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环形气瓶缠绕参数的设计和分析 下载:77 浏览:303

姚金莉 石章靖 黎文欢 杨戈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利用蔡-吴准则分析了环形气瓶的初始缠绕角,再通过ANSYS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气瓶金属内衬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并对气瓶增强层的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最终确定的气瓶增强层的理论缠绕参数包括:增强层的缠绕初始角、缠绕层数、增强层质量和厚度等,为环形气瓶复合纤维增强层的加工提供了缠绕的理论工艺参数,也为类似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碳纤维基底真空沉积膜层的设计研究 下载:90 浏览:441

翁艺航1 史耀强2 赵志杰1 邙晓斌1 侯俊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4期

摘要:
天线反射器是卫星有效载荷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实现对地探测、反映产品探测灵敏度的关键部件。为保证碳纤维基底天线反射器在轨工作精度,同时满足特定的热控属性、电属性需求,提出采用真空沉积法在碳纤维基底表面镀制粘结膜层(Ni Cr)、反射膜层(Al)、保护膜层(SiO2)的膜层设计方法。通过在试片上镀制膜层并测试,验证碳纤维基底真空沉积膜层的可行性。

窖泥中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特性的研究 下载:56 浏览:392

李永博1 黄治国1,2 赵阳1 李星1 任志强1,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11期

摘要:
纤维素酶能够把纤维素降解成可发酵性糖,在许多工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价值。以窖泥为材料,采用传统平板法对产酶菌株进行筛选,获得一株产纤维素酶系齐全、活性强的菌株XWS-A,经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在液态条件下,对该菌株产酶特性进行研究发现,产内切β-葡聚糖酶最佳条件为温度35℃,培养基初始pH5.5,培养时间72 h;产外切β-葡聚糖酶最佳条件为温度35℃,培养基初始pH6.0,培养时间72 h;产β-葡萄糖苷酶最佳条件为温度40℃,培养基初始pH6.0,培养时间72 h。进一步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切β-葡聚糖酶最适反应温度是50℃,最适反应pH为5.5;外切β-葡聚糖酶最适反应温度是50℃,最适反应pH为6.0;β-葡萄糖苷酶最适反应温度是50℃,最适反应pH为6.0。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肝纤维化疾病中的应用 下载:74 浏览:485

蒋云霞 罗伟生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差异蛋白质组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蛋白质研究技术,逐渐在肝纤维化(HF)疾病的研究中广泛应用。该文主要对差异蛋白组学的理论基础、在肝纤维化疾病的诊治和研究技术上的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从而阐明在肝纤维化疾病中差异蛋白组学现阶段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探讨如何更全面完整地研究肝纤维化提供参考。随着科学技术及科研条件的不断完善,差异蛋白组学的多种技术手段应用于肝纤维化疾病将具有更广阔的研究前景和发展空间。

某电厂扩建工程增加除氧器后对主厂房框架的加固设计介绍 下载:77 浏览:466

程龄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1期

摘要:
本文为已实施工程的总结,针对某电厂二期扩建在17.00米的厂房楼层上需增加180多吨大型设备荷载的工艺需求,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出了对钢筋混凝土梁组合加固方法,大幅度的提高了钢筋混凝土梁、柱的抗弯抗剪承载能力,同时还使框架结构整体保持了良好的抗震性、延性。同时支承设备的新增次梁采用T型断面分别受力,巧妙的解决了补强结构抗剪可靠度不足的问题。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钛合金钻孔技术研究 下载:79 浏览:499

高晓星 《中国设备》 2018年12期

摘要:
随着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的材料需求量越来越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钛合金等质量轻、强度大、耐腐蚀性强的优良特性等都符合航空制造材料的需求,虽然钛合金的各项性能特点都比较好,但是由于加工性能相对较差,因此严重影响相关产品的加工和应用。

碳纤维缠绕制品数字射线DR成像空间分辨率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56 浏览:293

刘凯1 刘义华2 王晓勇1 周娥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6期

摘要:
采用不同的焦点尺寸和放大倍数对碳纤维缠绕试块进行了数字射线DR成像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其它检测参数不变时,使用最佳放大倍数检测获得的图像空间分辨率最高;使用较小尺寸的焦点检测获得的图像空间分辨率较高。本次试验结果为碳纤维缠绕制品数字射线DR成像检测焦点尺寸和放大倍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羟自由基氧化系统对草鱼肌肉蛋白理化特性及其保水性的影响 下载:92 浏览:508

王汉玲 刘彩华 秦军委 张建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1期

摘要:
采用羟自由基氧化体系对草鱼肌原纤维蛋白进行体外模拟氧化,研究其对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及其肌肉保水性影响。结果显示:在-4℃下贮藏10 d时,肌原纤维蛋白的羰基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pH值都显著高于2组对照组(P<0.05),肌肉的解冻汁液损失率、加压失水率、蒸煮损失率的值也显著高于2组对照组(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变化与肌肉保水性之间相关性极显著(P<0.01),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也发现氧化的肌肉形态结构较对照结构疏松。结果表明,羟自由基氧化能使草鱼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发生改变,导致其肌肉保水性能下降。

