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无锡市区湿地空间范围监测技术方案与成果分析 下载:54 浏览:456

李俊辉 孙瑞 许兰芳 卞小猛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0期

摘要:
湿地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准确掌握湿地面积和变化情况,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湿地空间范围监测是湿地保护的重要手段,如何科学、高效地获取监测数据是现代测绘工作中面临的新课题。依据《江苏省湿地资源调查实施细则》《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等规范,基于地理国情普查、耕地保护等数据,对建立无锡市湿地监测数据库实施过程中涉及的控制方案、正射影像解译方案、一般调查和重点调查湿地空间范围监测等技术方案及取得的湿地成果进行了分析。采用3S技术快速、准确地获取了无锡市区湿地空间范围监测成果,并整理成湿地调查监测报告提交给政府,为湿地资源保护、利用以及其他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等工作提供了完整且准确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也为传统测绘成果拓展应用及"大数据"的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特征多项式的系数 下载:28 浏览:500

李俊 戴星宇 《数学应用》 2020年8期

摘要:
用一种新方法证明了方阵的特征多项式的一般项的系数与该方阵的主子式密切相关.利用该结论和盖尔圆盘定理,证明了0是一类特殊Laplace矩阵的单特征值.

面向电力供配电环境的通信管理装置设计 下载:89 浏览:118

魏勇 史宏光 刘星 李俊刚 张义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分析了电力系统供配电应用场景下智能电子设备互联互通对通信管理设备的通信需求,针对其通信介质、通信协议多样化,且同时接入及转出多种协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备灵活通信接入及转出能力的通用型通信管理装置设计方案,给出了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开发框架及接入/转出机理和软件模块功能设计。本文的研究成果在智能配用电设备智能化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了解智能电子设备的通信接入及转出机理具有参考价值。

“3S”技术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6 浏览:494

陈斌1,2 李俊1 高智1 邹小玲1 季耀波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期

摘要:
为减少野外工作中的不确定性、提高野外核查的准确性和效率,笔者结合多年外业工作经验,总结了基于"3S"技术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方法,并以太湖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为例,介绍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工作中数据来源、前期准备、野外核查、内业整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实践表明,采取基于"3S"技术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工作方法,有助于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实时瞬态模型法在长输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中的应用 下载:78 浏览:407

陈传胜 李俊 吴瑶晗 翟福超 《天然气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未来我国天然气管道面临的泄漏风险主要是腐蚀、外部影响和材料缺陷等引起的管道小泄漏或微小泄漏。为解决现有长输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在管道微小泄漏检测和泄漏损失计算方面存在的不足,强调应加大实时瞬态模型方法的应用研究,通过在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南京支线段现场应用效果分析证实了其应用优势。研究结果表明:①实时瞬态模型泄漏检测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泄漏,尤其对微小泄漏量的检测优势明显,同时用流量、压力等参数可以计算出泄漏点的位置,实时计算泄漏速度和累计泄漏量;②实时瞬态模型法中的容量守恒变化曲线决定了其误报率低的特点,这一点在测试中也得到证实;③对于测试泄漏点压降很小的情况,实时瞬态模型法可以检测到目前无法通过SCADA查看到的微小数值压降变化,也可以解决目前采用的通过截止阀判断压降速率无法解决的微小泄漏检测。

高港区农村建设用地调查技术方法探讨 下载:63 浏览:434

王洪光 李俊辉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10期

摘要:
根据江苏省关于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相关精神,泰州市高港区深入实施节约集约"双提升"行动计划,积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结构优化、布局调整,全面查清高港区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和权属情况,借助航空摄影成果、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定位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作业中收集到的土地调查成果和登记成果,通过外业调查,内业建库等程序,完成农村建设用地调查工作。据此,高港区农村建设用地调查,该项目充分利用户籍数据、经济数据、地籍数据、房产数据以及影像数据大数据的优势,集合GIS技术、采用综合利用省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参考站综合服务系统,又好又快地为该项目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保障,旨在进一步提高国土调查、测量和自然资源调查成果质量及工作效率。

