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生活化课程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下载:142 浏览:1318

孙福妍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要建构充满教育智慧、满足幼儿兴趣与发展需求的生活化课程。基于此,幼儿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生活实际,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注重在幼儿的生活中开发课程内容。

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下载:165 浏览:2700

郭丞霖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创新要求提高。传统体育项目基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倡导中庸、和谐统一、顺应自然的中国传统体育精神是深受传统文化浸润而形成,它专注于人内心道德良知的发掘,专注于人的道德修养。在高校传承传统体育文化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举措,也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下良好的思政元素。高校校园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有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挖掘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有效发挥于高校课堂思政;创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打造特色传统体育项目,凸显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以社团、协会、俱乐部、大师工作室的形式,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注入活力;利用多种文化传播媒介,在校园广泛传播。为高校校园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建言献策。

小学德育教育思路研究之我见 下载:165 浏览:1538

刘佳伟1 刘冬妮1 矫泽泓2 杜明月3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在新时期,小学德育的教育方式要与时俱进,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不断地完善和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在小学教育中,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在进行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强化德育,运用多种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个性,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实施德育工作中,要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加强德育的渗透,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全面提升,从而达到德育实效。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以电影《都市风光》为例 下载:80 浏览:479

张婉宜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作为早期中国有声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音乐既是电影元素,也是独立的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特征。本文从音乐本体与音乐美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电影音乐文本,讨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电影音乐呈现出的戏剧性、叙事性、表情性等美学特征。

我国萨克斯管教学现状与发展分析 下载:67 浏览:422

李依黎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针对我国萨克斯管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其发展的背景、过程,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因素、问题,分析其状态与内容,对于萨克斯管教学更进一步了解,能够在我国萨克斯管教学研究中,充当理论研究资料。同时从研究中,找出适应现今萨克斯管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并提出适应教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京韵大鼓艺术钩沉 下载:77 浏览:492

刘亚媛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文化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传统行业和传统文化面临着考验,曲艺能否保持生命力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国外文化不断入侵,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何让经典曲艺作品流传,并被年青一代所认可与接受是值得思考的。京韵大鼓已有百年的历史,是中国曲艺说唱艺术中鼓词类别的重要分支剧种,它成为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说唱艺术品种,代表流派风格各异。本论文对曲艺艺术京韵大鼓的产生、流派和发展的现状进行简述,并进一步对曲艺艺术的发展提出构想,具体怎样做好曲艺的传承,这也是一个深刻的现实问题。

意大利艺术歌曲中悲歌演唱情绪的把握——以古典艺术歌曲《尼娜》为例 下载:96 浏览:478

贾坤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下文首先介绍了意大利艺术歌曲悲剧元素演唱表达方式的差异以及特殊性,然后分析了意大利艺术歌曲《尼娜》的艺术特征,立足于《尼娜》创作背景、歌曲结构、旋律特征等,对其歌演唱情绪的准确掌控进行了详尽论述,指出《尼娜》情绪的准确掌控需要建立在对歌曲创作背景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演唱过程中要通过情绪确定具体的方式方法,并注意气息稳定。

咏叹调《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演唱分析 下载:69 浏览:500

马鑫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莫扎特著名代表作之一,《费加罗的婚礼》的故事脚本取自法国的剧作家博马舍同名作品,是一部喜剧。其中来自于歌剧的第一幕第五场《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由童仆凯鲁比诺所唱的咏叹调,是女中音歌剧咏叹调的杰出之作。本文分别从凯鲁比诺的人物形象、《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的版本比较以及演唱三个大的方面对这首作品的情感处理及演唱技巧做了深刻的剖析。其中人物形象分析分别包括博马舍笔下的凯鲁比诺、莫扎特笔下的凯鲁比诺和二者之间的比较。对于版本比较的阐述包括18世纪咏叹调的特点、《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中18世纪咏叹调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处理。演唱分析是通过语言语感、音乐技巧和色彩技巧三个角度。

论汉斯立克美学思想的利与弊——以《论音乐的美》一书为例 下载:78 浏览:388

赵天夏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17世纪的奥地利美学家爱德华·汉斯立克是形式主义哲学思想立场鲜明的代表人物。其著作《论音乐的美》中提到,"音乐所表现的只是情感自身的一种属性或一个方面,听众在欣赏音乐时所捕捉到的情感并非情感本身",而是由于听众在乐音行进与解决的过程中受其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或者说,即便音乐承载情感,也并非清晰到足以确切表达,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情感概念。这一观点迄今为止仍有一定的可行性。

音乐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下载:67 浏览:498

文涛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电影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电影艺术的再现性特征造就了其成为最贴近生活真实状态的一种艺术形式。而音乐在电影艺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举足轻重。但相较于人们对影像效果的推崇来说,音乐的作用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音乐是最古老最丰富的表意元素之一,人类社会一切思想观点的表达,在原始阶段是以声音为基础的,而音乐在声音范畴中更具备表情达意的作用。在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音乐的作用远不止于展现情节、渲染气氛这样一个笼统的概念,通过对音乐在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进行分析,研究音乐的丰富功能,探讨出音乐的精细化设计在主题表达过程中能够起到的多元作用。

