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产品创新如何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基于微观层面数据的实证检验 下载:48 浏览:430

余官胜1 苏锦红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在国际投资理论中,传统观点认为具有产品创新的优势企业有更大的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则表明劣势企业出于获取创新资源的目的也有较大的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文章从产品创新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视角对此进行检验。文章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构建微观实证研究数据库,并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和产品创新进行度量。在此基础上,文章的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在产品创新倾向维度,无产品创新的企业比有产品创新企业有更快的对外直接投资速度;另一方面,在有产品创新企业内部,创新程度的提升则能加快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进一步地,文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对产品创新倾向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进行反事实估计,验证了实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国企改革中管理会计的作用探讨 下载:90 浏览:494

李亚楠 《财会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已经走向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更加完善,各行各业都迸发出新的活力,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市场竞争加剧。国有企业一直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经济转型中,国有企业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会计信息质量较差,决策不科学等,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首先阐述了管理会计的相关概念,阐述其特点,其次,阐述管理会计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阐述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提升管理会计水平的建议措施,以求通过这些建议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提出些许借鉴,最终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改革开放40年国企财务制度变革规律与发展趋势 下载:85 浏览:483

粟立钟1 马巾英2 谢志华1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有企业财务制度发生了的历史性变革,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财务制度变革之规律,对于开启国有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新征程,开创国有企业财务制度变革的新局面意义重大。国企财务制度变革规律和发展趋势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概括:一是在财务管理体制方面,表现为权力配置由集权向分权迈进,资源管理由分散向集中转变;二是财务运行机制方面,表现为由计划化向外部市场化转变,并进一步由外部市场化向内部市场化迈进;三是在财务变革对象方面,表现为由强调财务管理要素为主,向明确产权为主转变;四是在财务管理重心方面,表现为由强调财务活动内容为主,向关注财务主体权责边界界定转变。

改革开放40年国企财务制度变革规律与发展趋势 下载:80 浏览:483

粟立钟1 马巾英2 谢志华1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有企业财务制度发生了的历史性变革,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财务制度变革之规律,对于开启国有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新征程,开创国有企业财务制度变革的新局面意义重大。国企财务制度变革规律和发展趋势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概括:一是在财务管理体制方面,表现为权力配置由集权向分权迈进,资源管理由分散向集中转变;二是财务运行机制方面,表现为由计划化向外部市场化转变,并进一步由外部市场化向内部市场化迈进;三是在财务变革对象方面,表现为由强调财务管理要素为主,向明确产权为主转变;四是在财务管理重心方面,表现为由强调财务活动内容为主,向关注财务主体权责边界界定转变。

全面预算管理在国企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下载:65 浏览:442

教凤新 《财会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新型企业管理控制模式,将其应用于国有企业的发展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也有利于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具有多个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的运用中还不太成熟,仍然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为此,本文就主要从全面预算管理在国企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出发,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可以促进国有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论商事信用视角下我国企业“黑名单”制度的完善 下载:54 浏览:430

华忆昕1 林泰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企业"黑名单"制度是我国企业信用及商事信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失信惩戒机制的重要手段,其应有商事功能包括激活现行立法中的"僵尸条款"、增加违法失信企业的交易成本并为商事信用制度的构建进行先行探索。当前,企业"黑名单"制度已在各地区、各行业制定并实施。然而,实践中该制度的运行却面临着制定和实施主体不明确、列入和实施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由此,应从实践需求角度出发,完善我国企业"黑名单"制度,明确"黑名单"制度和实施主体,统一列入条件、完善信息共享和评价互认机制并实施联动惩戒机制,使违法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难行"。

中国企业家的信仰:探索性研究与群体解构 下载:51 浏览:455

辛杰 李波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企业家的信仰决定了其所经营事业和人生的深层价值观和终极取向,文章在诠释信仰和企业家信仰的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企业家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索性研究与群体解构,中国情境下的企业家信仰可以被分为三大类因子:神明敬畏、无对开放、利他超越,五类群体:利他超越型企业家、开放践行型企业家、信仰缺失型企业家、神灵体验型企业家、包容敬畏型企业家,企业家群体的某些类型变量之间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中国企业家群体需培育高度的信仰自觉,在更大的时空内与这个时代同于情,企业家信仰应与企业家所经营的事业和管理行为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国企改制中的财务管理问题探析 下载:71 浏览:456

王晓丹 《财会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逐步加深,不少国有企业通过上市等途径来实现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现阶段,国有企业改制已经步入重要时期,不仅需要做好选择,更需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其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企业改制的大核心之下,是企业管理层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据此,本文针对当下国企改制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希望可以有所助益。