农林废弃生物质吸附材料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下载:59 浏览:428

易锦馨1,2 霍志鹏1 AbdullahM.Asiri3KhalidA.Alamry3 李家星1,3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之一,化工、冶炼及核燃料循环过程等排放的废水中含大量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及放射性核素等,若未经处理即排放会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吸附法的效率高、操作简单、低成本且无副产物、可循环利用及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使其成为废水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农林废弃生物质成本低、来源丰富、绿色环保且可再生,以其为原料制备的吸附材料被广泛研究。本文主要针对以农林废弃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炭、纤维素及木质素为研究对象,综述了生物炭的制备及改性方法、天然纤维素及木质素的改性方法及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现状。从原材料、制备工艺、改性方法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吸附材料的性能对水中污染物吸附的影响,提出了生物质基吸附材料在水污染治理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病临床分析 下载:14 浏览:173

翟嘉 邹映雪 郭永盛 刘杰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于活动性肺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呼吸感染科收治的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肺结核病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治经过。结果 5例患儿中男3例,女2例,年龄1~13岁,病程12~35 d。5例免疫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起病均急骤,3例伴发热,2例伴反复咳喘。3例曾于外院误诊为肺炎、婴幼儿喘息;1例误诊为肺化脓症、先天性肺囊性病变继发感染(?);1例误诊为肺炎、胸膜炎。5例均否认结核接触史,按时接种卡介苗,1例卡介苗瘢痕阴性。病变侵及肺及胸膜,其中肺结核病3例(其中1例继发左主支气管狭窄),支气管内膜结核2例。患儿均予抗痨治疗后出院(平均住院11 d),预后良好。结论儿童肺结核病具有症状、体征、影像学不典型,以及纤维支气管镜下病变不典型等特点,提示对咳喘迁延反复、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患儿,应积极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协助临床诊断。

先天性肾积水与肾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下载:14 浏览:163

王秀丽 吴玉斌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AKUT)是引起儿童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病因,先天性肾积水是CAKUT常见类型,通常在胎儿期通过超声检查被发现。严重的先天性肾积水会导致肾实质损伤及最终发生终末期肾病(ESRD)的不良后果。先天性肾积水的成因复杂,涉及多种基因的异常表达。人体组织标本及动物模型研究显示,氧化应激、慢性炎症及凋亡等机制导致肾小管萎缩及肾纤维化。通过蛋白质组学等先进的生物学技术,新的生物学标志物不断涌现,为早期诊断监测此类患儿的病情提供了有力手段。

碳素纤维生态草对兰州新区人工水体的水质改善试验研究 下载:57 浏览:363

陈爱华1 张峰1 高旭2 马涛1 董彦丽1 王莉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期

摘要:
以碳素纤维(CF)生态草为载体,处理兰州新区人工湖受污染湖水,考察CF生态草对湖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碳素纤维生态草对兰州新区人工湖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去除率随着投放CF的面积的增大而增大,投放6 g CF的去除效果更稳定,经过28 d处理后,ρ(COD),ρ(TP),ρ(NH3-N),ρ(TN)和浊度分别下降61.53%,60.86%,89.62%,29.71%和92.57%。,这表明利用CF生态草对兰州新区人工湖受污染湖水的治理是可行的。

喷射玻璃纤维聚合物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研究 下载:85 浏览:467

刘宁 翁维素 马晨阳 孙潇涵 郭洪礼 潘宏宾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利用4根喷射玻璃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试验,对加固梁的抗弯挠度进行了研究。理论上一共分析了9根加固梁的跨中挠度,进一步加深了试验所得到喷射GFRP对简支梁跨中挠度影响的结论。最终通过试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对喷射玻璃纤聚合物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跨中挠度进行了研究。

碳纤维布开槽加固混凝土梁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71 浏览:467

赫腾飞1 田永元2 贺海飞3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近年来碳纤维布"开槽"加固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在国外逐步得到重视。介绍了碳纤维布开槽加固混凝土梁的这种新型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同时详细说明了此种加固方法的特点、优点、特殊的施工工艺以及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情况。开槽法加固混凝土梁施工方法简单、培训简便、加固效果好、剥离率低,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方式,值得在土木工程领域内进行研究、推广和使用。

阿替普酶联合肝素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疗效及对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影响的研究 下载:86 浏览:488

潘伟英 《诊断医学》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肝素钠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中的应用价值与对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STEMI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行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治疗,研究组行阿替普酶联合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bF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溶栓后1h和2h血管再通率、治疗后bF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肝素钠治疗STEMI,有助于改善患者碱性纤维生长因子水平,提升临床疗效和血管再通率,应用效果显著。

不同纤维素醚含量对3D打印混凝土强度性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37 浏览:501

