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感应控制的路段行人安全过街智能系统 下载:64 浏览:303

邹瑞霖 王春娥 邱雯 张杰 鑫蒋文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以感应控制为核心的行人过街智能系统,能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与效率,缓解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系统支持自适应控制与人工请求控制两种工作方式。自适应控制方式通过传感器识别行人的年龄、性别、数量等参数,自动设定过街的初始绿灯时间和最短绿灯时间。另外,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甄别违章行人,提交其违法记录至行人过街系统并用于芝麻信用评估。人工请求控制方式可以在不超过最长的绿灯通行时间的情况下,允许行人通过按钮延长当前的绿灯通行时间。这种方便智能的行人过街系统,不仅可以最大化减少行人过街的无序性和随机性,在时空上实现人车分离,还切实地降低了行人和路段车辆的延误时间。

大数据视角下的信用冻结制度研究——以美国实践为参考 下载:53 浏览:364

何玮鹏 唐丽丽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作为能够识别特定个体且具有人身依附性的数据信息,已成为消费者的一项重要信息资产,但我国相关数据保护措施以及对应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民众对于自身信息保护的迫切需求日益加深,却缺少自行行使保护权的方法。美国是全球第一个建立信用冻结制度的国家,本文对信用冻结制度在美国的应用成效,以及其在中国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重要性、可行性与可能面临的难点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能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影响—基于2009-2016年我国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 下载:80 浏览:499

周宏 何剑波 赵若瑜 田梓越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投资性房地产是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中唯一将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于非金融资产的项目,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具有自主选择计量模式的权利,因此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选择非常具有特殊性。作为资金密集性行业,债务融资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也是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中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企业债务融资风险之间的关系,发现在投资性房地产中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同时,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有不同的影响,即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相较于国有企业影响更大。

P2P网贷借款人信用风险内生因素影响路径——基于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 下载:36 浏览:425

谭中明 师家慧 江红莉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本文选取16个信用特征变量作为影响P2P网络借贷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内生因素,运用因子分析将16个变量降维为借款人基本信息、经济状况、往期借款情况、信用状况、标的状态和历史逾期等6个主因子,以此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信用风险内生因素影响路径分析。研究发现,经济状况、往期借款记录和信用状态是P2P网贷借款人信用风险传递的重要节点,在P2P网贷交易平台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相互作用下,信用风险最终传递给平台或投资人。

论商事信用视角下我国企业“黑名单”制度的完善 下载:54 浏览:430

华忆昕1 林泰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企业"黑名单"制度是我国企业信用及商事信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失信惩戒机制的重要手段,其应有商事功能包括激活现行立法中的"僵尸条款"、增加违法失信企业的交易成本并为商事信用制度的构建进行先行探索。当前,企业"黑名单"制度已在各地区、各行业制定并实施。然而,实践中该制度的运行却面临着制定和实施主体不明确、列入和实施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由此,应从实践需求角度出发,完善我国企业"黑名单"制度,明确"黑名单"制度和实施主体,统一列入条件、完善信息共享和评价互认机制并实施联动惩戒机制,使违法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难行"。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分析 下载:43 浏览:348

韦家干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确定了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金融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力量,同时也为金融业转型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本文深入分析了金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独特支持作用,及当前金融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瓶颈,梳理了金融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角色定位,并基于广西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新时代省农信联社履职改革与定位的思考 下载:36 浏览:353

刘岳平1 钱东平2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当前省级农信联社在履职过程中存在着内部管理体制不顺、外部监管与内部管理冲突等方面的问题。从落实精准扶贫、践行普惠金融、防范和处置农合机构风险、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个方面来看,省级农信联社仍然有履职的必要性。未来省级农信联社需要从五个方面完善与提升履职能力。

电子商务平台与消费金融客户的博弈研究 下载:38 浏览:431

李文然 吴从新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在社会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透支消费。然而,信用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加大了电子商务平台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同时,也让高风险客户有了可乘之机。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平台在与消费金融客户进行博弈的过程中,通过选择占优战略,即全面衡量客户的信用等级,提高对客户的风险甄别能力,加大对弄虚作假行为的惩罚力度,降低逆向选择的风险;同时,增强透支消费后的风险管理,降低客户的道德风险,减少电子商务平台的损失。

会计信息质量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方式的影响研究——基于货币政策的视角 下载:86 浏览:483

黎来芳1 张伟华2 陆琪睿3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本文实证研究不同货币政策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在民营企业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融资这两类负债融资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在货币政策趋紧时,民营上市企业的银行贷款减少,而其中会计信息质量更高的企业所受到的冲击更小。而会计信息质量较低的民营上市公司在货币政策趋紧时,更多使用了商业信用进行融资,以缓解自身面临的融资约束。这种通过替代性融资来缓减货币政策冲击的能力仅存在于企业竞争地位较高的公司。

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违约问题研究 下载:35 浏览:371

袁彦娟1 曹晓黎2 马莉娜3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在产品创新、市场化约束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受经济下行、企业自身流动性管理能力弱等因素影响,企业偿债能力下降,加之债券市场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违约问题日益凸显,违约事件频发甚至发生连环违约,涉及行业和发行主体不断扩大。因此,应持续完善债市信用风险约束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债市信用风险分散和转移路径,完善相关监督和风险预警机制,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

