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油气企业科研完全项目制管理的制度框架与路径思考 下载:78 浏览:383

辜穗 蒲蓉蓉 姚莉 杨丹 李佳 李晓玲 周成效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科研完全项目制是提高科技管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机制,从国内大型国有油气企业试行科研完全项目制的效果和问题出发,结合科研完全项目制的特点,对油气企业科研完全项目制管理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市场化条件下科研完全项目制管理的制度框架设计,并指出了分阶段实施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油气企业在实施完全项目制时存在着对科研项目的组织体系、内控制度、财务核算制度、考核制度方面不适应的情况;②应在项目管理理论、项目集成管理理论、科研项目管理等相关理论基础上,综合考虑项目组织机构扁平化或矩阵式、项目全要素成本核算、项目监督与沟通机制、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手段、项目绩效评估与激励等标准要件,构建起市场化条件下的完全项目制的管理制度;③根据"油公司"体制特征以及"油公司"体制下的科技管理阶段式发展路径,分阶段逐步实现从准完全项目制向完全项目制的演进。结论认为,油气企业应以科研完全项目制为核心配套实施双序列、成果转化激励等政策,并按照完全项目制的需要完善现有人事、财务、科研等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科研完全项目管理长效机制的形成。

基于曲线跟踪法的模糊增量型PI控制器设计及应用 下载:57 浏览:391

沈国良 季寿宏 谭汉 邵迪 杨雪峰 《天然气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随着天然气管网的建设发展,输气站场的控制方式逐渐由传统的人工值守方式向无人值守、集中监控的智能化方式转变。浙江省天然气管网在站场无人化系统的研究和建设过程中,为实现压力调节回路中主、备用支路的冗余及无扰切换的目标,以及在用户负荷剧烈变化时,特别是站场上下游两级调节器背靠背设置的极限管容工况下,满足系统调节的稳定性和抗耦合性要求,开发设计了一种有效的支路冗余及系统调节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在压力调节过程中,通过控制算法的改进,相比传统PID控制,无论在系统的快速响应还是超调量控制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且在合适的参数支持下具有极广的适应性;(2)在支路冗余切换方面,结合支路负载能力和调节控制算法,达到了支路间无扰切换的功能要求;(3)在抗耦合能力方面,根据设备特性和调节趋势来改变控制速度,以此优化调节过程而迫使系统收敛,从而实现解耦的目的;(4)在实际应用方面,系统完全满足输配站场无人值守集中监控的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致密砂岩气藏缝网压裂工艺适应性评价研究 下载:65 浏览:420

詹斌 王智君 丁咚 《天然气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针对川西中浅层低品位储层、川西深层须家河组及元坝须家河组等致密砂岩储层用常规改造工艺储量无法实现有效动用的情况,认为缝网压裂工艺能够增加改造体积、获得更长的有效缝长及更高的导流能力,从而提高储层有限动用率,是动用低品位致密砂岩储层的有效手段。为此,从缝网压裂机理入手,结合储层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特征,在致密砂岩储层开展了缝网压裂工艺适应性的评价研究,为缝网压裂工艺选井选层提供了依据。

重型放顶煤支架在一矿的应用 下载:53 浏览:360

徐小航 《煤炭技术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重型放顶煤支架在阳煤一矿S8303工作面的试验应用,阐述重型放顶煤支架在生产过程中的适应性,对重型放顶煤支架与普通放顶煤支架之间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比,体现了使用重型放顶煤支架在安全、高效、高采等方面比普通放顶煤支架具有明显优势,可继续在其他工作面进行使用。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适应性分析 下载:51 浏览:360

王润军 《煤炭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通过安装在105工作面支架上的压力记录仪监测的数据,合理分析了工作面顶板矿压特点以及ZF13000/25/38型液压支架在使用过程中承载特性,明确了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以及动载系数,确立ZF13000/25/38型液压支架各项参数满足生产需要,为后期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顶板压力变化能够及时校准液压支架各项参数提供实测依据。

