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混沌和乱象——基于科学判断与或有事项准则的思考 下载:77 浏览:497

丁友刚 段然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内控缺陷认定在本质上既是一个科学判断问题,也是一个或有事项确认问题。本文从科学判断基本要求与或有事项确认专业性要求出发,采用扎根理论连续比较法和热词分析法对2011年至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制定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逻辑上不符合科学判断基本要求,在内容上不具备可能性与重要性等或有事项确认的基本要素。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建立内控报告概念框架,重视内控缺陷认定标准规范与指引以及规范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披露与审计等改进意见。

认定基层工作人员成为污染环境罪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学探讨 下载:63 浏览:399

郦筱迪 晋海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关于污染环境罪单位犯罪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如何认定的问题,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同案不同判现象,背后原因是在该问题上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上处于空白,学理上也存在缺陷。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对重要作用予以明确。重要作用应从司法实践中归纳分析情节确定,考虑其是否具有特殊职责,是否为单位犯罪提供智力支持等情节。具有特殊职责的员工,为单位犯罪提供智力支持的员工应当认定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有关实务问题探讨 下载:78 浏览:475

臧强 《财会研究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2018年4月,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重新提出制裁,限制及禁止中兴通讯在未来7年内购买、出售,或从事任何涉及受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约束的任何物品、软件、或技术等交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这让我们更加清楚的感觉到在任何行业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核心技术不掌控,就要受制于人。中兴的"失芯"之痛,敲响了科技强企的警钟。国家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扶持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所在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情况,就高企认定的部分问题做一些探讨交流。

我国“网约工”的劳动关系认定及权益保护 下载:78 浏览:382

王全兴 王茜 《法学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面对"互联网+"和平台经济给劳动法理论带来的挑战,仍有必要并且能够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劳动条件)相结合的本质来认识和判断"网约工"的劳动用工形式较之于西方国家在福特制转向后福特制背景下所形成的劳动法保护手段分层分类配置而保护范围不断扩宽的模式,我国现阶段"网约工"劳动关系认定问题陷入困境的关键性原因在于劳动法现行保护模式的不足,即保护手段缺少分层分类且保护范围偏窄。基于人格从属性到组织从属性再到经济从属性的内涵演变和外延扩宽思路,反思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实践,并受境外劳动者保护的三元框架和采用多元且可选择的指标系列认定劳动关系的启示,我们需要从应然立法设计与当前现实应对两个维度来解决"网约工"权益保护问题应然立法设计的任务在于,按照非典型劳动关系、准从属性独立劳动、独立劳动的分类,针对"网约工"的特殊需求,构建由劳动法、民法和社会保险法所组合的法律保护体系。当前的现实应对重点是,适度从宽认定劳动关系且谨慎选择保护手段,强化平台企业的责任,并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

著作权合理使用司法认定标准释疑 下载:75 浏览:368

熊琦 《法学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设计源自对《伯尔尼公约》中"三步检验法"的本土化。然而,由于制度移植仅停留在立法条文借鉴而非解释规则上,这使得我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完全根据自身的理解适用著作权合理使用规则,甚至直接引入判例法国家法官造法的结论解决相关案件,导致合理使用的司法认定标准丧失可预期性和可操作性。为调和著作权合理使用穷尽式列举立法与扩大解释需求之间的矛盾,我国需要在解释论上围绕"三步检验法"梳理著作权合理使用的适用逻辑。通过对国际著作权公约中"三步检验法"权威解释的分析,可将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列举的12项合理使用类型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1条规定的两个判定标准分别对应"三步检验法"中的三个认定要件。首先,在解释顺序上应遵循将法定列举类型作为法源基础的原则,排除超出法定类型的法官造法。其次,以两个一般判定要件进一步界定著作权合理使用的适用范围。通过前者可保护著作权人的可期待利益,通过后者可设定法院在判定可期待利益合理范围上的自由裁量标准。

