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评价及思考 下载:410 浏览:256

周鑫 陈培 雄相慧 向芸芸 张鹤 李欣曈 《海洋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对现行海洋功能区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文章构建了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评价的基本框架,明确了评价原则、思路、流程与方法,以期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依据与参考。针对区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时期面临的形势,提出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全面调查、摸清家底,完善分区、探索分类,严格兼容、加强管控,定期评价、动态调整等对策建议

春、秋季考洲洋海水质量状况及评价方法初探 下载:41 浏览:439

叶冠 王军星 梁浩亮 陈冰玲 钟志强 《海洋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文章利用2017年11月(秋季)和2018年4月(春季)对惠州考洲洋海域开展的两个航次水环境调查数据,分析了考洲洋海域表层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无机氮(DIN)、无机磷(DIP)和石油类(OIL)等典型水质因子的水平分布和季节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秋季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分别在盐洲岛以东附近海域、考洲洋湾顶海域和盐洲岛东南海域出现高值区,而无机氮在整个考洲洋无明显区域分布差异,无机磷含量呈现考洲洋内湾到湾口逐渐递减的趋势;春季化学需氧量、无机磷均在考洲洋湾顶出现高值区域,无机氮在盐洲岛以东附近海域出现高值区,而溶解氧和石油类无明显变化。从季节变化来看,秋季考洲洋海域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平均含量均比春季高;无机氮、无机磷则相反,平均含量秋季低于春季。同时,文章还分别利用单因子和综合因子方法对海水有机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可充分考虑多种水质因子,更适合对考洲洋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得到较为客观的综合评价结果。

超早期护理促进老年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术后运动性失语康复的价值探讨 下载:101 浏览:1160

徐吉美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超早期护理促进老年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术后运动性失语康复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老年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60例,全部实施外科手术,选择日期为2023年1月起到2024年1月,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成2组,30名患者给予普通护理,30名患者给予超早期护理,评定两组患者失语症程度以及康复结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失语程度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观察组的听说理解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功能区胶质瘤合并运动失语症患者实施超初期的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失语症的疗效;增强了患者的听说理解,口语和阅读的技能,帮助患者重建自信,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橡胶草GGPPS启动子功能区的缺失分析 下载:26 浏览:468

杨露露 朱乐乐 何丽娜 闫洁 《农业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在对橡胶草GGPPS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并克隆得到的GGPPS基因启动子的基础上,采用5'缺失分析的方法研究橡胶草GGPPS基因启动子功能区的顺式作用元件,将构建的pCAMBIA1301-ProTkGGPPS-GUS及各个缺失片段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瞬时转化洋葱内表皮细胞验证其活性。结果表明:除了GGPPS启动子全长活性稍微较弱外,其余几个缺失片段(GGPPS1F、GGPPS2F、GGPPS3F)活性均很强,能够高效驱动下游GUS基因的表达,并遗传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成功获得各载体转基因苗,为后续研究启动子上顺式作用元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齐齐哈尔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分异特征 下载:90 浏览:512

乔雪 卢海军 王今雨 柏林 刘姝 景言 《农业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选取齐齐哈尔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利用Arc GIS进行空间变异特性研究,以期为该区域的整体建设发展规划及环境综合治理、园林建设与植物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Zn、Pb、Cr、As、Hg平均含量均未超过黑龙江省背景值和国家二级标准,Zn、Pb、Cr、As的变异为高变异(CV>0.36),Hg为低等变异;研究区表层土壤空间累积较为明显,不同功能区重金属Zn、Pb、Cr、As、Hg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功能区污染程度依次为道路区>居住区>商业区>公园区>市政区>工业区>仓储区。空间分布图显示城区西北、南部和东角点的污染较大,中部和东南部相对较低;Zn、Pb、As有比较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即东南部含量较高,西北部含量较低;Cr元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含量高,东北部含量较低;Hg元素分布相对较为特殊,呈现中西部向东北部环形扩散趋势,但含量较低。这些空间分布特征与齐齐哈尔市整体的城市建设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体上看这5种重金属元素在齐齐哈尔市呈现出异质斑块分布。

浑太河春季不同水生态功能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下载:43 浏览:390

孟云飞1 李晨1 张吉1 吴丹1 杨璐1 殷旭旺1 徐宗学2 张远3 《中国水产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为评价浑太河流域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在不同水生态功能区间的差异性,于2012年春季对浑太河65个采样点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和水体理化环境因子的取样调查。结果表明:浑太河流域3个水生态功能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比例、指示种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型底栖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同水生态功能区环境因子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水生态功能Ⅰ区的驱动因子是海拔、水深、总氮,水生态功能Ⅱ区的驱动因子是高锰酸钾盐指数、盐度,水生态功能Ⅲ区的驱动因子是溶解氧、电导率、盐度;相关性分析显示,水生态功能Ⅰ区海拔、总氮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相关,高锰酸钾盐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相关(P<0.05),溶解氧、海拔、总氮与物种丰富度显著相关(P<0.05);水生态功能Ⅱ区环境因子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相关性不明显(P>0.05),海拔、电导率、盐度、总溶解固体与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相关,海拔与物种丰富度相关(P<0.05);水生态功能Ⅲ区环境因子与这些指数相关性不明显(P>0.05)。研究表明,浑太河流域不同水生态功能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组成具有空间异质性,环境因子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水生态功能区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存在差异性。

基于榆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区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与治理研究 下载:49 浏览:536

庞喆1 蒋红丽1 王启龙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2期

摘要:
榆林市是国家定位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长期以来受高强度的矿产开采、水资源超采、国土开发等因素影响,导致榆林地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历史遗留问题多,为推进榆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与治理,本文依据陕西省确定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针对榆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区,结合榆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治理理念,分析该地区的特点、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合理措施建议,为榆林该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与治理研究奠定基础。

基于功能区视角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模式讨论 下载:270 浏览:2336

杨彦龙 《中国土壤》 2022年2期

摘要: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呈高质量发展趋势,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已经成为了国土空间合理规划的重要手段,也是空间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抓手。基于此,文章从功能区的视角出发,对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模式展开了讨论分析,旨在促进城市高效、高质量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