研究表明,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过程均符合“慢-快-慢”的特征,雄性比雌性更早进入快速生长期,但是快速生长期的持续时间不及雌性。本研究对三疣梭子蟹不同生长指标的规律特征,以及各指标在混合养殖条件下雌性和雄性的优势阶段进行了研究,为实现三疣梭子蟹精细化高效养殖提供了参考。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诊疗的研究进展 下载:86 浏览:518

刘懿萱 郭林 卢仁泉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5期

摘要: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淋巴瘤的90%。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时会增加NHL的发生率,因此该类疾病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ARL)。目前,ARL的发生、发展尚未形成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患者由于HIV感染,致使CD4+T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导致ARL发生。因此,最新的治疗方法一般从源头上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及免疫功能重建,同时采取针对淋巴瘤的R-CHOP方案。ARL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且其预后转归往往大相径庭。文章拟对近年来ARL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2表达对Alzheimer's病细胞模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影响的机制研究 下载:84 浏览:506

​王丽玲 李焰生 王鹏飞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2(LRP2)在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Alzheimer's病(AD)细胞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调控LRP2表达后对神经元存活影响及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20μmol Aβ1-42处理的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作为AD细胞模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RP2蛋白表达情况。Scrambled siRNA和LRP2 siRNA(si LRP2)分别转染SH-SY5Y细胞48 h,随后予以Aβ1-42处理24 h,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RK、p38及JN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si LRP2+Aβ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SC+Aβ组(P <0. 05)。与处理前比较,Aβ1-42处理后LR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1组、siRNA-2组LRP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5~0. 01)。SC+Aβ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si LRP2+Aβ组(P <0. 01)。SC+Aβ组及si LRP2+Aβ组(p-ERK1/2)/ERK与SC组及si LRP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SC+Aβ组相比,si LRP2+Aβ组(p-ERK1/2)/ERK亦无统计学差异(P>0. 05)。SC+Aβ组及si LRP2+Aβ组p-p38/p38显著高于SC组及si LRP2组(均P <0. 01)。与SC+Aβ组相比,si LRP2+Aβ组p-p38/p38无统计学差异(P> 0. 05)。SC+Aβ组及si LRP2+Aβ组p-JNK/JNK显著高于SC组及si LRP2组(均P <0. 01)。与SC+Aβ组比较,si LRP2+Aβ组p-JNK/JNK显著增高(P <0. 01)。未经JNK抑制剂处理的SC组、si LRP2组细胞的Cleaved Caspase-3相对表达与经JNK抑制剂处理的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抑制LRP2后促进Aβ诱导的细胞凋亡,并且这种效应与ERK、p38磷酸化无明显相关,与JNK磷酸化相关,但JNK抑制剂不能逆转LRP2抑制导致的凋亡增加,提示JNK信号通路可能不直接发挥作用。

“微课”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下载:48 浏览:498

阳纯仁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及移动学习终端的快速发展,"微课"以内容简洁和可移动学习等优势得到了许多教学者的青睐。然而,"微课"在实践上存在教学内容不够完整、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过程缺乏监督等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可见"微课"在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这些现实困境都阻碍着"微课"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需要将"微课"与传统课堂相结合,促进"微课"系列化,提升"微课"的制作质量。

一种联合空间变换和置换注意力机制的近岸水产养殖区信息提取方法 下载:24 浏览:248

巫统仁1,2,3 张显3 刘培1,2,4 文婷婷1,2,3 邹振学1,2,3 《中国水产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为解决水产养殖区遥感提取过程中近岸坑塘养殖目标和网箱养殖目标地物背景复杂,受房屋、植被、海水和船只等干扰提取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空间变换和置换注意力机制的近岸水产养殖区信息提取方法SA-STN-Net,选取海南省文昌市八门湾和万宁市坡头港为研究区域,先利用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构建水产养殖目标先验知识,然后在U-Net模型基础上联合空间变换网络(spatial transformer network, STN)和置换注意力机制(shuffle attention, SA),用于增强养殖目标空间特征、减少复杂地物的干扰并聚焦近岸水产养殖区域。结果表明:与原始U-Net模型相比,SA-STN-Net模型的总体提取精度和平均交并比提高了3.3%和5.7%;与当前较为先进的A2fpn、Swin-Transformer和Dc-Swin等深度学习分割算法相比,SA-STN-Net模型具有更好的分割性能,F1分数分别提高了6.7%、4.2%和7.2%。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SA-STN-Net模型能适应近岸水产养殖目标地物背景复杂的情况,可对近岸养殖目标进行有效提取,本研究结果可为近岸规划与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症状反复波动的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82 浏览:508

