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第三师农业气象灾害类型及防御措施 下载:243 浏览:2947

​李娟 《气候变化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本文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气象观测以及农业气象灾情资料,首先阐述了新疆第三师干旱、大风、沙尘、冰雹、寒潮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类型以及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并给出了灾害防御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做好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的若干思考 下载:253 浏览:2935

​张晓宇 《气候变化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北回归线横贯全县,境内气候复杂,暴雨、洪涝、干旱、大风、寒潮、雷暴等气象灾害频繁,常常给南澳县群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就显得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结合南澳县气象局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实际,首先阐述了当前该项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工作对策,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的若干思考 下载:273 浏览:2715

​薛洋 胡禹 包子强 《气候变化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本文主要从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中的合法化与规范化、发布职责、传播渠道、发布响应、技术支撑以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提出在思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见解,使以后工作能有进一步的提高。

乡村振兴战略下以山区农民为主体的农业滑坡地质灾害教育研究 下载:151 浏览:2233

何春梅 《中国城镇》 2024年4期

摘要:
山区农村存在房屋或农田建在滑坡地灾易发区内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缺乏识灾、防灾和避险自救能力,防灾意识淡薄,且人为引发滑坡地质灾害。针对山区农民进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避险、救人及自救等知识培训,能减少或者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可供今后乡村振兴建设、滑坡地灾预防借鉴参考。

中宁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有效防御措施 下载:277 浏览:2929

牛旭东 吴荣 史泉 《气候变化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活与经济活动也给全球气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各地气候情况也受到重大影响,变化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这些都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而且气候对于农业的影响是存在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的,气候特征会影响农作物的良种选育与改进,以及农事活动等,也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气象与农业关系密切,气象灾害影响着农业的发展,辐射、光照、相对湿度、温度、降水量、风等因素不仅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还影响着农作物生长周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寒潮的出现会对春季的播种、育苗带来负面影响,也给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夏季日照减少、平均气温偏低,会形成暴雨、伏旱等天气,也会影响农业生产。本文主要探讨中宁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和有效的防御措施。

气象灾害对设施农业的影响探讨 下载:264 浏览:3149

​牛亚勋 《气候变化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气象灾害的特点,通过对影响设施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分析,来探讨气象灾害的有效防御对策,明确气象灾害对设施农业的影响,旨在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气象灾害给设施农业带来的危害,确保设施农业生产的正常开展,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效率。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气象灾害的特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设施农业损失,增加农民的生产产量和收益。

藏东南地区雷暴日数的气候分布特征 下载:277 浏览:2951

​旺杰 次仁多吉 索朗卓嘎 尼玛央珍 《气候变化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本文利用藏东南地区巴宜、米林、波密、察隅4个气象站1981年~2010年30a雷暴日数观测资料,分析了藏东南地区雷暴的空间分布及年、季、月、日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明显,雷暴天气东部较少,中西部较多,低海拔区波密、察隅一带的雷暴日数,明显少于高海拔区巴宜、米林一带,相差在一倍以上;雷暴天气主要集中在春夏之交及盛夏季节,其中3月~10月出现次数最多; 暴日数呈递减趋势,2000年之前年雷暴日数在平均值上下浮动,且大多年份处在偏多区,从2000年起雷暴日数逐渐减少,到2009年为最少;最后简要了雷暴灾害的防御措施。

沙湾县气候条件对辣椒种植的影响及应对处理 下载:291 浏览:2582

​毛荣 《气候变化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沙湾县被称为“中国辣椒之乡”,该地区辣椒种植历史悠久且经济效益显著,在当地民众增产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加剧变暖,各地区气候均发生异常变化,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对辣椒种植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述了沙湾县辣椒种植现状,后重点针对该地区气候条件对辣椒种植的影响提出有效的应对处理措施。

新型自动气象站雷电灾害的原因分析及雷电防护探析 下载:276 浏览:2954

王能辉 《气候变化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雷电是产生于大气中的一类瞬态大电流、强电磁辐射、高电压的一类自然灾害,会导致建筑物、通讯设施、电子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导致人民众伤亡,我国每年因雷击天气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十分严重。

财税信息化下的企业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下载:254 浏览:2341

陈春艳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3年8期

摘要:
财税信息化的发展,对企业财务税收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要求财税管理人员做好风险防范,以保证企业运行的稳定。文章以财税信息化下的企业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分别阐述了财税信息化发展、企业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意义。针对企业面临的财税风险,对如何控制风险,优化内部控制管理效果,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人工增雨对雾霾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894