旅游小城镇利益主体适应性问题分析——以宏村镇、汤口镇为例 下载:71 浏览:461

银马华 王群 杨万明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利益主体适应旅游发展的问题与矛盾影响着社会和谐度。通过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农民、个体经营户、旅游从业人员和政府机关人员适应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适应性问题主要分为3个方面即"经济获益和区域发展"、"经济成本提高和社会环境恶化"和"旅游参与意愿",相较于其他方面而言,"经济成本提高和社会环境恶化"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利益主体在适应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利益指向及其追求程度、面临问题存在差异性,同时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亦有主次之分。

宁夏建筑气候适应性分级评价体系研究 下载:68 浏览:510

闫吉春 柳杨 单臣玉 崔耀东 李建军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在对宁夏自然条件与气候、传统建筑特点分析研究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法,结合建筑的气候影响因素,确定建筑气候适应性指标层次结构,包括3个准则层指标,9个指标层指标和21个方案层指标,通过分析确定各层指标对系统目标的权重系数,计算宁夏建筑气候适应性指数,根据指标值判断宁夏建筑气候适应性程度。

基于区域灰度的双目视觉映射适应性匹配 下载:88 浏览:500

黄政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11期

摘要:
双目视觉作为模拟人眼感知视差的系统,通过两个视图中对同一个物体的整体位置感知差异来理解其对于自身位置的距离感。当把视点看成两个点时,平面物体表面也会因为和左右视点发生细微的单应变换,而当物体表面为曲面时,仅可看成局部单应变换。而类如基于区域灰度匹配方法中的区域框大小要表述其相互之间的差异,经由焦距视差的放大,曲面视差必定存在一定差异。利用映射适应理论对经典相关度计算理论进行修改,加入迭代拟合生成的差异因素的影响,通过算法迭代实现求精匹配。

高比例分布式电源与多元化负荷条件下配电网接入标准适应性研究 下载:43 浏览:271

白桦1 吴奎华2 孙充勃3 孔王莺1 邱益林1 《电气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随着我国配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配电网规划设计标准逐渐丰富。为顺应能源改革需求,以实现风电、光伏和燃料电池等分布式电源高比例并网以及电动汽车、储能装置、微电网和电能替代技术对应的多元化负荷接入为目标,通过比较国内外配电网发展现状,横向对比接入规划、设计以及评估环节的国内外标准,基于当前国内政策导向,结合国外分布式电源接入现状,研判新型发用电设施的发展趋势,分析得出现行标准应对的适应性,并提出适应于常规用电负荷与新型发用电设施的标准化工作建议。

基于灵活选线的谐振接地方式适应性分析及应用研究 下载:93 浏览:501

苑经纬 宋云东 张新宇 王汀 杜威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近年来由于城市电网发展,辽宁电网开展全面改造,导致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增大,单相接地电弧不易自动熄灭,故障发生时易产生较大的过电压,导致其它相绝缘击穿从而扩大为相间故障。在这种形势下,对接地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对多种接地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在分析传统接地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仿真模拟,提出更适合辽宁电网的接地方案,并通过试验验证仿真的正确性,确保其满足辽宁电网发展及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需要。

铰接履带式全地形车技术发展对比解析 下载:89 浏览:500

成龙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按照4种品牌系列车型的研制发展的时间顺序,对国内外全地形车的主要性能技术参数进行了对比,认为今后铰接履带式全地形车在灵活机动性、环境适应性、载重能力、一车多功能性、动力节能性、材质轻量化等方面将不断提高,整车技术有由军用车辆技术向军民两用车辆技术转型的趋势,车型将实现轻、中、重型全系列化布局。

考虑风电扩建不确定性的电网规划方案概率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下载:76 浏览:494

司大军1 钱迎春1 李昊2 鲁宗相2 乔颖2 《电力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风电项目建设地点和启动时间受自然、人为因素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对电网规划产生重要影响。针对风电扩建的不确定性提出了电网规划方案概率化评价指标与方法。分析了风电扩建不确定性,然后提出电网扩建概率、电网扩建成本期望、规划方案对风电建设适应性等指标,并提出了基于电网扩展双层随机规划模型的概率化适应性评价方法。算例验证了所提指标及方法的有效性。

