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演唱技术与艺术表现的融合 下载:92 浏览:471

孟宏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在声乐演唱中要想能够声情并茂,具备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就必须重视声乐演唱中的发声技巧和艺术表现之间的融合。在声乐演唱中的发声技巧多种多样,包括声音的传输部位、声音的高低起伏以及演唱人员对于声乐节奏的把握和气息的使用等。通过将良好的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相融合,能够更好地诠释声乐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本文就声乐演唱中的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进行了研究。

咏叹调《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演唱分析 下载:69 浏览:494

马鑫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莫扎特著名代表作之一,《费加罗的婚礼》的故事脚本取自法国的剧作家博马舍同名作品,是一部喜剧。其中来自于歌剧的第一幕第五场《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由童仆凯鲁比诺所唱的咏叹调,是女中音歌剧咏叹调的杰出之作。本文分别从凯鲁比诺的人物形象、《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的版本比较以及演唱三个大的方面对这首作品的情感处理及演唱技巧做了深刻的剖析。其中人物形象分析分别包括博马舍笔下的凯鲁比诺、莫扎特笔下的凯鲁比诺和二者之间的比较。对于版本比较的阐述包括18世纪咏叹调的特点、《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中18世纪咏叹调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处理。演唱分析是通过语言语感、音乐技巧和色彩技巧三个角度。

艺术歌曲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探究 下载:68 浏览:380

杨琳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都是艺术歌曲演绎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关系既统一又对立,声乐演唱是艺术歌曲的主要表现形式,而钢琴伴奏又是艺术歌曲声乐演唱的主要衬托,两者在表现力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在艺术演绎方面则呈现出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为艺术歌曲的演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仅供参考。

论声乐钢琴伴奏音乐本体与声乐演唱的关系 下载:73 浏览:391

梁燕 刘冠宏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通过将优美的旋律、脍炙人口的歌词以及钢琴伴奏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听众展现出来它独特的品质和内涵,这就是艺术歌曲的魅力,这也是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原因之一。在真正的音乐艺术中,声乐演唱和声乐钢琴伴奏音乐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少它们任何一块音乐就是不完美的。本文首先从声乐演唱和声乐钢琴伴奏音乐本体的关系进行探索,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它们二者之间常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声乐作品进行最好的展示。

中俄高等音乐院校声乐教学比较研究 下载:68 浏览:387

王世让1,2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作者在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声乐几年,在这几年中收获颇大。通过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一整套系统的声乐教学体系和我国音乐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做了一些比较,指出我国声乐教学中不足之处。

关于流行声乐高等教育的新思考 下载:79 浏览:396

曾丽蓉 向遵红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流行声乐进入高等教育专业行列已有20多年,但我们的教育却更像一个事件的旁观者,并未真正融入到流行声乐的发展中来,就声乐的表演与创作两大主体来看,在当前一线歌手及创作行列中很难找出一批专业学院出身的职业表演与创作者。作为高等教育声乐专业学科的建设者和文化引领者,却常常被商业化大众式娱乐所吸引而左右,这样的结果非常值得所有从事和关心流行声乐高等教育者们深思。

声乐学生演唱“大曲目”的成因和对策分析 下载:82 浏览:476

殷进良 李远彤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学生喜欢演唱音域宽、篇幅长、难度大的"大曲目",是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一个常见现象,特别是以低年级学生更为普遍。这种不顾个人实际水平的盲目拔高,不仅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演唱效果,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发声器官造成损害,对声乐学习生涯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对该问题有充分的重视,深入分析其成因,并探索出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

云南新平窝尼古歌的唱腔研究 下载:70 浏览:432

王美佳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窝尼古歌,是窝尼人世代用吟唱的方式来记录他们先祖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记忆的古歌。它完成地保留着窝尼人的独特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本文通过对云南新平窝尼古歌的收集、整理、记录,分析其音乐形态、调式、旋律、演唱技法等特征,试图了解窝尼人文化历史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状态,探讨窝尼古歌的艺术价值以及在窝尼人的文化生活、生命环境中的作用。

论通俗歌曲演唱对美声唱法的借鉴 下载:76 浏览:338

赵春雷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美声唱法经过四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发展为一门具备成熟发声系统的演唱艺术门类,受到全世界范围的欢迎。通俗歌曲在演唱时强调自然嗓音,具备鲜明的演唱特征,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通俗歌曲和美声唱法也在彼此借鉴演唱技法和表演形式,吸取各自特点,本文将主要探讨通俗歌曲和美声唱法之间的借鉴关系,望能为音乐界同人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论歌剧《苍原》中《情歌》的演唱特点及情感表现 下载:83 浏览:416

祖雪莲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在我国的格局文化中,《苍原》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泛黄的历史感而成为经典,该格局主要阐述的是土尔扈特族回归祖国的那段历史,整部歌剧一改传统的蒙古族民间音乐高亢、嘹亮的风格,在岁月的清洗下扎根到草原文化之中,在华夏文明中蔓延开来。在另一方面,蒙古族的音乐向来以赞美草原、状物抒情为主,且节拍往往十分自由,编曲风格庞大而不失精致,并且有较大的可发挥性,其声调往往较高,声响嘹亮、声意悠远。但《苍原》这部歌剧,在蒙古族歌剧中一改传统风格,大有别树一帜的意思。该歌剧戏剧性的构思为框架进行布局,采取不同的方式对音调、和声乃至编曲进行创新,让格局能够因为戏剧性的建立而更加饱满。《情歌》的产生就是作曲家民族风格高度提炼下的一个产物,《情歌》作为民作曲家民族风格高度提炼的一个结晶,整部乐曲由舒缓悠长的慢拍、轻盈跳跃的三拍子快板和一个短小尾声组成,整部乐曲饱含抒情的气氛,并且具有充分的主题性质的歌曲,因此听起来浑然一体,贯穿全剧,可以说是一部声乐化和戏剧化并存的歌剧。