​赵华文 杨黎黎 柴晓玲 《中国环境保护》 2024年12期

摘要:
由于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工业事业快速发展,人们忽视了对环境的维护,不加限制的向空气中排放尾气、化学物质与燃料的燃烧废气体,在这一情况下,各区域城市空气环境因受到气象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空气环境质量,使得空气能见度较差,不仅阻碍了正常交通,妨碍了农业实现优质高产,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这就需要积极开展人工增雨活动以有效改善空气环境。据此,本文探讨了人工增雨对雾霾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人工增雨效果的策略。

测绘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下载:239 浏览:2379

牟元英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2年11期

摘要:
地质灾害调查离不开测绘技术,1:5万地质灾害详查中,很多地勘队伍采取了卫星遥感影像图解译初判地质灾害隐患点。因为地形图涉及的图幅多,不够直观和更新不及时,用地形图来判断地质灾害隐患点往往被忽略使用,在实践中用1:2000地形图叠加在影像图或公共绿地图上不仅可以快速识别出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置、范围、坡距、坡度,还能快速识别出近几年人工切坡建房情况;随着遥感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无人机操作技术也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各个地区地质勘探部门应积极引进全新信息收集以及图像摄影技术,保证地质灾害能够被有效探测和治理。

初中地理教学中自然灾害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途径 下载:58 浏览:838

赵英芳 《地理研究进展》 2024年9期

摘要:
初中地理教学中,自然灾害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优化课程内容,系统覆盖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校内外实践活动提供了实际操作和应急反应机会,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通过系统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公民,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

环境地质灾害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下载:91 浏览:868

​武一晨 《中国环境保护》 2024年10期

摘要:
本文探讨环境地质灾害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环境地质灾害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引起的,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对土地利用、建筑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为应对这些挑战,需加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监测,优化土地利用规划与建筑布局,以及提升建筑的防灾能力。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减少灾害的影响,还能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下载:66 浏览:786

​雷淑棋 《中国环境保护》 2024年5期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地质灾害频发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在这种背景下,生态修复与保护显得格外重要。生态修复不仅是减轻地质灾害影响的关键手段,也是预防灾害发生的有效途径。同时,它还能提升地质环境的抗灾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本文中,将探讨生态修复与保护在地质灾害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式。

试论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应用 下载:120 浏览:1230

吴一薇 《环境科学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环境监测的含义是以自然环境为监测对象,采用一系列化学、物理、生物方法和设备对自然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监测对象包括空气、水和放射性物质。环境监测主要为后期环保工作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制定合理的环境治理措施,避免自然环境污染,突出当前环境状况的改善。环境监测融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种科学技术,为社会服务,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

生态环境局对企业环境管理的监督与指导研究 下载:115 浏览:1229

谭俊梅 《环境科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企业环境管理对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作为政府部门,生态环境局承担着监督和指导企业环境管理的责任。通过加强对企业环境管理的监督与指导,生态环境局能够推动企业实施环保措施,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然而,此项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基于此,以下对生态环境局对企业环境管理的监督与指导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治理研究 下载:140 浏览:1443

王新奇 《环境科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对于我国来说,不管是矿产资源的开发还是利用,其的历史都是非常悠久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将更多的目光放到了矿产行业的发展上,并希望借助矿产资源,来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撑。但也正是由于过度地开发和利用,导致矿山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地质灾害不断发生。特别是对于废弃的矿山来说,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不容小觑,并且一旦地下水受到了污染,土壤植被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只有重视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治理,才能恢复该地区生态的原本面貌,实现绿水青山的还原。基于此,本文以我国废弃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现状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废弃矿山地质灾害的种类和治理思路,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希望能为该领域提供一些有帮助性的意见。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下载:176 浏览:2123

杨晓波 刘英芝 《中国环境保护》 2022年12期

摘要:
长久以来矿山采工作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工作项目之一,其是影响满足人们生活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最近几年全新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经济也在高速发展,这给我国矿山开采行业也带来了很大很多挑战,人们以及社会对矿山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矿山开采工作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然而众所周知在矿山开采工作过程中其危险性相对较高以及经常会发生各种地质灾害问题,主要是因为很多起企业为了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在矿山开发工作过程中肆意的破坏环境,这对我国环境污染都具有严重影响,同时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此在矿山开采工作过程中要想符合国家政策就必须高度重视此类问题,有关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在矿山开采工作过程中地质灾害问题以及如何对其进行防治,同时还要充分做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以此促进我国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基于此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的结构和内容以及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意义,同时对当前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和主要类型进行分析,最后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给予相应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下载:188 浏览:2090

​姚文康 《中国环境保护》 2022年10期

摘要:
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并希望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来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并行,进而在提升矿产资源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平衡其的社会效益。并且通过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灾害的治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还能为经济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进而在此基础上更好的践行我国“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基于此,本文以矿山地质灾害分析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的原则,从而更深层次的探讨相关的治理和修复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在该领域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