兰州城关区绿地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下载:55 浏览:454

毕晓莉 梁雪冬 《中国建筑》 2019年11期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们对气候导致的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对舒适度要求特别高的绿地空间愈加重视。该文从兰州的气候条件出发,结合兰州寒旱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以城关区城区空间特征和人群需求为基础,合理地布局绿地空间和植物景观元素组合,以营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根据其绿地空间现状,对兰州城关区绿地空间提出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以期为寒旱地区气候条件下的绿地空间设计研究提供相应借鉴。

中国陆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分析 下载:84 浏览:477

陈福军1,2 张玉翠2 李倩1 《中国农业》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区域气候变化类型对当地生态系统植被长势的长期影响。[方法]利用1981—201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指数NDVI与气温及降水之间的响应关系,定量识别植被与气候的相互作用机制,结合中国气候变化区划,完成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陆地植被覆盖度预测。[结果]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云贵高原等地区植被更适应当地气候暖干化趋势,西北地区大部、东南地区(长江下游除外)植被更适应当地气候暖湿化趋势,为气候变化利于植被生长区;我国内蒙古东部及北部沙漠化严重地区植被不适应当地气候暖干化趋势,为气候变化不利于植被生长区。我国其他大部分区域植被长势与气候变化无显著响应关系。[结果]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不同区域生态系统的差异化管理提供参考。

营造全天候使用的体育场——武汉地区体育场开合屋盖设计和气候适应性研究 下载:75 浏览:483

郭雷1 陆晓明1 顾昉2 《中国建筑》 2019年9期

摘要:
该文从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了开合屋盖的优势和分布特点。针对武汉地区气候条件及活动特点,结合开合屋盖的技术特点及造价分析,提出了在武汉地域运用开合屋盖技术,营造全天候使用体育场的思路。

基于本土模式语言探究新农居设计——以汉中市宁强县适应性农居设计为例 下载:77 浏览:487

何方 《中国建筑》 2019年6期

摘要:
该文简析了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理论在乡土建筑中利用的可行性,并运用其中的模式理念和模式语言方法对汉中市宁强县乡村的传统及当代建造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取出当地的本土模式语言。在之后对本地乡村新农居的设计创作中,试图探讨一种基于本土模式语言对建筑单体的空间布局、整体效果及细部营造进行整合设计的构想思路,使设计出来的新农居既延续了地方的传统特色,又适应当地人的生活发展需求。

福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分析 下载:66 浏览:476

李林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高职教育是否契合地方经济发展,可以从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角度去考量。从福建省10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类型、数量及其布点情况来看,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传统与新型主导产业的匹配度基本适应,但尚须提升。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保障机会公平,是福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淮南高校公示语英译研究 下载:39 浏览:337

周思芳 《国际教育论坛》 2025年1期

摘要:
本研究以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淮南高校公示语英译。生态翻译学注重融入环境文化因素达到最佳翻译效果。论文分析具体案例,揭示文化适应性问题与环境适应性挑战。研究发现现有翻译常忽视目标语言环境特点,致信息准确性与文化适应性不足。提出增加对目标语言文化背景了解、调整策略等优化建议,以提升翻译质量效果,为公示语翻译提供新视角及理论支持。

大遗址保护视域下移民安置适应性问题研究——以乾陵大唐丝绸之路风情小镇设计为例 下载:96 浏览:506

刘令贵 陈培强 蒋维乐 《中国建筑》 2018年1期

摘要:
以大遗址保护为目的的移民搬迁普遍采取以农为非的策略,即农业人口经过土地流转,易地安置后转变为城镇人口。而当前大多数安置区简单地将城市规划结构,城市街区组团,城市建筑形态应用于安置区的建设中,在具有明显城市化意味的设计语境下衍生出的空间形态,必然与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方枘圆凿,格格不入。经过与劳动土地的剥离,远离传统农村社会的两度空间,搬迁户在安置区内需要进行生活的重新适应。该文以乾陵大唐小镇项目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规划设计提高移民对生活环境转变及生产方式转变的适应性。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老年肠造口康复期患者造口适应性、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164 浏览:1562

邹琦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肠造口康复期患者中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70例老年肠造口康复期患者,应用双盲法分组,探讨组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参比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造口适应性、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探讨组造口适应性、生活质量高于参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老年肠造口康复期患者中采取家庭参与式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