无效法律行为转换;法律行为解释;意思自治;诚实信用; 18 下载:75 浏览:436

刘勇 《法学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契税规定的解释应考虑私法规范之变动,存在超越文义之必要,以避免法秩序内部的矛盾。对契税法性质的认识应避免"财产税"的笼统表达,将其明定为流转税中的"不动产取得税"。由此,契税义务之构成以不动产权利的取得为要件。在依法律行为发生房屋所有权移转之场合,宜将契税的缴纳时点解释为登记时;在非依法律行为发生房屋所有权移转时,虑及登记对当事人权益的影响以及计征契税、滞纳金之便利,也应将契税的缴纳时点规定为登记时。而在导致所有权变动的原因行为被法院撤销或认定无效之场合,纳税义务人有权请求税务机关返还契税。若当事人合意解除原因行为,则之前缴纳的契税并不构成溢缴税款。对于预售合同"更名",若尚未办理登记,则原买受人可请求返还已缴契税。

无效行为转换与法律行为解释——兼论转换制度的必要性与正当性 下载:69 浏览:165

殷秋实 《法学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自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产生之初直至现代,其与法律行为解释的关系均极为模糊,在历史上二者之间一度并无区分。尽管在现代法中,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和法律行为解释仍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存在根本区别。法律行为解释并不改变当事人对要素的意思表示,而在无效法律行为转换中法官为当事人创设了包括主要权利和义务在内的新法律行为,因而改变了要素。特别是在有名合同中,这种区分更加显著。无效法律行为转换是独立于法律行为解释的制度,这带来了无效法律行为转换正当性的问题。由于法律行为只是当事人达成目的的工具,而且与原无效行为效果类似的替代行为能够保护当事人的信赖,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符合意思自治和诚实信用原则,具有正当性。考虑到我国法上的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合同由于违反行政规范而动辄无效的不足,应以承认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为佳。对于可能存在的法官恣意裁判或者能力不足的问题,可通过在程序上只允许当事人提出无效法律行为转换请求,而禁止法官主动依据职权予以转换的方式加以规避。

基于时间衰减因子熵权法的电力用户信用评估 下载:77 浏览:430

张国庆1 桂纲2 张海静2 杨东亮2 张磊2 《电气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随着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用户信用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带来的一系列用电风险,各电力公司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对电力用户的信用评估。通常电力用户信用评估过程的主要依赖于评估人员主观决策,从而导致信用评估缺乏客观性。通过对电力用户信用评估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的深度分析,结合不同用户在关键指标上表现差距大的特性,采用一种依赖于指标数据本身的客观评价法,即基于时间衰减因子的熵权法。经过实例分析,该方法确定的随时间影响而变化的指标权重信用评估过程与电力用户的实际状况更相符。

我国社会信用修复的现实困境与法律对策 下载:47 浏览:369

印兴业 王欣宇 邢佳政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信用修复作为信用体系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社会信用体系提升闭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各地信用修复都在探索推进阶段。当前社会信用修复机制存在信用修复领域的研究不足,信用修复的重视程度不够,信用修复立法的法律位阶较低,社会信用修复的管辖主体不明确等社会信用修复的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社会信用立法的相关研究和信用意识宣传工作,将部分成熟的下位法上升到法律层面以及改善社会信用修复的司法环境等举措。从而,顺应我国社会信用修复的发展的趋势,助力我国社会信用修复制度的发展。

国家主权评级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下载:93 浏览:475

马玺渊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作为信用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与企业资信评级和消费者信用相比,国家主权评级从评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的了解并熟悉主权评级的一般内容对于学生评级知识的整合及外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项目驱动的角度,以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的一般流程为切入点,提出了学生分组立项、定期汇报、问题讨论及成果展示的课程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在主权评级领域的实践能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环境信用提升对策研究 下载:258 浏览:2656

刘璇 苏雅 《农业研究进展》 2021年12期

摘要:
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快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环境信用提升对策研究,有利于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环境信用行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对此,本文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环境信用现状,剖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环境信用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主要问题,从政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三个层面提出环境信用对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民商法视角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 下载:183 浏览:1942

王义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2年9期

摘要:
在民商法的社会管理规范视角下,社会信用体系的本质在于运用法规约束手段来督促民事主体严格履行民法义务责任,按照民事主体之间的自主约定来完成相应的义务履行过程。同时,社会信用体系应当包含量化评估市场主体诚信行为的各项指标。近些年以来,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建设措施已经得到了广泛重视,社会信用体系的民法实施保障规范也获得了不断的整改。因此,本文探讨了社会信用体系在民商法视角下的完善建设路径。

关于工商行政管理与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下载:71 浏览:1002

王宏仁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市场经济是构建以市场为主体经济的手段。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需要对市场经济信用体系进行快速的完善,以确保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运营。本文首先阐述了了社会信用体系的相关理论,再对工商行政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责进行介绍,然后对工商行政管理在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从中得出借助工商行政管理来完善经济信用体系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的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大数据处理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分析 下载:52 浏览:620

杨政华 《电子商务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和宝贵资源。在电子商务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正日益广泛,对商务运营、信用体系建设和决策支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多个应用场景,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推进大数据处理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通过加强大数据相关人才培训、实施一体化统一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以及提高配套设施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大数据在电子商务中的效能,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金融租赁公司发展现状及信用风险展望 下载:286 浏览:2927

李世纪 《中国经济》 2022年1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金融行业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元素,而在当前金融领域中,传统常规银行借贷业务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所以,金融租赁业务成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又一重要融资渠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租赁公司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成长机会。伴随着金融租赁公司的快速发展,其信用风险也被逐渐突出,生成了制约金融领域发展的又一金融风险。基于此,本文将从金融租赁公司发展现状为切入口,分析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情况,研究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成因,为防范风险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