谈中国网络流行歌曲的兴起及演唱 下载:78 浏览:460

王韡1,2,3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进入21世纪,中国进入到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入世贸后的中国更加国际化、开放化,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网络歌手开始出现,网络流行歌曲也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阐述了中国大陆网络流行歌曲兴起的社会背景,中国网络流行歌曲的兴起、发展状况以及以雪村为代表的音乐评书网络流行歌曲演唱风格。

新课改后小学低年级演唱教学对策研究 下载:76 浏览:398

邓爱玲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音乐作为能够愉悦人们心情的一种方法,能够对人们的心情进行有效的放松。其中歌唱作为音乐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作为文学和音乐进行融合产生的载体,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有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改政策进行之后,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音乐教学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进行不断的实践,进而探索出更为合理的音乐教学方法,而且在新课改的相关政策中,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阶段人们对于歌唱教学方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除此之外,歌唱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学习表现音乐以及加强音乐创造性的最有效途径,在音乐教学领域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改后小学低年级演唱教学对策研究,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古曲新韵——析《阳关三叠》的演唱艺术 下载:85 浏览:490

蔡雪骏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我国诗词与音乐结合的艺术方式由来已久,琴歌《阳关三叠》就是其中翘楚,《阳关三叠》本是琴歌类,诵咏奏唱互为相应,在流传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本文参考的是王维词、夏一峰传谱、王震亚编配的版本,从王维的诗词入手,分析、概述该作品的演唱要点,以期能为演唱者提供演唱方面的帮助。

喉头稳定性训练对声乐演唱的影响 下载:94 浏览:510

水天柱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声乐学习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它看不见也摸不到,极为抽象。声乐学习者想要把歌曲唱好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一副好的嗓音去打动听者。作为歌唱者想要拥有好的嗓音就需要控制喉头的位置。喉头位置不仅作为调节各个器官协调运作的关键,也是统一各个声区声音和保持声音优美动人的关键所在。歌唱者想要拥有稳定优美的嗓音,首先要"调节"和"稳定"好喉头位置。有了稳定的喉头,才会有好的声音。

论吴碧霞《红楼梦》组曲的演唱风格 下载:83 浏览:496

张柠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歌唱家吴碧霞携手王立平先生以音乐会的形式将电视剧《红楼梦》组曲展现给观众,真是一场视听盛宴。笔者处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想对吴碧霞老师电视剧《红楼梦》组曲舞台表演艺术形式,对剧中人物形象进行深刻塑造,传神入画,震撼每个人的心灵的演绎进行认真梳理、分析、研究,以便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帮助。

论音乐素养对美声演唱的重要性 下载:50 浏览:482

范冠云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需求也从物质需求升华为对精神及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对于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作为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美声演唱作为音乐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得到了不断的普及和推广。优秀的美声表演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更是要拥有深厚的音乐素养,因此,在美声演唱的教育中要着重加强对音乐素养的提升,这对于演唱效果将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音乐素养内涵的深入剖析,进一步论证了音乐素养对美声演唱的重要性。

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中的呼吸控制与情感表达——以《青玉案·元夕》为例 下载:64 浏览:732

杨娇娇 《中文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古诗词艺术歌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演唱不仅要求歌者具备精湛的声乐技巧,更要求深入理解和表达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对此,本文针对《青玉案·元夕》的艺术特色、呼吸控制在《青玉案·元夕》演唱中的应用、情感表达在《青玉案·元夕》演唱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

古诗词艺术歌曲《锦瑟》的音乐特点与演唱分析 下载:73 浏览:757

明桂芝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5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的形式有了许多创新,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发展性。将古诗词艺术与当代歌曲演唱相互融合,赋予古诗词现代化表达,使其成为全新的声乐艺术,这不仅是对中国古诗词的传承和保护,更是对其艺术性的创新,使其更具时代特点。古诗词与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瑰宝,二者结合而成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在表达情感和传达思想时具有独特的魅力。《锦瑟》作为其中的经典之作,在音乐特点和演唱方面展现出了深厚的艺术底蕴和表现力。

古诗词艺术歌曲《凤求凰》音乐特点及演唱分析 下载:80 浏览:829

刘可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2期

摘要:
艺术歌曲,是声乐作品中具有相当分量的歌曲类型,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则以古代诗句为歌词,作曲家通过古诗内容创作歌曲,使音乐与诗歌有机结合。古诗词艺术歌曲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与时代潮流碰撞、融合,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现代作曲技术相结合,不断转递其文学性及历史风貌,在声乐发展的历程中始终担任着重要角色。随着时代发展,短视频音乐频道的推行以及声乐类节目的普及,声乐艺术及作品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不再只是“阳春白雪”,基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破圈”,本文将以古诗词艺术歌曲《凤求凰》为例,从诗词典故、作品分析、演唱处理角度进行阐述,使大众能更深入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了解。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以《如梦令》为例 下载:305 浏览:2630

李航琛 《中文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作曲家方石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继承了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创作的发展脉络,同时鉴于方石的民族声乐创作的积极探索,这类旋律优美且有着传统和地域的民族风格并融入现代时尚化元的作品,也赋予了方石古诗词艺术歌曲清新雅致的特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