LNG储罐桩基施工优化及质量控制措施 下载:65 浏览:475

李俊 朱海山 叶忠志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LNG低温储罐已经发展成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最关键的装置之一,其对储罐基础的综合承载力要求很高,如何有效保证储罐基础施工的质量变得尤为重要。分析了漳州LNG项目储罐基础采用冲孔锤式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对施工中钢筋笼制作、泥浆性能控制、冲孔锤式钻机操作运行模式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分析了影响桩基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桩基施工管理过程中如何控制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以及常见技术问题的预防对策。对工程桩进行了声波透射检测、低应变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显示760根工程桩完整性类别均为I类和II类,竖向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证明了此桩基施工过程的优化设计措施及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合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确保了项目工程质量。

井下带式输送机运输能力提升研究与应用 下载:55 浏览:369

李俊 《煤炭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从无功功率补偿、自动张紧装置应用、平整带式输送机坡度三方面进行运输能力提升研究,投入实施改造后,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彻底解决带式输送机运输能力问题。

HCC纤维增强复合防腐内衬在南堡油田管道腐蚀治理中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339

龙志宏 蔡彪 马国武 李俊超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结合冀东油田南堡联合站至NP 2-3平台长22.6 km、规格为D273 mm×7.6 mm输油管道的防腐治理项目,从管道内防腐的前期准备、管道断管分段和流程改造、喷砂除锈和除尘、材料准备、内衬层施工、湿膜厚度检测、内衬层固化、内衬层检验、接头补口、现场恢复等方面,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针对滩海地区、高腐蚀环境下运行的管道,采取二次防腐工法进行防腐治理的技术方案。工程实践证明,该工程实施了此防腐方案后,其内防腐涂层的涂覆性和技术性能指标良好,显著地提高了该输油管道的运行安全系数。

冀东油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与造价管理实践 下载:467 浏览:383

李俊美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对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管理中标准化设计与标准化造价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标准化设计与标准化造价的各自特点,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广标准化设计与标准化造价的措施。研究认为,实施标准化设计可缩短施工周期,保证设计品质和工程质量,降低工程费用;使用标准化造价可实现计价标准的科学性,指标内容全面,提高造价效率;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时,通过改变计价模式,坚持不断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健全激励机制,从而推广标准化设计与造价,为油田造价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带灾难和移民的n维分枝过程 下载:31 浏览:370

孟维维1 李俊平2 《数学应用》 2018年7期

摘要:
本文考虑了带灾难和移民的n维分枝过程有效灾难的首次发生时间.首先讨论了Q-矩阵生成函数的性质,通过生成函数给出了有效灾难首次发生时间概率密度函数的Laplace变换的表达式,数学期望,方差.并得到了该模型有效灾难首次发生时间的期望的渐近性质.

强抑制水基钻井液在连续管侧钻井中的应用 下载:61 浏览:306

王晓军1 李俊杞2 孙云超1 鲁政权1 蒋立洲3 王丽君1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针对辽河油田法哈牛区块地层造浆严重、井壁失稳问题突出、连续管钻井携岩困难及黏卡几率高等难题,优选了聚胺抑制剂、封堵剂和高效润滑剂,形成了一套强抑制水基钻井液体系。室内性能评价表明,该钻井液抗温180℃,抗盐20%,抗钙5%,抗钻屑25%,岩屑滚动回收率98.7%,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90%,能封堵0.1~0.3 mm裂缝,并具有较高的承压能力和抗返排能力,润滑性能与油基钻井液相当。强抑制水基钻井液在法51-新161C连续管现场试验井应用过程中性能稳定易调整,携砂能力强,机械钻速高,井径规则,储层保护效果明显。研究表明,强抑制水基钻井液完全满足泥页岩地层连续管钻井施工的技术需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胶乳水泥微观研究 下载:76 浏览:277

张颖1,2 李俊莉1,2 徐杰3 任海晶1,2 陈大钧4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胶乳水泥在水平井中稳定性较差、胶乳水泥微观理论不够充分,为多层面研究胶乳水泥的微观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差重分析、红外光谱、能谱、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现代仪器分析手段,对常规水泥和最具代表性的3种胶乳水泥即1号、2号、3号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微观结构和组分。结果表明:胶乳的加入能明显降低水泥中Ca(OH)2的含量,促进钙矾石的生长。3种胶乳水泥所含元素以及各元素含量无较大差别,组分相差不大。1号胶乳水泥膜结构分布均匀且结构完整,针状或纤维状物质较多,纹路清晰,定向排列整齐,水化物结晶较为密实,毛细管空隙较少; 3号胶乳水泥膜结构分布分散,均以小块膜结构为主,含针状或纤维状物质较多,有少许絮状物质存在; 2号胶乳水泥膜结构少,气泡较多,水泥石中有较多未水化的大颗粒,且絮状物质较多,针状物质较少。各分析手段相符佐证,分析结果与宏观上的性能表现是一致。

