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5G宽带功率放大器数字预失真线性化模型验证
下载:53 浏览:464
摘要:
在传统无线通信系统中,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是信号失真与频谱再生的主要原因。目前正在大规模建设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俗称5G)具有非常宽的调制带宽和非常高的调制度,使功放的非线性失真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宽带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问题成为了5G通信系统的研究重点。本文针对5G功放的非线性,分别采用动态偏差减少(Dynamic deviation reduction,DDR)模型、记忆多项式(Memory Polynomial,MP)模型和广义记忆多项式(Generalized Memory Polynomial,GMP)模型对5G宽带射频功放建立数字预失真器。最后,使用100MHz带宽的5G-NR信号,对中心频率3.5GHz的AB类功放进行预失真线性化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DDR、MP以及GMP三个数字预失真模型均能对5G功放进行线性化,而且被测功放的相邻信道功率比(ACPR)改善最高可达12dB。DDR、MP和GMP数字预失真器对5G功放的非线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以上三个模型均可应用于5G功放的线性化。
教师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教学特征与优化策略——基于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行为分析
下载:97 浏览:377
摘要:
"互联网+"教师学习是教师职后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作为教育部"十二五"期间推行的教师教育资源建设项目,对其教学设计、呈现方式和课程资源的要求甚高。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现状,选取"爱课程"网站上63门不同层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教学视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TBAS教学行为分析框架、课堂教学策略观察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观察表等工具进行分析,发现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呈现出教学时空基本由教师控制、教学结构以教为主且活动单一、教学互动不足且呈两极分化、技术应用以教学信息呈现为主等特征。要凸显教师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变革中的引领价值,应做到:教学方式彰显生本理念、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趣味化、教学活动体现应用取向、教学情境融合教学经验、讲授注重启发性与生动性。
数字时代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中的问题研究
下载:53 浏览:424
美国“链接教育者项目”及其实施成效述评
下载:89 浏览:518
美国K-12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重点与发展机制
下载:88 浏览:493
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中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502
学研并举、精技优教:数字化卓越中学历史师资培养模式探析
下载:41 浏览:446
基于Proteus和FPGA的"虚实结合"的数字电路综合实验研究
下载:55 浏览:458
基于Unity的农业数字孪生系统实现
下载:38 浏览:416
老年数字贫困的韧性治理研究
下载:63 浏览:378
数字化时代智慧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下载:29 浏览:355
数字化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下载:15 浏览:216
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85 浏览:535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MRI及MRA,之后1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从图像质量、血管狭窄程度及斑块成分三方面判断MRI联合MRA在诊断本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DSA证实共存在53支颈动脉狭窄,并对其中13支重度狭窄血管行手术治疗;以DSA结果为检验标准,MRI联合MR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2.98%,特异度为98.17%,准确性为92.45%,MRI联合MRA与DSA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91;MRI及MRA图像质量优30例、良4例、差2例,优良比为94.44%;MRI联合MRA对斑块成分及软硬度的诊断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RI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判断准确客观,且能清晰显示脑出血及脑梗死等继发病变,MRA可有效减少信号噪音,直观显示血管整体情况。二者联合应用,对诊断斑块成分也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数字鸿沟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下载:80 浏览:437
铅防护用具的设计及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复合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14 浏览:359
摘要:
探讨铅防护系列用具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复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铅防护系列用具,收集64例行复合手术使用的照射剂量参数,采用热释光元件测定患者非投照部位(甲状腺、乳腺)的防护效果。结果 64例平均照射时间为6.4 s,受照部位皮肤表面累积剂量面积乘积平均值为12.7 Gycm2,介入参考点处的皮肤表面入射剂量值为37.47 mGy,其中有12例(18.75%)的受照部位皮肤表面累积剂量面积乘积超过1 Gycm2。乳腺、左侧甲状腺、右侧甲状腺皮肤表面接受散射剂量平均值分别为1.954 mSV、0.418 mSV、1.235 mSV。结论遵循防护最优化原则,使用铅防护系列用具对患者进行有效防护,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使用尽可能低的照射参数。
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
下载:93 浏览:521
摘要:
目的评估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简称DI-60系统)对外周血细胞的认知和分辨能力。方法对随机选取的322份血液标本采用SYSMEX XN-9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流水线检测后用SP-10自动涂片染色仪进行自动推片、染色,然后使用DI-60系统对已经染色好的血涂片进行血细胞预分析识别,再由有丰富形态学经验的主管技师对预分类的细胞进行复核。结果 DI-60系统对322份血液标本进行白细胞(WBC)预分类,共扫描记录了56 728个细胞及杂质,正确数为51 704个,正确率为91.14%,错误数为5 024,错误率为8.86%。结论 DI-60系统只能对WBC进行预分类,识别WBC分叶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涂抹细胞及人造细胞(杂质)等的正确率较高,均在95%以上,而对变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的识别正确率低,均在5%以下。
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路径
下载:21 浏览:482
数字赋能:中国海洋综合执法创新面临的挑战与优化路径
下载:36 浏览:447
摘要:
数字赋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为中国海洋综合执法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数字赋能海洋综合执法,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有效突破地域、科层、部门相对分化障碍,聚焦智慧化、科学化海洋综合执法决策,助力海洋综合执法迈向高层次协同阶段。2018年以来,中国海洋综合执法在体制、机制和数字赋能方面进行创新实验。但总体而言,上述体制机制创新仍是传统意义上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综合,具有一定的物理空间局限性。海洋综合执法的理想化效能遭遇阻滞,亟需借助数字赋能超越当前局限。然而,数字时代的中国海洋综合执法创新仍面临传统路径依赖、数字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数据壁垒、数据安全等挑战,尚需数字赋能的体制机制路径优化。
机电设备技术融合和信号系统总承包的探析
下载:200 浏览: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