赵文斌1 林思远2 邵明刚2 李佳盛2 李睿2 安蕊梅1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主要研究不同纤维素醚含量对3D打印混凝土的层间抗拉强度、纵向劈裂抗拉和纵向抗压强度的影响。浇筑不同纤维素醚含量的6组试件,养护龄期分别为43 h和56 h时,对试件进行纵向劈裂、层间劈裂和纵向受压试验;对每个劈裂试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获得劈裂抗拉强度的计算系数,推求每组试件的强度。结果显示,纤维素醚含量小于0.5%时,随着纤维素醚含量的增加,层间劈裂和纵向劈裂抗拉强度均有提高,纵向抗压强度减小。为了提高3D打印混凝土层间粘结强度,同时保证纵向抗压强度,建议纤维素醚含量在0.1%~0.2%之间。

稻草纤维在轻骨料混凝土中的增韧性能及劈裂抗拉强度预测模型 下载:79 浏览:434

张学元 吕春 张道明 王丽 李扬 《新材料》 2020年5期

摘要: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脆性越大,此类问题在轻骨料混凝土中更为突出。采用钢纤维、碳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对其进行增韧,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对工程造价和环境的影响较显著。基于植物纤维具有来源广泛、环境友好等特点,以粉煤灰陶粒混凝土为例,探寻了稻草纤维掺量、形状、长度和粉煤灰掺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界面过渡区理论,从轻骨料混凝土拉压比、抗冲击强度角度分析了稻草纤维的增韧效果。结果表明:拉压比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纤维长度、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小;纤维改性后拉压比虽出现了降低,但仍高于无纤维组;稻草纤维提高拉压比的效果与其他纤维相近,且改性后提高抗冲击强度效果显著。基于回归分析,提出了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预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值与文献试验值相对误差在7%以内;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预测结果越准确,该模型可用于纤维轻骨料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预测。

东方肉座菌EU7-22纤维素内切酶Ⅰ的异源表达 下载:78 浏览:494

林俊涵1 林谢榕2 柯伙钊1 魏瑜1 柯轶1 王娜1 龙敏南1,3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实现东方肉座菌纤维素内切酶EGⅠ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获得重组EGⅠ。[方法]通过RT-PCR获得EGⅠ开放阅读框。将EGⅠ成熟肽和PHO1信号肽的DNA片段插入p PIC3. 5K后,重组表达载体电转化毕赤酵母。通过甲醇诱导表达和镍柱纯化获得EGⅠ。以羟甲基纤维素钠检测活性,以肽N-糖苷酶F分析N-糖基化,以SDSPAGE分析表达情况和糖基化修饰。[结果]获得EGⅠ分泌表达菌株,诱导96 h后上清液活性为0. 513±0. 002 U/m L,纯化后的EGⅠ活性为0. 558±0. 012 U/mg。SDS-PAGE表明EGⅠ分子量在100~180 k Da,远高于预测值47. 3k Da,经肽N-糖苷酶F处理后,降至63~75 k Da。[结论]实现了EGⅠ的分泌表达,获得活性为0. 558±0. 012 U/mg的糖基化重组EGⅠ。

基于三点弯曲试验的聚丙烯纤维桥接应力研究 下载:77 浏览:442

梁宁慧1,2 曹郭俊1,2 刘新荣1,2 代继飞3 缪庆旭1,2 《新材料》 2020年3期

摘要:
为研究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纤维在混凝土开裂过程中桥接应力的变化规律,选用两种尺寸的聚丙烯细纤维和一种尺寸的聚丙烯粗纤维制备纤维增强混凝土试件,在试件上进行单边缺口梁三点弯曲试验,获得各组试件的荷载-裂缝切口位移曲线和荷载-位移曲线。基于试验结果,采用合成纤维细观拉拔模型,拟合PP纤维桥接应力曲线,并与实测纤维桥接应力曲线作对比,确定对应的PP纤维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细纤维的桥接应力峰值为0. 20~0. 22 MPa,聚丙烯粗纤维的桥接应力峰值为0. 56 MPa,纤维桥接应力随裂缝宽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通过细观拉拔模型中的参数P0、k0、k1,计算PP纤维在混凝土基体中的桥接应力;粗纤维具有较强的桥接应力,在混凝土开裂后表现尤为突出,能有效抑制宏观裂缝的扩展。

压力流场中含炭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体的流变特性 下载:88 浏览:437

郭增革1 张斌2 姜兆辉1 贾曌1 丁作伟1 程博闻2 李鑫3 《新材料》 2020年3期

摘要: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压力流场中含炭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体的流变行为,并与普通PET熔体的流变行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含炭黑PET熔体的"剪切变稀"行为比普通PET更显著;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剪切速率下,含炭黑PET的剪切黏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剪切速率和相同压力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含炭黑PET熔体的剪切黏度逐渐减小;压力增加ΔP与温度下降ΔT对剪切黏度的贡献是等效的;在相同剪切速率下,含炭黑PET熔体的黏-温依赖性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强;在相同压力下,含炭黑PET熔体的黏-温依赖性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弱;随着温度的升高,普通PET和含炭黑PET熔体的结构粘度(Δη)降低,可纺性提高;当温度为290~295℃时,普通PET和含炭黑PET熔体的可纺性最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