​王飞 高丽 沈沸 李焰生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探讨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24 h内症状反复波动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在发病4.5 h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1例,分为波动组与无波动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波动组与无波动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溶栓前血压、溶栓前INR、发病-溶栓时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高血压病、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6%、吸烟史、TOAST分型、溶栓后24 h内颅内出血的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波动组溶栓前NIHSS>3分及前循环梗死的比率显著高于无波动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3分(OR=2.953,95%CI:1.044~8.354,P=0.041)和梗死部位(OR=4.020,95%CI:1.067~15.140,P=0.040)是症状波动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静脉溶栓24 h内的症状反复波动与卒中严重程度及梗死部位相关。

全方位构建优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于贵州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考察 下载:87 浏览:506

包兵兵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5期

摘要:
为破解普惠性资源供给不足、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国家教育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和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要求,贵州省坚持公益普惠的价值取向和改革发展的主旋律,编制出台了《贵州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以建立公办、民办协调发展机制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以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园体制来强化政府主体责任,以完善师资队伍发展保障机制来提供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以建立幼儿园质量保障体系来推动区域学前教育提质升级,以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来促进学前教育持续发展,以建立省级验收督查机制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全方位构建"广覆盖、保基本、兜底线、有质量"的优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本文从"贵州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编制出台的时代背景、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以及全面推行的重要举措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和详细解读,以期为"贵州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政策落实和成效分析建言献策,为其他省市乃至在全国范围全方位构建优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曲云水彰化境 半池墨香显仁心——论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下载:64 浏览:415

储呈进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可行性。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三种实践策略:吟咏品赞自然,培养正确的自然观;描述风土人情,再现生活场景,培养正确的人文观;抒发情感,阐幽探微,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优良的个人品质。通过语文教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可借鉴"格物致知"的原则,具体需关照三个方面:遵循"人合自然"的理念,考量学生全面素质;注重"万象含道"理念,考量学生全面素质;坚持"从象察因"的理念,考量学生全面素质。

ICU以患者家庭为中心探视模式的研究进展 下载:12 浏览:417

韩遵海 刘雪娇 何茵 田梓蓉 2019年5期

摘要:
介绍ICU以患者家庭为中心探视模式的发展,综述探视模式的要求和感染控制措施,并从满足患者家属探视需求、促进医患信息共享、指导家属参与多学科查房及患者护理等方面阐述了探视模式的实施方法,旨在为国内ICU以患者家庭为中心探视模式的开展提供参考。

小脑上动脉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6例报道) 下载:81 浏览:516

​唐晓平 段军伟 赵龙 彭华 张涛 杨彬彬 印晓鸿 李舜 孙浩耕 王远传 罗仁国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探讨小脑上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6例小脑上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效果及诊治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结果 16例患者中11例因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发病,其中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室积血3例,CT及CT血管成像(CTA)检查确诊8例为小脑上动脉动脉瘤、2例考虑为大脑后动脉动脉瘤、1例诊断不清;另5例因眼睑下垂3例、外展神经麻痹2例平诊就医,CT及CTA或MRI检查示2例考虑为脑干腹侧占位病变、3例诊断不清;最后所有患者行三维DSA检查明确诊断为小脑上动脉动脉瘤。5例首先选择介入栓塞治疗,其中1例因椎动脉狭窄迂曲置管困难改为开颅夹闭治疗;2例院外行介入栓塞治疗后因再次动脉瘤破裂出血转入我科行开颅夹闭治疗;9例直接选择开颅夹闭治疗。术后1例因小脑梗死及全身并发症长期卧床,余15例恢复良好,其中2例因脑积水加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 小脑上动脉动脉瘤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也可以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麻痹和脑干旁占位表现发病;对于诊断不明或诊断部位不清又高度怀疑后循环动脉瘤的患者,应及早行三维DSA检查明确诊断;一旦明确诊断,应尽快采取干预措施,介入栓塞治疗可作为首选。

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在病房实施日间手术的管理及效果评价 下载:23 浏览:380

刘常清1 任宏飞2 周倩3 李继平4 苟菊香5 龚仁蓉1 2019年5期

摘要:
探索在乳腺外科病房对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实施日间手术管理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抽取医院乳腺外科实施日间手术管理的18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试验组,并同期选配180例实施常规住院手术管理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的日间手术管理方法,患者术前检查、健康教育、麻醉咨询等医疗服务提前到门诊完成,专设医疗与护理小组,在手术室行日间手术,术后常规护理,评估满足出院标准后于术后第2天08:00出院。结果试验组手术等待时间、住院时间、直接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患者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6%)低于对照组(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外科病房对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实施日间手术管理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可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