MMC-MTDC系统单极接地故障电流计算方法 下载:69 浏览:446

李俊松 张英敏 曾琦 陈可 田洪江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直流线路单极接地故障是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MMC)的多端直流(multiterminal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TDC)输电系统最常见的故障类型,分析其故障电流暂态特性对于故障类型的判断、保护配置的设计、系统参数的优化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提出了一种适用于MMC-MTDC输电系统处于单极接地故障下,故障电流的计算方法。首先完整分析了多端直流系统单极接地故障演化机理;然后对单个换流站进行简化等效,进而将多端直流系统简化为RLC等效电路;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推导出故障前系统的状态方程;故障发生后,通过修改故障前状态方程中的状态变量及系数矩阵,用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方法求解状态方程,进而求得故障电流。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上,搭建了三端MMC直流输电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故障电流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基于价值链的大型施工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下载:70 浏览:488

王秋红1 蔡炜凌2 李俊2 王念念2 汪蛟2 赵鑫3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以北京某集团G事业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单独企业价值链、行业企业价值链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核心成员企业价值链"概念;采用自组织结构设计理论,打破原有的职能划分,通过对各职能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合化,建立起以"四大中心"为核心的G事业部团队型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价值链分析工具,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大型施工企业组织结构模型,对提高我国大型施工企业的核心能力,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和快速响应市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用材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 下载:69 浏览:482

李敖彬1 梁学明2 李俊2 刘苹3 《中国农业》 2020年5期

摘要:
当下我国木材安全形势严峻,国内木材供求矛盾突出,但用材林培育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却又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有树种结构不合理、科技支撑力度不足、投入资金有限、整体经营效益欠佳等。通过对用材林培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营造混交林、加大林业科研扶持与成果转化力度、制定合理配套林业政策并提高经营效益与投资吸引力、加强营林施工管理与监督等方面的建议,为今后用材林发展和国储林建设提供参考。

不同加倍方法对玉米单倍体加倍效率影响 下载:66 浏览:533

张坤明1 逯晓萍1 薛春雷1 董婧1 李俊伟1 韩平安2 张瑞霞3 李美娜3 《农业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玉米单倍体和DH系的研究以及应用越来越被重视,但单倍体加倍效率低致使其利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该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方法(自然加倍、浸种法、浸芽法、注射法)不同处理对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效果,以期探索出较好的单倍体加倍方法。结果表明:自然加倍率较低,仅为2.5%;相比浸芽法、注射法,浸种法加倍效果尤为突出,且0.2%浓度的秋水仙素,浸种处理12 h效果最佳,其植株成活率、散粉率、结实率分别达到了78.57%,57.14%,19.64%。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的证明——引发学生深度探究的案例分析 下载:79 浏览:501

李俊平 赵生初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1期

摘要:
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准备一些具备探索价值、学生愿意思考且经过一定努力可以获得实效的问题。教师处于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主要就表现在善于根据学情灵活追问,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已有认知解决新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这个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能得到自然落实。

全科与分科: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二元相持及并存之道 下载:85 浏览:468

李俊义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4期

摘要:
目前,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主要有全科模式和分科模式两种。二者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施结果、师资要求等方面不尽相同,但从学科分化与融合、小学阶段的课程政策、地域发展差异及小学教育的特征分析,两种模式都有存在的必要性,无法从整体价值上区分二者的优劣。两种模式可各自坚守传统的办学思路相向而行、突出特色;也可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以共融、贯通、结合以及互补的方式来加以改进和优化。基于小学教师成长过程,应以教师不同素养不同阶段发展的比较优势来选择和构建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最佳模式。

人因工程在线课程建设的思考 下载:57 浏览:438

陈成明 张丽珍 李俊 上官春霞 杜战其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教学方式的改变,针对目前在线课程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该文以人因工程课程的建设为例,设计了人因工程在线课程的线上和线下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