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研究初探 下载:94 浏览:321

果蕾1,2 崔馨月1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发展中因为自己历史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舞蹈音乐文化,其中满族舞蹈音乐作为较为经典的艺术形式,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民族特点。对此文章主要对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

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审美实践与当代价值 下载:76 浏览:457

贾坤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体现在歌剧方面所产生的艺术表演和创作的变化便是对现实的关注与超越,本文从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审美特征出发,探究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实践方位,寻求其对当下歌剧创作的艺术价值。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融合路径 下载:82 浏览:400

于婷婷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由于音乐风格、区域、民族特色、审美习惯、语言文化等因素,造成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间的种种差异化,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声乐学派。美声唱法源于西方,是西方人极为推崇的歌唱方式,目前美声唱法以意大利为代表,具有西方特色和魅力;民族唱法具有独特的风格韵味,能体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和艺术的魅力。本文从歌唱艺术中的呼吸运用、嗓音运用、吐字、咬字运用三方面,探讨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间的相同之处和差异化,并分析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呼吸、发声、吐字咬字三种技巧上的融合。

论钢琴基本功的训练 下载:58 浏览:421

隆翔1 李慧2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钢琴基本功的训练是平时的必修课,只有养成好的素养、习惯,才能更有效的学习钢琴。练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弹琴的方法,正确的手型、均衡的触键、果敢的力量以及手指的灵活性才能达到弹琴收放自如、音色颗粒饱满的音响效果。

东北鲁艺文(音)工团的民间音乐活动研究 下载:67 浏览:417

冯喜超1 计晓华2,1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东北鲁艺文(音)工团始建于1947年,是延安鲁艺到东北后成立的文艺团体。为配合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的斗争形式与人民的文化需求,鲁艺进行了一系列的民间音乐活动,并且在组织上进行调整,各团创立城运科(后更名"文运科")负责管理、收纳民间艺人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民间音乐调查组,对东北的民间艺术进行记录整理,以团员自主学习、聘请民间艺人传授和实地采风等方式,吸收、学习并记录了东北民间艺术。创作出歌颂人民群众、抒发人民情感,并具有东北特色的经典作品。为民间音乐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经验,为新中国民间音乐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战火中传承民族文化。

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的施工安全措施 下载:63 浏览:684

呼格吉乐 《电网技术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电力企业要想保持稳定发展,就必须重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优化和完善。要制定符合电力企业发展现状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电力生产作业的顺利开展,控制和减少工作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促进企业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电力工程施工流程较为复杂,影响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的因素也较为繁杂。施工方要在明确各环节施工流程的前提下,制定安全管理的策略,完善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加大施工安全管理执行力度,增强从业者安全意识,严格把控施工质量,推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稳健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的施工安全措施。

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的回避现象 下载:69 浏览:419

于巍 《英语教学》 2018年11期

摘要:
通过写作实验、有声思维实验和访谈,本研究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的回避现象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由于词汇量不足、被动词汇量与主动词汇量之间的落差大、句法实际应用能力不强以及畏难、写作兴趣不浓和怕出错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采取了话题回避、词汇回避和句法回避三种回避策略。以期通过回避现象理论的研究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回避现象,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质量。

高校EGP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研究 下载:62 浏览:386

朱翠华 《英语教学》 2018年3期

摘要:
随着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EGP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走向与ESP教学模式的融合和过渡,即基础英语向专业性应用型英语教学的过渡。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EGP教师向ESP教师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提出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并通过英语教师强化对各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优化自我转型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促进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

玉米萌发成苗期渗透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下载:94 浏览:520

​陈珊 毕鑫屹 刘美玲 李楠 崔震海 张敖 阮燕晔 《农业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稳定和增加玉米产量有助于确保我国的粮食供应安全,而良好的种子萌发和成苗是玉米高产的基础。玉米种子萌发和成苗受春旱影响严重,渗透调节是该时期抵御干旱的关键机制之一,不同玉米基因型的渗透调节能力存在差异。在玉米萌发成苗期,积累的渗调物质包括无机离子和有机物质。其中,钾离子是主要的无机渗调物质,其吸收和分配受膜钾转运蛋白和质子ATP酶调节;可溶性糖是重要的有机渗调物质,其形成和运输受淀粉酶、磷酸蔗糖合成酶、蔗糖转化酶等的调节;随着干旱胁迫的延长,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和甜菜碱对抗旱性的贡献逐渐增大;脱落酸(ABA)是种子萌发期渗透调节作用的重要调节者,ABA的作用受其合成、分解能力和信号通路组分变化的影响;玉米的渗透调节能力也受ZmPtil、ZmPtil-1、ZmCIPK2、ZmSAMS1、ZmC2H2-1等基因表达的调节。

论“全面两孩”政策下的“有所育、有好育” 下载:47 浏览:441

矫佳凝 但菲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8期

摘要:
当前,我国托育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如服务机构数量不足、服务品质良莠不齐、托育标准尚未出台等。解决当前困境的具体路径是:整合社会资源,扩展托育模式;确定主体责任,完善规范标准;培养专业师资,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福利政策,助力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