农机事故处理的原则及责任认定 下载:66 浏览:436

华国军 《农业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近些年,农机事故发生越来越频繁。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农务机械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也是农务器械的使用方法还是不够专业和科学。本研究根据国家推出的法律准则及一些了解到的事故案例,简单介绍了农机事故处理各个方面不同的原则方法,也大概介绍了不同的事故情形所判断的责任认定。毕竟,现在农机事故时有发生,而农业又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之本,所以,处理好农机事故中发生的问题,也是我们当前的重点事务。

构建和完善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国家制度的现状与展望 下载:63 浏览:417

卢海弘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本文以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引,对构建和完善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的国家制度进行现状与展望的研究。文章首先明确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国家制度存在旺盛的现实需求;然后对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的制度供给进行分析;接着从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匹配的角度出发,剖析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制度面临的主要矛盾;最后提出了构建和完善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国家制度的基本思路。

教师资格面试科学化:问题与对策 下载:36 浏览:339

钱海锋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7期

摘要:
面试由于其直观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成为教师资格认定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面试的关键问题是评分的客观性和一致性,这也是提高教师资格面试科学性的关键。对考生和考官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的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科学地考查教师能力,教师资格面试考核需要采用更简明的评价指标,加强对学科教学认识的考查,强化教师资格考试的实践导向功能,密切与教师教育课程的联系,形成公正的、技术全面又目标有效的综合性评价体系。

被冒名股东资格认定的争议焦点及规则探析 下载:79 浏览:1012

张亚丽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伴随着大量公司注册成立,冒名股东案件越来越多涌现出来,面对在司法实践中需要认定冒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的案件,当事人举证不清和各法院判决存在不同程度认识偏差广泛存在,面对司法实践中的问题,理论探讨上的分歧均亟待对此类案件进行系统的梳理,探究认识被冒名股东认定的统一合理标准。本文通过对被冒名股东概念及被冒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异同辨析,明确被冒名股东的概念。通过梳理近五年来与被冒名股东资格认定有关的涉诉案件,分析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案件普遍存在的争议焦点:确认不具有股东资格是否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被冒名股东举证内容模糊、被冒名股东认定标准不清,最后分别针对上述争议焦点进行规则探析。

高空抛物罪的实体认定——兼评积极预防性刑法观 下载:96 浏览:1326

梁然然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随着《刑法修正案(十一)》的颁布,“高空抛物”成为独立的罪名,立法者将其放置在《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即便高空抛物行为独立成罪,但是对于该行为在实体方面如何定性、如何适用仍是学界讨论的事项。本文在承认该行为独立成罪的基础上,研究该行为所保护的法益是什么、构成要件是否违背了刑法的正当性、体系逻辑性以及在实体方面如何进行正确的适用提出相应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倡导治理社会失格行为的同时应当适用消极的刑法观,保持刑法的谦抑性品格。

论劳动争议案件中证据认定的考量因素 下载:95 浏览:1360

刘亚乐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本文以具体劳动争议案例为切入点,通过一起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的分析,探寻劳动争议案件中,证据认定的考量因素,为最终劳动争议案件办理提供思路。

创造性评判中如何客观地进行事实认定 下载:57 浏览:626

叶璇 《国际科技论坛》 2025年4期

摘要:
在创造性判断中,客观地进行认定事实是得出准确审查结论的前提和保障。本文结合两件实际案例,探讨了创造性判断的“三步法”中,如何客观地认定发明的区别特征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从发明构思的整体出发,确定现有技术整体上是否存在某种技术启示,得出正确的创造性审查结论。

刑法视角下快递员非法占有快递包裹的司法认定 下载:158 浏览:2583

麦哈巴·恰依木拉提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随着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员非法占有快递包裹行为成为现阶段发生频率比较高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关于快递员非法占有快递包裹的刑法定性问题始终是刑法规制的重要内容。刑法修订后,关于快递员非法占有快递包裹这一行为有新的司法认定,针对快递服务的不同环节以及相同环节不同情况等行为都有新的判定。本文主要是刑法视角下快递员非法占有快递包裹的司法认定,通过对两个不同刑事案例以及判决结果的分析,归纳总结案例存在争议的焦点,就快递员职务内容和职务分类两方面入手,快递运输的不同阶段中快递员非法占有快递行为进行刑法定性分析,最后结合具体刑事案例对刑法视角下快递员非法占有快件行为进行司法认定,旨在丰富现有的我国关于快递员非法占有快递包裹行为的理论内容,加快推进我国刑法进程。