国企改革:股份制企业治理机制的中国式探索 下载:23 浏览:167

王新红 《法学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股份制是为调和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所出现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克服私人资本局限的同时带来了"两权分离"问题。为了防范"两权分离"引发的管理者道德风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股份制企业治理机制。国有企业天然存在"两权分离"问题,我国选择股份制作为国企改革的路径,不是为了集聚社会资本,而是试图借助股份制企业的治理机制提高国企效率。但是,两种所有制之下形成的两种"两权分离"存在重大差异,简单的"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在检讨西方产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目前对国有股份制企业采取了"鸡尾酒式"的混合治理模式:通过立法拟制了国有产权主体,以大陆法系股份公司治理机制为蓝本,吸收、借鉴英美法系的某些制度,并将之与传统的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国企管理者特殊激励等做法相结合。总体上,应当认为当前股份制国企的治理实践是较为恰当、有效的"中国经验",但各项微观制度仍有待深入研究与完善。

国企离休人员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49 浏览:233

何瑞雪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5年3期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各种矛盾日益凸显,退休人员数量越来越多。为适应新形势下对企业离休人员管理的新要求和新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休人员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医疗费用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文章以企业离休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企离休人员管理现状的分析,结合实际,探索和实践了一条适合国企离休人员的管理模式。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 下载:33 浏览:1365

胡馨月 《当代管理》 2025年4期

摘要:
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因为人力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我国国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获得了持续的突破,这也更加增强了其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压力,因为企业不断发展就需要人力资源不断发挥调控作用。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企业人才管理与配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思政管理部门的帮助,这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传达和施行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员工的诉求和心理状态,此时就需要思政管理部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疏导,因此可以说良好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结合,这样才能坚定企业发展信念,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原则入手,对二者融合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进而论述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和有效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国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意义研究 下载:166 浏览:2688

张婧雯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工作模式也在发生改变,所以相关人员需要重视这种变化的力度,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地位,促使企业在发展中可以保持健康运转的状态。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主体,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国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思考。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打造创新型国企实践研究 下载:88 浏览:857

李会骞 郭毅 于欢 杨全清 郭倍州 《电力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表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现状,指出了科技创新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随后,文章探讨了构建符合国有企业特点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等关键策略与措施,旨在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5 浏览:773

陈婉婷 《会计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增强自身竞争力就必须要强化自身的管理工作,而在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当前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国企党的理论引领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下载:47 浏览:486

王江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5年3期

摘要:
城市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条件,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国家相关部门重点研究的内容。党的理论为新中国的成立与富强指明了道路,将其运用于城市建设并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为充分体现党的理论在城市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国企必须肩负起发展重任,构建多方合作机制,促进伟大目标全面落地。笔者从党建融入城建,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党建渗透民生,合力构建城市建设新格局;开发公共空间,力争构建良好的城市风貌;各区联合建设,合力打造美丽城市风景线四方面详细论述建设策略,仅供参考。

中国企业绿色化经营及其法制管理创新模式 下载:49 浏览:585

傅振宇 《中国法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决定着中国未来国力发展的态势,世界经济逐步向低碳节能和环境保护方向倾斜,影响了企业以往的发展模式。面对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我国企业发展方向和模式需要快速反应、实时调整。我国要开展以绿色经营为主的法律制度建设,从而加强企业内部的绿色化经营观念,完善企业文化的绿色概念,改变以往的产业链,使我国企业从原料、加工、运输、销售、售后等等环节中做到低碳化和绿色化。

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分析 下载:79 浏览:1018

张马宁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和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成为常态,企业走出去为沿线国家带去了机遇,同时也存在诸多风险与挑战。中国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除了面临网络安全、跨国犯罪等诸多传统风险,中国品牌也可能遭受到沿线国家知识产权的侵犯。如何加强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交流,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合作机制,最大化保护中国企业等海外利益。

"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与应对策略探讨 下载:95 浏览:1331

黄立松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B&R)。这一战略是2013年9月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的一

大战略构想,一时间得到海内、外社会广泛关注。本文进一步阐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为“一带一路”国家中我国企业的海外布局进行经验积累,而且会为我国企业日后向更高端的国际市场进军奠定坚实基础。

新形势下加强国企工会组织法制化建设的思考 下载:148 浏览:1921

潘晓全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始终是重点工作。工会组织是国有企业内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关系的重要组织,加强其法制化建设非常重要。对此,本文围绕新形势下国企工会组织法制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思考了加强国企工会组织法制化建设的途径,希望有所帮助。

煤炭国企治安保卫思想政治工作思考 下载:241 浏览:2160

来文飞 《煤炭技术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各方面的规模制度都在不断改革完善中,在国有企业中的效果尤为明显,治安保卫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企业治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治安保卫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的运营和未来发展,同时也为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于企业向心力的凝聚以及竞争力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能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