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英汉时空性特质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下载:78 浏览:198

刘丽平 《英语教学》 2018年11期

摘要:
英语与汉语隶属不同语系,语言形式与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从整体上看,英语重动词,汉语重名词;英语具有时间性特质,汉语具有空间性特质。本文将从词类、时态以及句法结构三方面阐释英汉两种语言的时空性特质差异,以及英汉时空性特质差异对二语教学的启示作用。

社会工作介入被迫生育弱势女性的伦理困境分析 下载:131 浏览:1389

程子悦 《国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社会工作是一种价值取向的道德实践,受专业伦理和职业规范指导,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类福祉,特别是帮助困难群体化解危机,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成长与改变。由于社会工作实践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常常面临多元价值冲突的伦理困境。本文以患有精神障碍、智力缺陷或丧失感知能力且被迫生育的弱势女性为例,探讨社会工作介入时的伦理困境,分析抉择的正确伦理方向,力求对改善女性生存环境、促进女性发展作出反思。

整合视角下社会工作理论传统及思考——基于实证传统(生态系统理论)与社会建构传统(优势视角)的整合分析 下载:208 浏览:2075

李平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12期

摘要:
社会工作实证传统为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只注重“证据”往往会忽视了服务对象个人经验、意义价值,社会建构传统正是对这一忽视的有益补充。社会工作实证传统与社会建构传统是对立统一的,具有整合的可能性,而理论传统的整合又为专业理论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性。生态系统理论与优势视角的整合体现为两者之间的相容相生,具体体现于知识结构层面上概念的对应性以及实践结构层面上实务的契合性两个方面。

社会工作介入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的伦理困境 下载:273 浏览:2689

崔丽洋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9期

摘要:
社会工作介入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过程中的伦理困境既来源于社会工作专业的道德特质和价值冲突,也深受‘岗位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形式的影响。目标冲突、忠诚冲突、责任冲突造成的伦理困境使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陷入了两难境地,阻碍了专业服务进展与流浪未成年人的福利输送。

电光晶体在功能材料中的新型应用探索 下载:65 浏览:678

姚俊行 《材料科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电光晶体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其独特的电光效应在光学、电子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电光晶体的应用不断扩展,尤其是在智能制造、信息处理和传感等新兴领域中的潜力逐渐显现。本文综述了电光晶体的基本特性,重点探讨其在功能材料中的新型应用,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展示空间介入——材料实验下的隐喻观念 下载:300 浏览:3048

高雅馨 《材料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由于材料本身作为物质艺术的现实载体,其所携带的隐喻性、语义性、拟象性及其他可利用的手法特性成为了艺术的加持物,并为艺术的具体实践提供了多元化解读的可能。面对不同的材料选择所呈现出的决然不同的语义表达,其在不同介质中的形式表现、空间隐喻、视觉意象等,在当代艺术在皆具多义性与可能性。本文就此对材料关于空间介入中的相关逻辑进行形式层面的实验性解读。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