我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侵权认定路径研究 下载:154 浏览:1306

孙玲 《地理研究进展》 2023年11期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加深,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商标的一种,因其特有的品质特性在商品销售市场中受到消费者的普遍信赖,但商品侵权现象也随之而来。本文作者通过检索我国近六年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侵权纠纷案件,分析法院在此类案件中侵权认定路径的适用方式,并通过具体判例对法院在各侵权认定路径的适用过程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探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侵权认定路径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可行性的完善建议,为我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侵权认定路径研究提供借鉴。

烟草专卖执法过程中违法所得认定及适用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433 浏览:2326

马文波 《法学学报》 2023年5期

摘要:
在组织支持方面。成立了烟草市场综合管理工作组,由工商、公安、烟草、邮政、贸易、质量控制、交通等部门组成。召开动员会议、推广会议和业务培训会议,促进烟草市场全面治理的及时开展;符合“挖窝点、断源头、市场清洗与放置”的工作要求。因此,研究了识别非法收入和在实施烟草垄断时适用法律的问题。

在特定空间内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司法认定——以相关案例为切入点 下载:524 浏览:2838

陆明明 《法学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出租车驾驶员与乘客发生纠纷的案件时有发生,甚至有些驾驶员乘人不备强行拉走行李,从而引发刑事犯罪风险。司法实践中围绕如何依法合理处置此类案件,存在不同观点,关键取决于如何认定主观故意、占有状态以及不同犯罪构成要件的理解。

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司法认定 下载:526 浏览:2780

王倩 《法学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寻衅滋事罪后新增独立轻罪催收非法债务罪以整治民间催收乱象,是积极预防性刑法观的体现,具有理论合理性与司法必要性。司法实务中存在扩张适用此罪的倾向,但并非任何涉及非法债务的不当催收行为都可以此罪兜底。
刑法新增催收非法债务罪不仅满足了司法实践的需求,更能弥补相关理论的缺憾。应当明确催收非法债务罪的社会秩序法益可主要理解为个人生活安宁或稳定,主观罪过形式仅为故意,非法债务的认定不可脱离对高利贷的判断,情节严重的情形应当在刑法分则一般认定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本罪具体行为方式进行明确。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研究与实践——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下载:116 浏览:1644

李娟 彭志斌 陈荣 张燕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2年7期

摘要: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文以长江工程职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我国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量化认定机制的措施、构建保障信息平台为支撑,协同机制为辅助的量化认定工作机制。

基于精准资助的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研究——以四川省J学院为例 下载:126 浏览:1605

李静雯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摘要:
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近年来不断完善,但民办高校在具体工作开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面,民办高校面临着学生申请材料真伪不好判定、认定困难等级时人为因素较多、资助资工作手段简单、对困难学生人文关怀不足等诸多困难。本研究从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切入,通过对参与认定人员的深入访谈,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对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帮助。

公司决议不成立的认定路径研究 下载:83 浏览:1865

纪静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决议效力规则由“二分法”改弦更张到“三分法”,理论基础是公司决议的法律行为属性,具有独特的立法价值。决议不成立能够改善法律适用的非周延性,填补了无效事由过窄而造成的效力漏洞。然而,局限于不成立与可撤销的边界模糊问题,亟需构建科学完备的界定路径。在此背景下提出两步界定方式,首先确立决议成立的基本要件,兼顾一般要件与特殊要件。其次进一步探讨决议效力的瑕疵程度,揭示决议不成立与严重瑕疵间的关系,层层递推。由此,决议不成立规则的适用路径得以清晰展示。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